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智慧的几点思考

2019-12-07 13:02:43

  “学史可以明智”,培根的这句名言耳熟能详;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在《前言》中也开宗明义地指出,本次课程改革要使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那么到底什么是智慧?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智慧?

  智慧教学,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基本目标。准确地把握智慧的基本内涵,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智慧教育的出发点。智慧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从这个解释中不难看出,智慧是一个多维的能力体系,而不是简单的某一方面的技能。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就是帮助学生从人类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进步的经验中,借鉴人类祖先生存、生活、发展的成败得失。并以人类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主流的价值标准对现实社会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事件和关系做出价值判断,然后在此基础上“见贤思齐,见不屑而自省。”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在适应、改造社会或者自然的过程中开拓创新。

  那么,在张扬个性、突出理性、强调发展与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历史课堂怎样来实现对学生智慧的培养呢?

  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明确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将事实性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加以区分。前者称为陈述性知识目标,后者称为程序性知识目标。认知学派当代著名学者J.R.安德森在《认知心理学辞典》中认为,所谓陈述性知识是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个人无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的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前者大多属于注重记忆与理解的知识,历史学科的绝大多数史实都属于这类知识。而后者在历史学科中又包括两类知识:一是智慧技能。二是认知策略。则以自我调控为特征的反思性思维为核心,主要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或思考的方向、途径与方法的控制与选择,需要理解、反思与体验。

  第二个原则是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学习体验。历史是被时间长河淹没了的记忆,人们通过研究发现那些记忆,但是,已经跨越时空的人物与事件并不能像全息电影那样展示在今人面前。所以,学习历史需要一种跨越时空的理解,因此,在教学目标中的每一项目标都需要这种独特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少不了体验的历程。因此,对历史学习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前忽视的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尤其要重视反思与体验。历史上很多著名的事件或人物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与争论,只要提出比较容易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讨论总会比较热烈的。如“鸦片战争是因为鸦片而引起的战争么?”“李鸿章是19世纪中国近代化舞台上的代表人物,可同时又是多项卖国条约的谈判者与签字者,你该如何评价他呢?”“有一些史学家认为,二次大战不仅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而且,又一次推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这样说,是不是应该感谢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呢?”等等。不过,有的体验仅仅是依靠讨论还是不够的,往往需要一些情景的体验,比如对战争危害的理解,可以在《第一次大战》最后一节课设计这样一种情境:(1)选一组男生扮演士兵,事先交待好角色的要求;(2)设置三个场景。第一,大家欢送这七位学生去当兵,鼓励他们多立战功;第二,战争在持续,请一位女生朗读远方的同学寄回的书信,信中讲述战争的艰难与伤痛,并委托同学们代替自己看望家中的父母;第三,战争结束,七位学生回来四位,两位受伤,另三位阵亡,戴着奖章的士兵一脸木然的表情;(3)阅读一次大战时一位士兵留给小女儿的信件,结合前面的活动,分组讨论各自的感受,并交流对战争的认识。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就不再是几组干巴巴的数据。

  其次,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来促进其智慧的发展。历史思维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历史思维方法,这主要指具体的思维方法,如史料的分析与综合,另一方面是历史思维方式。此外,宽泛的历史思维还包括其他类型的智慧,如孔子的智慧就有很多方面,既有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也有仁爱、诚信、立志方面的人生哲学等。

  要达成这些具有综合性的思维目标,应改变以前只重视训练学生掌握历史学家思维那些做法,而是反过来,促进学生做聪明的学习者,并重视学生已有的思维,特别是将历史的体验与理解看成是达成历史思维目标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如何设置既能引起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掌握思维能力的动机,同时,又能够促使他们体验历史、理解历史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历史教学必须回答的问题。

  再次,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也是培养学生智慧的一个重要途径。纵览岁月流失,体悟人生哲理,进而看穿看似完善合理、实则哗众取宠的言论,或透过纷繁的现象,看出变幻的本质,当是历史智慧的又一体现。可是,这种智慧看起来非常诱人,但其建构的过程却需要教师点滴的功夫。首先,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历史教师大多数在知识积累上远远超过学生。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面对知识渊博的教师,自己显得多么匮乏而无知,乖乖地听老师讲课变成为自然的观念,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质疑的个性就会被抑制。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就需要明确:学生除了听课之外,主动建构自己的思想是教学的中心任务。其次,历史是十分重视证据的学科,严谨的历史学家都强调“论从史出”。可是,对于中学生来说,要求他们“论从史出”显然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教师也很少让学生质疑,免得他们乱假设、乱猜疑。如此,学生质疑、探究的精神如何培养呢?笔者以为:历史研究常常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它需要确凿的证据支撑研究的理念。但是,教育除了教人求真之外,也是一个求善的过程。应当允许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重视自己学习时感受到的疑问,包括一闪而过的念头。思起于疑,疑问是批判的开始。要让学生形成质疑的习惯,要重视阅读课本与听课过程中出现的疑问,特别是听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产生了问题也不敢问,即害怕老师的讲课被打断,遭到训斥,又害怕同学们讥笑自己无知。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要求全体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不要简单地考虑对与错,而是要分析这个问题可能带来的思考方向,哪怕是错的问题,也要注意问题本身产生的错误的原因。

  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智慧培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本文只是结合在教学中的体会,谈一些自己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