当前位置: 自主招生 自招报考 厦门大学教授:自主招生应加强高校内部

厦门大学教授:自主招生应加强高校内部

2023-12-03 00:03:54


  民众热切期望自主招生过程公开、加强对整个高校权力的监督、高校内部建立招生监督机制。

  近年来,个别高校在自主招生领域曝出招生腐败案件,让民众对自主招生改革的前景充满疑虑,担心推行自主招生改革,会损害招生考试的公平性,进一步减少弱势家庭的学生进名校的机会。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国网和搜狐新闻客户端,对1827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建议,应该取消一切容易滋生腐败的招考政策,恢复“裸考”。为此,有的论者认为自主招生应该给统招统考让路,甚至不如干脆叫停自主招生。

  不过,自主招生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希望能通过统一高考以外的途径为高校选拔并录取具有一定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如果连招收5%左右生源的自主招生都取消,更谈不上为整个招生考试扩大自主权。

  扩大自主权与保障公平往往会产生矛盾。在中国社会重人情、关系与面子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一般人很难解脱人情困境,当扩大自主权与公平选才原则产生矛盾时,通常的情况是限制高校自主权。而这又往往与扩大高校自主权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驰,因此这是一个两难选择。

  大学是知识创新的策源地,应该是最有自主权的机构。但没有约束的权力会导致权力泛滥,办学没有一定的规范,往往会出现不顾质量乱办学的现象,因此有“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说法。从理论上说,各高等学校有权自主决定招生考试的方式,但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只能实行以统一考试为主的招考方式。

  高考制度精细复杂,并具有强大的惯性,要对整个高考制度框架做出改革难度很大。在大一统的高考体制下很难试行的改革,却可以在自主招生中进行试点,因此,自主招生可以成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试验田。

  然而,近年来的自主招生试点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如何保障自主招生的公平性。自主招生办法,从报考条件到选拔方式、考试内容,具有一定的城市导向性,不利于农村考生和弱势群体的平等竞争。要到多个大城市去参加面试,没有相当的经济实力的家庭是不敢参加的。在自主招生的面试阶段,由于评判缺乏标准,而且部分高校监督不力,给各种腐败留下了空间。

  二是神题、怪题频出。这既有好的方面,如体现了学校特色、没有标准答案、出人意料、不会限制学生的求异思维等,也有不好的方面,如命题不规范、随意性较强,是否能客观评价学生的水平,也存在一些疑问。

  自主招生是有条件的自主,为避免自主招生成为“自主腐败”,需要高校自律和内部。民众热切期望自主招生过程公开、加强对整个高校权力的监督、高校内部建立招生监督机制。自主招生要能够存在下去,必须加强高校内部。

  如何加强自主招生的内部,提高自主招生的公平性与科学性?我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可以考虑:

  一是建立制约机制,让纪检监察部门真正介入自主招生的过程。不只是走走形式、装装样子的摆设,而是真正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和作用。

  二是制定一些刚性的评价标准,例如,提高自主招生笔试分数要求,降低参加面试考生的比例,对申请条件的要求更为明确,增加能够客观衡量考生水平的指标权重,防止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关系和面子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相当重要,面对面的考试人情比较容易介入,背对背的笔试更为刚性和客观,自主招生应注意两者的合适比例和权重。

  三是扩大参与面试的教师范围,并进行适当的考前培训或专业指导。对当前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命题和面试,高校教师积极性不高,应该适当动员高水平的教师参与命题和面试,扩大面试教师人数,减少走后门的几率。同时,为避免教师面试提问随意性太大,应让所有参加面试的教师掌握基本的考试学专业知识,提高设问的可行性。

  四是增加自主招生的透明度。目前自主招生公示项目一般只有考生姓名、性别、报考号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只能知晓考生的学校和区域来源,很难判断考生的水平。若能公示考生的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成绩等体现才学方面的信息,则对托关系走后门者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能大大压缩招生腐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