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标准》把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组成。在化学课程目标的设置上由过去单纯的认知目标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在化学课程的内容上,则选择了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出发,反映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的内容,确定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内容主题,即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并规定了课程内容标准。纵观《标准》,笔者认为其有如下特点:
一、体现时代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创新对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人才,是民族素质,它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这就把教育推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内容偏深、偏多、偏难和着眼“应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标准》切实贯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六大具体目标(略),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的定位到课程内容的确定、评价要求等各个方面都较好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二、突出主体性
《标准》明确指出: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来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标准》把促进学生发展,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基本出发点,这种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不仅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注重发展的差异性和持续性。如《标准》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宏观上“广一点”、“粗一点”、“浅一点”,使学习的广度、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扩展,并进一步降低学习的难度,给学生呈现一个“粗线条”的“整体框架”;微观上(知识点)“减一点”,“具体一点”,“深入一点”,大胆地删减、压缩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大力更新课程内容,大量增加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精选富有典型性、代表性和趣味性的案例。二级主题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为提高学习效果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改变了以往课程中“没有学生”的现象,改革已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
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因此,我们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智能发展、智力品质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的关系。
三、重视实践性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强调基础教育要坚持基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也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缺少对实践体验的重视。只有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才会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标准》在重视实践上作了大胆地突破。一方面重视了化学实验的教学,恢复其探究功能。另一方面增强了活动与探究,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如“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地球周围的空气”活动与探究建议: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再如“化学与社会发展”中“保护我们的环境”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提出:参观本地的“三废”处理设施(或观看有关的影像资料),组织讨论;从环保部门(或环保网站)
了解当地环境污染情况,参与有关的环境监测活动,提出治理的初步建议等等。因此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图书馆、化学实验室等,及校外的污水处理厂、化工厂、展览馆、科技馆等,并应积极开发利用信息化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倡导创新性
《标准》无论是从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来看,还是从课程内容的设定来看,始终体现了一个鲜明的课程理念,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创新。如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改变吗?”之类的探究主题,其本身内容具有开放性,不求探究活动及其结论的唯一性,而着眼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勤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时空保证。同时,在《标准》的执行和实施中也为教师提供了创新的舞台。面对新的《标准》,如何实施教学?如何开展“三优化一提高”活动?教案的设计、教学模式的采用、实践活动的指导、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等等,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全新课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五、注重科学性
《标准》明确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标准》既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又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并把科学探究作为五个一级主题之首,明确地提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括的内容与培养目标。要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研究性学习。改变学习方式,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是实施《标准》的关键,也是有别于以往课程教材之所在。因而要变“教本”为“学本”,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这本身就是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符合社会发展的教育科学。
六、贯彻多样性
《标准》的多样性体现在诸多方面。目标的多样性;学习探究方式的多样性;实验内容的多样性;教材的多样性,如一纲多本;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如探究教学、问题情境教学、合作教学、开放教学、实践教学等;特别应指出的是《标准》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方面的发展;提出了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互评、教师评价、校外评价等等,摒弃了传统的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是教师,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变为甄别和选拔的工具的做法。这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建立了良好的评价机制。
略谈《化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2019-11-11 12:49:34
相关推荐
- :转方式调结构是必须迈过的坎 2019-12-11 12:48:54
- 惊动的同义词 2019-10-23 07:27:30
- 河北签约11个项目防治大气污染 2019-04-01 16:32:37
- 水开后摸壶底,烫手吗? 2019-11-07 17:27:11
- 差别的同义词 2019-09-07 09: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