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自主招生 自招报考 高校做好自主招生 反会更有利于农村学生

高校做好自主招生 反会更有利于农村学生

2023-12-07 12:51:32


  作者:熊丙奇

  来自清华大学招办的消息称,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七所高校的自主选拔初审通过名单已经确定。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说,今年通过清华初审考生中,约1/4学生来自于县级或县级以下中学,覆盖了全国800余个县级行政区域。

  虽然这并非最终结果,但据此质疑自主招生不利于农村考生。事实上,从自主招生推行至今,类似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坚持公平公正深化高考改革》,称无论是“强化高校自主招生”还是“强化绝对大一统”,都存在“显而易见的弊端”。如果取消全国统一高考,代之以各高校自主招生,势必大大增加考生的备考负担和考试成本。这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考生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考生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1月17日《新京报》)。

  然而,从清华大学这次通过初审的学生分布看,做好自主招生反而更有利于农村学生。先来看一组数据。2000年,清华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6.3%,比1990年减少2.5个百分点。此后没有详细数据公布,但有关信息显示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滑趋势。需要注意的是,2000年我国高校尚未实行自主招生,也就是说,在统一高考、集中录取格局下,清华、北大的农村考生比例极低,且下降幅度惊人。而自主招生的结果呢?如果假定县级与县级以下中学主要是农村学生(大中城市中也有农村考生),此次清华25%的自主招生初审考生来自农村地区,已经远远高出统一高考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再贸然指责自主招生拉大差距,其实是不理性的。

  有不少人将农村学生在重点高校中的比例低归于招生计划分配不均衡,这是不了解指标配置所致。我国的高考招生计划是按地区而不是按户籍配置,增加一个地区的招生计划数并不能就此提高农村学生的比例。原因是,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质量普遍低于城市,也难以支付高昂的费用请家教、上培训班,很难取得好的高考成绩,被重点大学录取的比例也就低,大多数只能进二本、三本、高职高专。

  曾有人提出全国高考一张卷、一条分数线,认为这样最为公平。这也是想当然。目前高校的自主招生笔试就是全国一张卷,某高校曾对所有考卷进行分析,如果实行一条笔试线,全国将有10多个地区没有一个考生可以入围复试。这说明分数公平是极为脆弱的、表面的公平。而自主招生恰恰可以校正这种情况。自主招生实行的不是单一的分数指标评价,而是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学校可自主设置地区教育因素、考生家庭因素等评价指标,对来自教育不发达地区、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加分评价,这一点在统一高考、集中录取中很难做到——目前只针对少数民族考生有政府加分政策。与此同时,由于招生更为灵活,学校可以针对农村考生单列计划,实施单独评价,由此确保在整体招生中农村考生不低于某一比例。

  当然,这是基于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而言。在此前的自主招生中,有关农村学生将遭遇不公平对待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其一,大学偏爱大中城市、重点中学的考生;其二,大学的笔试、面试不考虑农村考生的赶考负担和成本,导致后者只有放弃;其三,大学的面试题偏爱城市学生,外语口语不佳、见识少、阅历少的农村学生吃亏。这些问题不是自主招生本身造成的——真正的自主招生,是学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一名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确认选择大学,这使大学在“被选择”的压力下必然注意自己形象,重视考生的利益——而是大学错误地进行自主招生造成的。假如大学关注农村考生的权益,完全可以在考试组织、考题设计上避免这些问题。在美国大学的自主招生中,这方面已经有很成熟的做法,比如学校并不单独举行自主招生笔试,而是采用统一的SAT成绩或ACT成绩作为学生申请的基本成绩,开展多种形式的面试(校园面试、社区面试、电话面试、免于面试——自主招生一定要举行面试是我们的一个误区),为考生提供校园面试的交通费、食宿费,在考生SAT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贫困家庭学生等。这种自主招生,很好地起到教育的社会公正调节器作用。

  我国大学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在今年的自主招生中已有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实行自主招生联考,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二是清华大学在自主招生中,专门推出面向农村考生的B计划,除了初试升级可以放宽之外,在复试当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学生志向的综合考察。可以说,清华有25%的初审考生来自农村地区与这种政策调整有密切关系。北大也在构思类似计划。而此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曾建议,结合统一高考,打破集中录取,建立“统一考试+自主招生”模式,将自主招生中的农村学生录取比例规定为不低于30%.如果实行这样的规定,公平问题将得到重要突破。(作者系教育问题专家)

  新闻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