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的“登楼”-读《登岳阳楼》

2019-11-25 21:52:06

  作者: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 杨和平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陈与义成为逃亡难民队伍中的一员,到洞庭湖,过着悲伤国事、借酒浇愁的生活。以此为界,陈与义的诗歌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后期转学杜甫,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无限感伤。《登岳阳楼》(其一)就是后期诗歌的典型代表。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借登楼一事,叙写自己的所见所感。理解这首诗歌,我们需要研读两个问题:第一,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登楼的;第二,诗人登楼后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我们先来分析第一个问题,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登楼的,也就是说,是在什么背景、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登楼的。首先,我们了解诗人登楼的背景。诗歌的颈联“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诗人用“万里”与“三年”对仗,从空间、时间上来交代登楼的历史背景,让“登楼”这一行为具有了不寻常的历史感。靖康之难,北宋灭亡,诗人被迫逃离家园,才有了无可奈何的“三年多难”的“万里来游”的逃难之行,才有了消解苦闷的“还望远”的“更凭危”之举。其次,我们分析登楼的时间。从大的方面看,“三年来游”已经交代了登楼是在北宋灭亡的第三年。从小的方面看,诗人用“风霜”和“老木”两个词语交代登楼的季节是在秋天,用“夕阳迟”和“欲暮时”交代登楼时间是在傍晚,综合起来看,诗人登楼是在靖康之难三年逃亡后的秋天的一个傍晚,这个时间,以及交代这个时间的词语“三年多难”、“风霜”、“老木”、“夕阳迟”和“欲暮时”,不仅是在写实,还有喻指社会现实的意义。第三,我们解读登楼的地点。诗歌的标题《登岳阳楼》,已经告诉我们诗人所登之楼是湖南的岳阳楼。诗中有两句话交代岳阳楼的地点。一句是“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巧妙地运用“东”、“西”两个方位词,以洞庭、江水作为立足点,交代岳阳楼所在。从写法上看,诗人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作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另一句是“登临吴蜀横分地”,这句也是说登临的地理位置,且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三国时吴和蜀夺取荆州,吴将鲁肃曾率领万人驻扎岳阳,如今诗人登临此地,抚今追昔,感慨朝廷的避敌政策。这样,我们通过了解诗人登楼的背景、时间和地点,就基本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涵。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诗人登楼后看到了什么和想到了什么。诗中写所见景象的关键诗句有两句。一句是“帘旌不动夕阳迟”,诗人视线由近及远,从近处“一动不动的帘旌”开始,逐渐放开,向远处扫描,和缓缓下沉的夕阳融为一体。第二句是“徙倚湖山欲暮时”,迟落的夕阳照着湖光山色,诗人徘徊着,思索着,惆怅着。这两句诗都写到夕阳,写安详的夕阳下诗人的怅惘,诗人满腔的愁绪。诗中写诗人所想的句子很多,有“登临吴蜀横分地”,“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些句子我们已经分析。还有一句“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也重在写诗人所想。两鬓如霜的诗人在秋风萧瑟中凭吊古人,望着远方的古木和苍茫的湖水,心中涌起无限的悲凉。我们琢磨一下这句诗中的词语。第一,“白头”,四十岁的诗人便言“白头”,其背后蕴藏着怎样的酸辛和感伤!第二,“吊古”,诗人不说“伤今”,而言“吊古”,言在此,而意在彼,朝廷的避敌政策,让多少仁人志士空怀凌云之志,徒有报国之心。第三,“风霜”,既是写自然事物,也暗指社会现实的严峻,语意双关。第四,“老木”,极易让人想到“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诗句,给人以苍老、凄凉之感。第五,“沧波”,面对眼前苍茫的湖水,诗人极易想到落入金人之手的大片国土,而自己是一介书生,空怀愁绪。第六,“无限悲”,面对严峻的政治形势,经历三年风霜吹打,诗人能怎么办呢?感伤国事,借酒浇愁,徒生无限的悲伤罢了。
陈与义登楼,目光扫过万里江山,思绪飞越历史长河,吊古伤今,感伤国事,欲与杜子美比肩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