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物理的伯尔尼专利员

2019-11-24 19:55:52

  一

  1900年,爱因斯坦在崭新的世纪如愿以偿取得ETH师范硕士学位,成绩是:理论物理5分,物理实验5分,函数论5.5分,天文学5分,毕业论文4.5分,总分平均4.91分。按满分6分计算,其实不算太差,尤其不要忘了,爱因斯坦同学可是从来不记课堂笔记的。当然这个成绩也不算突出,这一届本专业毕业生总共5人,爱同学名列第4。第5名是谁呢?他的爱人马蜜娃。

  虽然公认爱因斯坦研究能力还可以,分数也不算太烂,但他却没能留校。没留校通常代表学校认为你不怎么样。当时他俩的导师是韦伯教授,此时正是系主任。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一向不多,所以韦伯通常都在物理专业毕业生中选助教,而当年韦伯却留下了数学专业的格罗斯曼和埃拉特。马蜜娃还被迫推迟一年毕业,而且推迟一年她还是没拿到学位,最后只拿到一本结业证。马蜜娃对此事耿耿于怀,至死未忘。

  毕业后爱因斯坦的遭遇跟114年后所有中国应届生一样——手头拮据,理想遥远,前途渺茫。他四处向大学求职,却无一例外地吃了闭门羹。

  他还是头“下狗”。他像114年后的应届生一样踏上了漫长而希望渺茫的求职之路。

  当时想在瑞士当老师,必须是瑞士人,当了5年无国籍游民并乐在其中的爱因斯坦不得不申请加入瑞士国籍。申请过程漫长,而且手续超级复杂:填写长长的问卷,提供父母同意入籍声明、出生证明、警察局开具的品行证明、财务状况证明等一系列证明,然后还要面试。最后,当然还需要交各种昂贵的手续费,这些手续费花掉了爱因斯坦所有的积蓄。1901年2月,申请两年之后,面试时回答了关于爷爷奶奶健康状况和品行性格的一大堆问题,并立誓绝不酗酒,爱因斯坦终于获得了瑞士国籍。历史证明爱因斯坦坚守了承诺,哪怕最后当了美国人,他确实终生没酗酒。

  瑞士没要求这个新公民入伍,因为体检发现他平足、汗脚和腿部静脉曲张,他因此被编入预备役。所以,爱因斯坦这个坚定的反战主义者从未服过兵役,他不是因为受了军官和的欺压才愤而反战的。而且,他也没服预备役,他最后选择交军事税直到42岁来代替服役。可42岁那年他已经是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院院长,而且就在这一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奖。查了很多资料,也没搞清楚他是不是确实在瑞士交军事税到42岁,但可以确定的是,千辛万苦拿到的瑞士护照和瑞士硕士文凭对22岁的爱因斯坦找工作毫无帮助。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是苏黎世观象台负责计算的临时工。而爱因斯坦同学在大学里最不喜欢的科目就是数学!所以我老跟学生说,无论你今后是想当大富豪还是想当总理,在学校一定要学好德语。因为这才是你的饭碗。如果我们不是爱因斯坦,至少我们还能养活自己。

  爱因斯坦找工作的疯狂完全不亚于今天的应届生。1901年7月7日他写信给未婚妻马蜜娃时发誓:“我的未来规划是必须马上找到工作,无论多么卑微。我的科学目标和骄傲都不能阻止我接受哪怕是最卑微的工作。”说到做到,当听说自己能去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代课俩月时,爱因斯坦居然大喜过望地说:“我是只快活的小鸟”。看官须知,这只没有路费的“快活的小鸟”得徒步翻过一座高山去打这份临时工。今天北京混到这个地步的硕士生可能也不多吧?因此,不要总觉得自己很惨,肯定有比你惨的。代课结束,ETH老同学哈比希特介绍爱因斯坦去一个小城私立寄宿中学当补习老师。爱因斯坦到任后大力推行快乐数学课,结果很快就被不喜欢快乐数学的校长解雇。

  爱因斯坦父亲赫尔曼此时贫病交加,眼看儿子找不到工作,当爹的非常着急。于是,像天下所有父母一样,他瞒着爱因斯坦给ETH的奥斯特瓦尔德教授写信求情:“亲爱的教授:请原谅一个父亲为儿子前来打搅您……我儿子目前失业,这让他很难过。他越来越觉得事业失败,无可挽回。而最使他沮丧的是,他感到自己是我们的负担,因为我们的景况不好。”我没查到奥斯特瓦尔德教授的回信,即使回信,也一定是拒绝,区别只是口气是否委婉。当时ETH的教授们跟慕尼黑中学老师一样,都认为因斯坦这头“下狗”无论干什么,都没有成功的希望。此事的后话是:9年后,奥斯特瓦尔德和爱因斯坦一起接受日内瓦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就是这个奥斯特瓦尔德教授在全世界第一个提名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天才,总是在赢得了世界之后,才赢得了教授。

  找不到工作,前途黑暗,但爱因斯坦没有自怨自艾。他跟庄子一样是典型的穷困而不潦倒,咬着黄连还忘不了说笑话。他在一封信中说:“上帝创造驴子,给了它一张厚皮,因此驴的处境比我有利。”他还说:“我最后还有一条路:我可以拿着小提琴挨家挨户去演奏,总能挣几个饭钱吧?”

