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2019-12-02 07:13:3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长期以来,有人认为“无非是生理方面健康,体质很好,四肢发达,没有疾病称之为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界定健康的标准是:健康不仅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具体内容:(一)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二)心理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状态、行为反应与心理适应能力等。心理素质主要是指自尊心与自信心、意志品质、创新意识与竞争意识、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自律能力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三)社会适应能力强主要是指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特别是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等。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个整体。青少年时期正是发展身心健康的关键时期,除身体健康外,心理健康,适应社会能力强,学生的各方面才能达到“完好状态”。
关注人类健康是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所以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新一代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要求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与之相适应。〈体育与健康〉在2001年9月1日在全国正式启用。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塑造一个强健体魄,具有体育知识和技能、具有体育卫生知识、具有良好体育意识的高素质的人才,体育教学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把“健康第一”放在重要的位置
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育课的应试教育现象还十分严重。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绝大部分停留在身体素质达标和学习竞技技术范围,过分强调技术的掌握(如:背越式跳高、侧向滑步推铅球、跨栏),内容重复太多,时间跨度太长,学习起来技术脱节,有的知识陈旧已经没有相应的器材(如:手榴弹)。为了体育升学考试成绩,打破教学常规,只安排考试项目的教学训练。或者是过分强调运动队的训练而忽略绝大部分同学的活动。有些学生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在身体先天条件差和素质不好的情况下苦练,给学生带来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牺牲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严重影响和挫伤了中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了改变上述状况,中学体育必须改革观念。
在现代的生活中,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体育教学的直接目标已不单单是增强体质,而是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手段,教人如何利用体育手段调节日常生活,调节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品质,让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向这健康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目前我国中学生的肥胖儿童,豆芽儿童,超重儿童增长快,近视率居高不下。青少年缺乏抗挫折,意志较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适应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二、优化组合课的内容和结构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传统的教学有明显的技术性,模式较单一,在各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中很难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在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校的情况开展若干个有特色、具有实效性的教学体系,满足学生兴趣,增进学生健康。可以把教学结构分为三种类型:必修课、必选课、健身活动课。必修课(每周1课时)是教学大纲内容,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娱乐性、全面性、终身性、突出健身性,最大限度的满足个性群体和社会的发展。选修课(每周1课时)是根据学校的条件,由学生从中选择1---2个项目进行学习,但开设选修课的准备工作是不可忽视的,要对全校的学生体育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体操、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其他、特长。根据学生的体育水平和选修后要达到的什么程度来实行分项教学。健身活动课(每周1——2课时)是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发展身体素质,提高机能,为开发和满足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发展提供机会,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是被动的“叫我学”,过分的强调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行动,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包括心理、生理和认识水平),无法正确检验评价每一个学生领会和掌握运用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尝试自练是很重要的,多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时间,整个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的空间,他们能从中发现问题,找出难点,在教师的及时启发、诱导、鼓励、指导、督促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所学的技术。同时要注意每个同学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能作到因材施教,珍惜学生独特的见解和创造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前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信心,并有一个新的目标去努力。这样学生才能由“要我学”、“要我练”变为“我要学”、“我要练”,由被动变主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与学才能和谐统一,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建立新的考核方法,评价体育教学;
在原有的模式下,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强调素质和竞技百分制(实行一刀切的体育考试评价),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先天条件、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不能做到区别对待,很容易形成体育差生。他们会因是体育差生而自卑,抑郁、退缩、沮丧、不合群,这样的情绪和行动会导致他们失去体育学习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影响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在体育教学像素质教育转化中,就要树立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以人的健康为核心,强调对身体健康和健身指数的综合评价。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基础差异和发展速度及努力程度加强对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评价,此评价占百分之五十,鼓励学生有选择性的学习,通过课外努力自学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或自编自创的项目、动作、锻炼方法进行评价,占百分之五十,以督促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丰富业务知识。是自己不落伍,适应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