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语文学界对文本教学的研究颇有建树,从宏观的教学理念到微观的教学细节,都形成了很多共识,而共识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进步;但是,学界对作文教学的研究现状却收效甚微,中学生写作能力仍然不容乐观,甚至出现每况愈下之颓势,其根本原因究竟何在?
深入审视当下的作文教研思路和成果,不难发现其中大部仅滞留在纯粹的技术层面,机械而且僵化。长此下去,最终只会将学生作文错误地指向对写作技巧或模式的顶礼膜拜和生搬硬套,从根本上背离作文对自我生存空间和精神世界的真实记录功能。
这是个方向性的错误!
其实,作文本无定法,在这样的认识背景下探索行之有效的写作思路也未为不可,只是,如果不清楚学生写作的症结何在,就仓促下药,其害甚矣!笔者以为,作文教学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教师写作教学思想的根本性转变,来解放学生的思想。唯有打碎学生的精神枷锁,还学生思想以自由,才能彻底走出作文教学的艰难困境。
究其实质,目前的作文教学的终极关注是作文该怎么写,而不是作文该写什么。这样的写作教学理念便派生出了五花八门的作文评分标准,使得语文教师在学生初次接触作文时就急于给学生纯真的大脑传授五花八门的应试技巧:开头怎么一鸣惊人,中间怎么拓展充实,结尾如何收束全文,前后如何承接过渡……如此的“诲人不厌”完全背离了作文的本质属性,不仅平添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情绪,而且完全忽视了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这个客观事实;这种作文教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只能是生搬硬套的作文技工,而不是情感丰富的心灵画师。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在高三尤其是在高考前的突击备考期间被近乎疯狂地使用,真是可怕且可悲!
实际上,作文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得多,因为怎么写只是个技巧问题,而写什么则关涉源头。阻塞生活源泉,单纯追求技能性的作文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少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用心写作的真实故事竟然被某些老师评价为情节不够曲折,情感不够动人,倒是一些弄虚作假、无病呻吟、瞎编乱造的作文被认定为叙事有波澜,有真情实感的“范文”,这样学生写作就会背离生活的本真,逐渐形成“真实的内容不感人”的惯性写作思维,于是出现了很多虚构父母亲人去世的“生离死别”的作文。为追求所谓的“感人”竟然设想亲人的先后死亡,这真是当今作文教学的一大“功绩”!
在作文教学的研讨活动中,笔者也常听老师说,作文写不好是因为学生没有生活。这话有推卸责任之嫌,其实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形成关注生活的习惯,对生活缺乏一种关切的情怀。这种局面的形成既有禁锢人性的学习环境这个客观因素,也有语文教师不能解放写作教学思想、更新写作教学观念的主观因素,更有意识形态背景下语文教育体制的根本因素。
从根本上讲,写作的全部奥秘都存在于生活,因为生活不仅能告诉我们作文该写什么,而且能指导我们作文该怎么写,不是吗?语言、动作、神态、起伏、细节、照应……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不是向我们每个人展示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吗?很多伟大的写作巨匠不都是从悉心地观察世间百态顿悟写作的智慧,开始自己的写作之旅的吗?不是去引领孩子们深入生活而是在沉闷的屋子里闭门造车,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吗?
所以,当前作文教学的弊病在于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残酷吞噬了学生对生活的那份珍贵的人文关怀,扼杀了中学生本应朝气蓬勃的写作生命。于是,我们除了在作文命题时象征性地呼喊两声“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之外,真的是无能为力了!(来源:吕德春的blog )
解放思想:作文教学的根本出路
2019-11-24 08:41:20
相关推荐
- 胖脸4大饮食帮凶 2019-11-09 22:11:29
-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2019-12-09 13:24:11
- 清史揭秘:孝庄太后究竟有没有下嫁给多尔衮 2019-11-08 06:47:48
- 2013高考复习攻略:如何学习物理概念及规律 2019-11-23 14:38:47
-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2019-08-21 07: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