  二

  让“爱下狗”拒绝潦倒的精神支撑,就是物理。他在找工作的间隙一直研究气体动力学和以太。1900年12月,爱因斯坦完成论文《毛细血管现象带来的推论》,1901年3月发表在莱比锡著名的《物理学刊》。这家杂志原文“Annalen der Physik”,经常被有些伟大的翻译家望文生义翻成《物理学年鉴》,因为“Annalen”这个词有个意思是“年鉴”,但实际上它是月刊。这是爱因斯坦正式发表的第一篇科学论文,虽然后来自评为“毫无价值”,但也是“爱下狗”在学术上迈出的一步。不过,发表论文暂时没有改善爱因斯坦的生活。那时的瑞士跟现在的中国一样:没博士学位根本没法儿在学术界混。爱因斯坦只好一边打工一边写博士论文。

  都拿到硕士学位了,爱因斯坦再不好意思手心朝上跟几个舅舅要钱,而且100瑞士法郎现在也不够用了,因为他已经不是“一个人吃饱了连狗都不用喂”的学生了。此时他已与马蜜娃热恋好几年,作为爱情的结晶,1902年1月爱因斯坦跟马蜜娃的私生女莉色儿在匈牙利出生。按中国传统思想,男女结婚不算成家,有了孩子才算家。同学中间我生孩子算晚的,儿子出生时我正好国外有个会,某同学就严重警告说“娃儿出生的时候你不在,要被老婆骂一辈子!”其实那时我老婆不大骂我,但考虑到一辈子确实有点儿长,于是更改日程在医院等待儿子出生。今天,我才知道该同学的建议多么正确!爱因斯坦在这一点上不如我,因为女儿出生时他不在匈牙利。“爱下狗”当时在瑞士伯尔尼找工作养家。他确实因此被他老婆埋怨了一辈子,直到该老婆成为前老婆之后还没停止。

  爱因斯坦为什么要去伯尔尼呢?这要从中国那句老话说起: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爱因斯坦毕业即失业两年之后,在ETH大学留校的老同学格罗斯曼伸出了温暖的手。当时格罗斯曼只是个助教,无资格给爱因斯坦介绍工作。但他跟爱因斯坦一样有个爹,而他爹比爱因斯坦的爹混得好。格罗斯曼他爹请他的朋友、位于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局长弗里德里希·海勒帮个忙。因此,准确地说,是格罗斯曼伸出了他爹温暖的手。

  当时瑞士的所有公务员职位已经必须公开招聘,于是1901年12月11日报上登出专利局招聘启事:“诚聘二级工程师,应征者需受过高等教育,精通机械工程或物理学……”当然,爱因斯坦第一时间赶来应聘。海勒拿出几份专利申请书让爱因斯坦提意见。“爱下狗”根本不懂专利,提的意见当然不怎么样。然后海勒又跟爱因斯坦谈了会儿物理。海勒是工程师出身,对物理并不精通,谈得当然更不怎么样。也就是说,整个招聘过程中俩人其实纯属“鸡跟鸭讲”。可是,面谈结束,海勒当场通知爱因斯坦已被录取,只要岗位一有空缺就可以上班。海勒这个注定淹没在历史大海深处的芸芸官吏,因为给了爱因斯坦一个饭碗而让瑞士专利局从此站在了世界专利史的高处。

  因此,所有说“人家国外就不走后门”的人,不是没长大,就是别有用心。

  上岗之前,爱因斯坦准备当家教养家。问题是“爱下狗”当家教都弄不到饭钱。1902年爱因斯坦在小报《伯尔尼城纪事报》综合版登了一则家教启示,全文是:

  提供数学物理详尽家教

  对象:大中学生

  老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ETH科技专业师范硕士

  正义巷32号,二楼。

  每小时3法郎,试听免费。

  启示登出第2天,第1位顾客上门:哲学系的罗马尼亚学生索洛文。爱因斯坦在半明半暗的楼道里迎接。他俩一见如故,谈了几次后爱因斯坦有天说:“其实您根本不用补啥子物理。咱们讨论物理学更有意思。您有空就来。能与您讨论真是三生有幸。”索洛文遂成爱因斯坦家教职业生涯惟一一位顾客,“爱下狗”家教职业刚开始即宣布结束。爱因斯坦没招到学生,却赢得了一生的朋友。

  后来学数学的哈比希特加入,“高山流水遇知音”变成“桃园三结义”,他们的热烈讨论催生了世界科研机构史的佳话:这三个物理青年有天深夜兴之所至宣布成立“奥林匹亚科学院”。因为讨论通常在爱因斯坦住处进行,所以他被选为该科学院首任、也是惟一的一任院长。这个科学院虽然没薪水,活动却很频繁。他们共同阅读斯宾诺莎和休谟的哲学,马赫的力学,索福克勒斯、拉辛、狄更斯和塞万提斯的文学,黎曼的数学,亥姆霍茨的物理,且读且争论,通宵达旦,经常争得没时间吃饭,而且大家都是穷学生,也没钱,于是就在屋里吃些香肠面包,然后接着争。爱因斯坦有次开玩笑说,其实还不如大家一起出门走街串巷拉小提琴讨钱,索洛文马上引用伊壁鸠鲁名言反驳爱因斯坦:“人生最美不过穷并快乐着!”

