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因为学生会观察,才能有创新的行动和能力。怎样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以帮助学生对研究的问题进行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首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为此,教师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时候,提供埃及金字塔的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想象活动。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作为最重要的方面来抓。教师要对课本、教参等深入钻研,开发有价值的教学素材,教学中通过精心策划、设计、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有效开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性思维成正比。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科学推理,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及延伸探究,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开展一题多解、一题多思等,就能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平台,培养他们善于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与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实现思维能力的拓展。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己任,坚信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坚信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可以培养发展的,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其次要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探索者。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机会,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多地用到对科学知识的追求与新事物探索中去。第三是要及时捕捉和激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创造性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
来源:高考学习网
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2019-11-20 17:34:11
相关推荐
- 明清的造假巅峰:假古董假金子假蜡烛 2019-11-23 07:23:37
- 奇数的同义词 2019-11-17 06:49:11
- 西班牙隆达 斗牛弥漫的白色天空之城 2019-11-26 07:29:53
- 浅谈《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探究创新能 2019-11-28 12:27:33
- 你会开锁吗? 2019-09-30 12: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