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教研意识的基本构成诠释

2019-11-11 19:27:23


  教研意识是教师开展自主学习以及帮助他人进行有效学习的基本保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驱力,它根植于教师的行为规范之中,帮助教师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与发展。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学科的核心功能是育人──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公民和帮助学习者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但是由于过去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现状和泛教育化的倾向,历史学科的功能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感性、轻理性,重说教、轻人文的现象一直存在。学生以记、背为能事,视历史学习为畏途;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业,缺乏对历史的感悟与思考──这种缺乏历史智慧的导向和忽视学生理性心灵发展的现状是与部分教师缺乏教研意识有关的。因此,如何引领教师生成良好的教研意识,并不断获得提高,是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的新要求。
  一、情境意识
  所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其滋生的土壤和活动的空间,这片土壤与空间就是历史情境。简言之,历史情境就是指历史事件发生以及历史人物活动所处的时间、空间以及其时代背景等,它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历史局面的形成。同样,所有的教学现象也有其产生的情境,它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学目标的达成。一个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创设历史情境与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活化历史,激发情感。
  教师必须在钻研教材、了解历史的前提下,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感知历史,让自己拓展历史思维。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制度,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它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使中国的封建制度日益强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及“重农抑商”的统治政策,对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但欧洲的情况就不同了,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强有力的保障,可当时欧洲许多地区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于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联合封建王权势力,通过战争等方式完成国家统一,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上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虽然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格格不入,但当时欧洲的历史情境,专制主义的加强却是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例如,德意志与意大利就是依靠封建王朝进行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来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从而为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历史并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也不是天花乱坠的传说演义,历史情境复杂多变,造就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果用僵化的公式去推论历史,很容易陷入唯心主义的误区。
  二、思辨意识
  所谓历史的思辨意识是指用独立的、实证的意识来取代盲目迎合的心理,即相信事实的证明以及运用认识规律和理论去思考和分析,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去支配自己的行动。思辨意识具有四个层面的内涵:探究、质疑、反思、创新,四者之间相互联系,逐渐深入:有探究,才能质疑;有质疑,才会反思;有反思,才能创新。
  (一)探究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与核心。历史史实浩如烟海、历史真相扑朔迷离,如果不去探究,人云亦云,就会以讹传讹,甚至胡编乱造,这是对历史以及历史教学的不负责任。探究是一种刨根问底式的追究,是一种寻求论点、论据的艰难跋涉,但探究决不是钻牛角尖,更不是标新立异,它必须在科学的态度、严谨的思维、执着的精神的引领下进行。洪秀全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与不畏强暴的意志。但据此就过分拔高洪秀全的人物形象,显然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的最高理想就是改朝换代,根深蒂固的皇权思想决定了他的目光短浅、生活腐化以及极度的猜忌和狭窄的心胸。通过科学的探究,我们可以确认,即使太平天国革命成功,中国历史上也最多出现与清政府难分彼此的封建,不可能使中国顺应世界潮流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一点马克思已经有所论述。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究,才能体验学习历史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二)质疑
  质,乃询问、责问;疑,乃不能确定、不能解决。质疑,即询问不能确定、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历史学习与教学过程中,质疑应该存在于各个环节,蕴含在整个学习与教学过程的始终,也就是说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质疑流程。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质疑意识应该存在于学习与教学两个方面。从历史学习的角度来说,现今历史学习的最大困惑,恰恰在于学生不会发问。学生看得懂教材,但理不清思路;学生听得懂课,却提不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质疑意识,要及时、妥当地引导学生质疑,并能对学生的质疑进行及时疏导和解答,让学生得到释疑的快乐。作为一名好教师,在每一堂课中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能有所指导。例如,常言道:“落后就要挨打”,但综观中国古代历史,为什么常常是落后的、野蛮的游牧民族侵略先进的、发达的中原农耕地区?同样是地主阶级的变法与改革,目的同样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的内容同样都涉及土地问题,为什么变法却有成有败?这些问题对帮助学生理清历史概念,拓展知识内涵都是有作用的。
  质疑的意识还应该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不断挖掘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点,并围绕这些疑点精心设计问题。因此,教师教学过程的质疑意识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体现出来的。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依托主要是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从教材中的热点、冷点、关键点、矛盾点和误点、弱点、难点、空白点、交叉点中,发现隐藏在教材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基于教材、超越教材,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三)反思
