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赋分比重一般不少于2/5,语文考试要想赢得高分,那就必须要把作文写好。但由于受考场氛围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考生在阅读完作文题目后,往往会陷入思路闭塞、无从下手的窘境。而考场时间是非常宝贵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还不能打开思路的话,那心情就会越来越急躁,作文构思和润色就更没有时间去做,草草下笔,作文搞砸便是在所难免的了。
因此,在考场上迅速打开作文思路,是发挥出最佳写作水平的关键。
如何才能迅速打开考场作文思路呢?以下四招可以助你渡过“难关”:
第一招 联想
面对作文题目,如果同学们的思路出现“卡壳”,这时最好的办法是静下心来,根据题目的中心有意识地去展开联想,回忆自己生活阅历中与题目相关、相似或相反的事例。这样一来,许多事例就会纷纷呈现在头脑中,在事与事的碰撞中,灵感就有可能突然出现。
如2009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二:
也许,有的承诺是你发自肺腑的心声,有的承诺是你一时激情的冲动;也许,有的承诺你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有的承诺你深埋心底,从未说出。但只要是承诺,都应该是庄重的,严肃的。(改写自《今日教育·读写舫》2009年第5期)
请你以“ 的承诺”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面对这道半命题作文,如果你一时理不出思路,那就不妨沿着“承诺”展开联想,可以回想自己生活中的承诺经历,比如对朋友的承诺、不上网吧的保证等;也可以回想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承诺故事,比如守信重诺、立志报国的名人故事等;还可以反方向联想,譬如回想那些撕毁约定、不讲诚信、践踏承诺的故事。在不断的联想中,“爱的承诺”“错误的承诺”“绿叶对根的承诺”等立意就会很快跳进脑海中,文字就会从笔端汩汩流出。
第二招 转化
一道作文题目,如果在题面上一时找不到构思的突破口,运用“转化”法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里的“转化”,就是指转换视角,化大为小。如此一转化,文题往往就能与自己的生活积累发生联系,从而激发灵感,产生“顿悟”,使得文章迅速成形。
如2009年湖北十堰市中考作文题二:
淡淡的友谊很纯,淡淡的微笑很甜,淡淡的生活很真实。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淡淡的真情和淡淡的快乐,也许,这些平淡的点滴会成为生活中最美的风景。
请你以“平淡”为话题作文。
“平淡”这个话题很大、很抽象,让人一时无从下手。但如果你将这个话题前后加上一些修饰语“转化”一下,变为“平淡的友谊”“平淡的母爱”“平淡的电话”之类的“小话题”,相信就能很快地理出文章思路,构思好文章的结构。
第三招 发散
有不少作文题目,都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进行构思,所以,同学们在考场上碰到作文思路堵塞时,不妨试试“发散”法,即围绕中心话题,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这种方式,往往能很轻松地搭好文章的框架。
如2009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
墙,是大家熟知的事物。生活中有物质的墙,如土墙、砖墙、人墙、篱笆墙、玻璃幕墙、花墙、城墙、防火墙、影壁墙等。也有精神的墙,如沟通的障碍、法规的限制、做人的原则、道德的底线等。筑一堵墙,可以多一分约束与安全;拆一堵墙,可以少一分封闭与隔膜。
请以“说墙”或“墙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个题目猛一看还真让人有点晕,但如果同学们稍稍发散一下,把这里的“墙”朝多个方面进行理解,如理解为“与同学之间的误会”“与父母之间的隔膜”“道德法律对人的约束”等,思路很快就能打开,行文时只要把这些内容进一步拓展开来就行。
第四招 定调
这里的所谓“定调”,就是定方向、定主题。有些作文,读完题目后,似乎有许多东西可写,但一动笔,却又不知道到底写哪一个好。这时候,我们就有必要先给作文定一个大体上的方向,然后再依此选材,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如2009年福建宁德市中考作文题一:
雨过天晴,三只小飞虫不慎困在蜘蛛网里。一只小飞虫挣扎了一番,觉得蛛网牢不可破,心灰意冷地哀叹道:“死定了。”它轻易地放弃努力,果然,不久以后,就可怜地死了。另外两只小飞虫不甘心就这样坐以待毙,它们齐心协力,寻找出路。经过不懈努力,它们终于破网而出,重获新生。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材料,可以提炼出的主题有“合作”“坚持”“抗争”“放弃”等,我们必须先根据自己占有的材料情况挑出一个适合自己的主题,然后再进行具体的构思,以求迅速打开思路,切忌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考试时间分秒必争,但愿上面打开作文思路的四种方法能帮助同学们在考场上“化险为夷”,赢得更多的写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