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初中数学教研活动新的增长点

2019-09-20 20:00:42

1 2 3 下一页 作者:佚名
  
  一、课题的提出。
  
  (一)与其他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组织者聊天后的思考
  
  教研活动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其重要性日显突出。但在我们与其他农村初中学校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组织负责人的交流中(【案例1】),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案例1】学校教研负责人对教师教研状态的叙述
  
  “教师多年处于封闭状态,不敢交流怕同事见笑,或是保守思想作怪,为自己的进步感到沾沾自喜,更没有信息发布、读书汇报、专题讨论等交换信息途径。”
  
  “多数教师是各自为战、单枪匹马。研究也只停留在个体上,虽然教学行为会产生一时的变化,但这种缺乏互助、合作、交流和互动的变化难以持久。”
  
  “缺乏开展校本教研的良好载体,校本教研的组织与管理不到位,虽然开展了研究,但学校依然如旧,教师的行为也依然如故。
  
  ……
  
  综合起来,主要表现为:
  
  1.视学校教研活动的整体安排,随机而动型。
  
  学校安排制约着教研组的活动,学校组织什么活动,教研组就安排相关的活动,而一般学校的同一教研组教师已经多年,大家对于这样的活动也是老一套了,因此不仅在安排上随机而动,在具体的执行上也随机而动。
  
  2.组织安排欠缺相关支持,有心无力型。
  
  由于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以教学为主,缺乏开展或主持教研活动的经验和技能,或因为害怕活动组织的成效不够明显及其他的原因,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上缺乏引领者,活动的组织有心无力。
  
  3.活动开展缺乏教师参与热情,虎头蛇尾型。
  
  虽然组织了教研活动,但通常时因为连组织者自己的兴致也不大,教师缺乏参与的热情,或者是为应付而已,因此虎头蛇尾。
  
  4.教研活动的意义方向不明,走过场型:
  
  教研活动更多地停留在了“听课、评课”上,教师备课没有压力,课堂实践解决问题不明确,听课时不作任何思考,课后发言你好、我好、大家好,发言时经常出现雷同,结果上课的没提高,听课的没收获,频繁的此类听课评课之后,造成了“收获不大”甚至是“没有收获”的感觉。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数学组开展的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近几年的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主题推进数学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不仅仅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而现实的途径。
  
  (二)对有效教研的认识
  
  许多初中数学教研组的活动开展都是在学校整体引领下进行的,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是常规教研活动的开展,如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主要是为学校的检查或考核而开展。如果学校的制度规范,教研组长的工作负责,为教师开展一些培训或反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的水平提升。
  
  其二是参与各级教学比武的前期准备。当教研室要组织进行案例、课例、课堂教学等的比武时,为了达到良好的效应,一些学校的教研组工作是相当有效的,组织教师进行组内比赛、构课、磨课等,极大地促进了参与教师的水平提升。
  
  其三是邀请专家等到校做讲座指导。通常是学校层面的工作,邀请数学教育教学的专家来校指导,其中以理论层面的指导为主。
  
  当然,还有教研组自行设计的主题活动,不过较少。
  
  这些活动的开展都给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成长舞台,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
  
  那么,怎样开展活动才是最有效的,我们通过对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调查后发现,不同层面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案例2】),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也许是我们设计和开展活动的归宿。
  
  【案例2】:不同层面的教师的不同需求
  
  1-3年的新教师需要借鉴优秀教师的课堂设计和驾驭智慧,渴望有经验的老师能指出自己教学中的生硬和欠缺。他们更多地期待有一种可供借鉴的实践模式和有经验老师的指导,希望能尽快地更进自身的不足。
  
  4-12年的青年教师听了多堂展示课,积累了些许的教学智慧,一些教师也有了一定的成绩,就希望能有方法、有思路的观课、议课,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策略,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明确更佳的方向。
  
  而教学12年以上的老教师教学风格已基本定型,他们则希望多接收一些新课程的理念,如何使自己已有教学经验与新课程接轨、融和。此外,还有一些老教师希望能更好地梳理、整合自己的教学特色,使之形成系统或“专行”,真正能为其他教师所认同而体现自己的价值。
  
  将新课改要求和教师的需求相结合,促进教师在教研参与中更好地专业发展,使教研更好地成为教师自身的需求,促进教师高效地参与是我们的目标。因此,我们数学教研组结合学校活动教研的开展,也设计了自己的主题性教研活动。并在教研组内进行实施,发展学校数学教师实践的智慧,提高实践水平,促进了专业成长。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概念界定:
  
  有效教研,是指有效地组织教研活动,或组织有效的教研活动。暨在教研活动中,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通过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并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参与的教师或成员能获得自己所需技能的相应提升。
  
  有效教研实质上是有效学习,是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个人在组织中共同分享和创造新知识的一个过程,是一种合作式学习。教师在教研组这个组织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将个体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形成组织的知识,并在群体和非个人的层次上,发展、储存及积累知识,改进教学、开展教学创新活动。
  
  (二)有效教研的基本条件分析:
  
  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表明:教师真正的成长并不在于岗前培训,也不在于过程中的脱产学习,而在真正的一线教学实践中。学科教研正是教师真正走向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课改的必由之路。象我们这样的农村初中的数学教研组,开展主题进数学教研活动的研究,不仅符合教师的水平和特点,也更能够促进教师参与,收到实效。但在推进本研究时,也需要注意:
  
  1.在设计教研活动主题时,要考虑“绝大多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并不理想,不均衡,越来越多的年青教师更多注重教学的实际经验的研修”等特点。
  
  2.要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在教学理念、教研活动的设计和策划上,要发挥其他老师的特长,教研组长做好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等工作,其他有能力的教师则要设计、参与、点评好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和富有成效。
  
  3.要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要以教师们身边存在的现实问题为载体,以课题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体现实践与研究的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促进参与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论认识。
  
  4.要注意将教师的活动过程作好记录、整理与修改,与学校教科室等职能部门协调,将教师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看得见的奖项。
  
  三、主题推进校本数学教研活动的的基本操作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研究,正是从关注教师在教学常态形式下面对的真实的关键性教学问题入手,以教师的需求为主旨,结合教师发展的阶段需要和新课改的特点,传承教研组开展的原有教研活动的优点,以学年为阶段单位设计活动主题,在保障和促进全体数学教师主体积极主动参与的前提下,促进教师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引领中完善自我,注重教师在参与中的行为跟进,发挥学校教研力量的作用,拓展平台,实现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的教师与学生、学校共同良性发展。
  
  我们希望,更好地以主题性数学教研活动为起点,强化对各位教师以参与教研活动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更好地审视数学教研组原有教研活动的优势与不足,吸收先进的教研理念,达到对全体数学教师开展良好的培训的要求,以形成教研组内良性的教师的培养与全程运行机制,为教师的可持续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操作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师培养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打造更有益于教师发展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工作机制。我们以化整为零的建设方略作为切入口进行研究,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深入。
  
  1.了解教师的真实需求。
  
  我们通过的调查中了解到:
  
  (1)需提高的能力有:强化和反馈教学信息;实施教学策略;了解和分析学生;驾驭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
  
  (2)课堂教学能力不足方面为:处理偶发事件;制作和演示教学课件;组织调控教学过程;运用教学语言的能力。
  
  除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等外,还有就是新课程理念的冲击和带来的影响,教师本身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就要了解教师更确切的需求,包括教师需求的内容和开展的形式(如讲座、讨论、课堂观摩与评析、撰写读书笔记以及开展教学研究等)。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