  反思是指教师对历史问题、教学问题的一些理性思考。作为教师教研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也具有两层含义:历史反思与教学反思。
  历史反思是指教师能够指导学生从历史的视角,运用历史的思维和历史的知识,去分析复杂的社会与现实问题。历史反思意识能够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体味历史发展的内涵,提高历史教师的基本素养。近年来,日本复活,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而同为战败国的德国却形成鲜明的对照。运用历史反思意识,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德国能够直面民族的历史垢点,哪怕它成为一时的精神隐痛,但他们敢于正视事实,敢于忏悔罪过,这就铲除了复活的土壤。日本则由于美国的扶植与漠视,较多地保留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以“心里穿着旧时军服”的闭塞、顽固心态面对50多年天翻地覆的世事变迁,始终不能正确地进行历史反思,因此才会有反反复复的参拜、歪曲历史教科书等事件,成为世界和平的隐患,可见不同的历史反思态度将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方向。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仅仅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的调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高中试验修订本·选修教材《中国古代史》体系严谨,阶段特征明显,史料丰富,在编写水平与能力要求方面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得到了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认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处理与教学设计上感到难度加大。固然这其中涉及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但也需要教师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为什么对体系完整、特征明显的教材,教师反而感觉教学难度加大?难度大在什么地方?教学中怎样才能化解难度?实际上正是由于教材的体系完整、内容充实,才使教师感觉无从下手,如果只按照教材讲述,就会陷入照本宣科的泥潭,这是每一个好教师都不希望看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寻求历史发展的规律,拓展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四)创新
  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因此,创新的前提是“新颖”──破旧立新而不墨守成规;创新的核心是“独特”──别出心裁;创新的目的是“有社会价值”──对人类、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如,重大的发明、创造和革新。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肯定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教师的工作也因此而显得更富有创造性。中学历史教学属于基础教育,它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客观事件进行主观的再认识,因此它不像科学发明一样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历史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造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再现历史情境、揭开历史之谜,拂去历史的尘埃,并能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勇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
  习惯性看法和固定的思维框架是创新意识的大敌,它会影响人们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发挥。我们一直认为:《天朝田亩制度》代表着太平天国运动达到了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但如果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我们就会发现固定的思维框架影响了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天朝田亩制度》推行朴素的平均主义思想,是明显的滞后行为,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而《资政新篇》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其历史价值要大大高于《天朝田亩制度》。我们以前重前者、轻后者的看法,明显是习惯性的产物。如果我们不能顺应时代要求,对过去的历史进行科学的再认识,就会影响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更不是“标新立异”,应该是对过去的历史的一种理性、科学的质疑与反思,并根据科学的分析和推理得出新的结论。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具有极强的主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许多历史事件、人物的认识也不断变化。也就是说,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否定着过去的陈腐或错误的观念。但应该清楚,简单否定不是创新。创新作为思辨意识的核心内容,虽然需要大胆质疑,但更需要科学的推理和小心的求证以及新颖的观点。近年来对李鸿章和曾国藩的评价已经逐步摆脱了“卖国贼”“刽子手”的固定模式,但因此而把他们拔高到“爱国爱民”“鞠躬尽瘁”的层次,就显得缺少科学精神的支撑,这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角色意识
  角色本是一个戏剧用语,原指演员在舞台上依据剧本情节而扮演的某一特定的人物,后被引用到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之中,泛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意识也应该相应改变。
  (一)主体定位
  对于一些历史教师来说,教学是天经地义的,教学研究是可有可无的。这就放弃了自己教学研究的主体地位,把自己置于教研工作的从属地位上,这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个障碍。对此,皮亚杰有精辟论述:“别人认为,尤其坏的是他自己也认为:学校教师无论是从技术和科学的创造性上来说,都不是一个专家,而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事。”因此,我们必须认识:教研具有强大的综合功能,它能确保教师的精力和智力准确、恰当、高效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曾经讲过:教育研究不应是专业人员专有的领域,它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一种态度。基于这样一种对研究的理解,把研究看作是教师应有的态度,对于理解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具有重要的启示。
  新课程改革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这就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如何“水涨船高”地提高自己的教研意识与教研能力。因为我们深知:一个缺乏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的历史教师,不可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时代发展要求历史教师教有所思,教有所悟,教有所得,教有所长。这就要求广大历史教师更新观念、主动探索,形成与新课程改革相应的教研意识,掌握科学的教研方法,形成有效的教研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与教学效率。
  (二)敏感态度
  教研敏感是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教研敏感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以当代意识为视角,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及时捕捉教学内容与当代新事物的结合点、新理念与教学内容的整合点、教学过程的闪光点、生疑点。
  教师要发展和提高,就必须要作一个教学的有心人。作为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我们有很多专家难以企及的优势:丰富的教学经验、众多的教学案例、频繁的师生交流。只要我们能及时地发现教学中的闪光点、生疑点,及时加以整理、记录,再把它同有关的理论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教研过程。当然,教研敏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和丰富的知识,才能捕捉到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教师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的观察力,形成与教学有关的心理定势,才能理性地看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历史与社会》教材的使用,让许多教师感到难以适应,知识的综合性、发散性给许多初中教师提出了挑战。但如果我们就此避而远之或加以否定,就绝对不是一个积极的态度。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我们很难捕捉有价值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认识课改的趋势,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形成积极的心理定势,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合作意识
  学会合作,是现代人的基本意识与素质。当前,学科本位意识越来越淡化,综合课程成为必然的趋势,这就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情况:单科的教师面对着综合的学生。教育对象的变化,促使教师的教研意识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学科为中心,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独立进行教学研究的现象越来越被合作学习、合作教学以及合作教研的情况所取代。课程的综合性、合作性以及探究性的特征,要求历史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首先自己应学会合作。通过合作,打破学科界限,完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合作教研的前提是要营造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教研氛围。由于教材内容越来越宽泛,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地涉及各种专业知识,如,信息技术、教研方法、资料数据统计处理、课题报告写作。这就需要教师学会用集体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例如,“中学历史社会化教学模式探究”这样一个研究课题,涉及语文、、地理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知识,靠教师个体很难完成。因此,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完成教学研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学校和教师开展集体备课、集体评课、集体说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教研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拓展教师的思路,激发教研的灵感,明确教研的方向。
  五、资料意识
  资料是教研的基础,中学历史教研的关键是要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料,这也是第一线教师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里,中小学教师尤其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处理信息能力,包括善于发现、选择、简化和整合信息,同时,能够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处理,综合成新思想、新观念等意识。
  历史教研资料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史料意识与案例意识。
  史料意识是历史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历史学习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学习者能够对史料进行科学的判断,并能灵活运用。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不管历史哲学、史学观念、研究方法如何更新,史料总归是史学成果必要的支撑。中学历史教学论文虽然在实证性、史料的全面性与原创性方面没有史学理论文章的要求高,但能否及时地了解史学动态,掌握第一手的史学材料,仍然是我们开展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为开展中学历史教研作好铺垫。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回避了“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的提法,这说明编者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史学界有分歧的问题,这必然也需要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能够适应这样的变化,掌握史学理论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案例意识是教师意识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一个非常具有创造性、新颖性的活动,教师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产生新的教学灵感。教师在备课、上课、听课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不断的思维碰撞,激发耀眼的思维火花。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灵感与火花记载下来,就是典型的案例。中学历史教学论文的实践性、说理性都要求有典型的教学案例支撑,否则就会流于空泛,没有说服力。而案例的积累需要教师平时有心的探索,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教研解决问题,形成教学和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新模式。
  理念是教学的主导,而教研意识是先进理念能够存在的基础。一个缺乏教研意识的教师,他的视野里就只有教材、分数,长期以往,必然会出现眼界狭窄、目光短浅、思维迟钝、想象贫乏的现象,这样的教师是很难适应新课程的历史教学要求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教研意识的基本内涵,养成良好的教研意识,提高自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