  奥林匹亚科学院不仅活动频繁,而且人情味儿浓得超过雾霾。院长爱因斯坦从没吃过鱼子酱,有次他过生日,索洛文和哈比希特就专门买了鱼子酱上门。爱因斯坦一边不停地吃着鱼子酱一边滔滔不绝地大谈物体的惯性,突然看见索洛文与哈比希特投来的充满询问的眼光,于是问:有什么不对吗?索洛文他俩问:你知道刚才吃的是什么吗?爱因斯坦回答:是什么?索洛文他俩大叫道:是鱼子酱啊!爱因斯坦也大叫起来:什么?鱼子酱么?十分惋惜地沉默一会儿后他说:以后你们不要请我吃这种山珍海味,反正是浪费。

  还有一次捷克交响乐团来伯尔尼举行音乐会,索洛文建议去听,院长爱因斯坦建议继续读休谟的哲学。大家同意了。后来索洛文弄到一张票,于是留下爱因斯坦喜欢吃的煮鸡蛋和一张纸条:“亲爱的朋友们,请吃鸡蛋,谨致敬意与歉意!”爱因斯坦和哈比希特准时前来,见索洛文不在大怒,吃完鸡蛋后在房间里抽了半天烟才走,并留下一张纸条:“亲爱的朋友,请吃浓烟,并致敬意与歉意!”第二天见到索洛文后爱因斯坦大骂索洛文是“蠢货”,宣布他被奥林匹亚科学院开除了,然后大家坐下来一起继续读休谟,直到午夜。

  半个世纪之后哈比希特到巴黎看望索洛文,然后他给爱因斯坦写了张明信片:“我们这个举世闻名的科学院今天召开了一次忧伤肃穆的全体会议。虽然你缺席,但我们仍给你保留了席位。我们将永远让它保持温暖,等着,等着,等着你的到来。我这个光荣的前院士,看到那个属于你的空座位,不禁老泪纵横”。爱因斯坦很快回信宣布科学院并未老去,“至少我们这3个成员仍然坚挺不拔,虽然我们有点儿老态龙钟,但科学院的冲天光辉依然照耀着我们孤独的人生道路”,他的署名是:“我永远忠于你,热爱你,直到学术生命的最后一刻!现在只是通讯院士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三

  科学院虽然美好,但美好不能当饭吃。好在爱因斯坦还有格罗斯曼这个福星。1902年6月16日爱因斯坦正式被伯尔尼专利局聘用,负责审查电子器件专利申请,年薪3500法郎,试用期两年。爱因斯坦应聘的是二级工程师,结果被降成三等专家,但他毕竟有了饭碗。爱因斯坦的名言“对人来说,关键不在于吃什么,而在于想什么”,就是出于这个时期。

  爱因斯坦终身感念格罗斯曼。34年后格罗斯曼去世,爱因斯坦致信悼念时说,大学毕业时他“突然被所有人抛弃,面对人生一筹莫展。是他帮助了我,通过他和他父亲我才到海勒那里进了专利局。这近乎救命之恩。”专利局职员是公务员,而专利局所在的伯尔尼也是一个超级宁静安稳的城市。伯尔尼德文为“Bern”,意为“熊城”,相传建城的泽灵根公爵贝特霍尔德五世在城市落成后出城打猎,行前宣布用打到的第一头动物为城市命名,结果他打到一头熊。伯尔尼有800多年历史,1848年从苏黎世那里抢过瑞士首都头衔,仅次于苏黎世和日内瓦,是瑞士第3大城,全城遍布喷泉和世界著名的沿街拱廊,其旧城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很多人都知道瑞士是钟表王国,却不知道“世界表都”是伯尔尼。

  爱因斯坦在伯尔尼端上了铁饭碗。他吃饭是为了活着。可他活着是为什么呢?当然是为了物理。他每天步行到专利局四楼86号办公室上班。瑞士专利局配的都是长腿坐椅,审查员都把坐椅往后一仰,双腿翘到桌上审查图纸。爱因斯坦却从家里带来锯子把椅腿锯掉一截,坐在那里整个身子都埋在桌上的图纸堆中全神贯注地审查,一天的工作半天就完成了。剩下的时间干嘛呢?研究物理。这算干私活儿,因此爱因斯坦小心翼翼,绝不能让局长海勒看见。

  虽然热爱物理,但爱因斯坦对专利工作却也尽心尽力,他辞职后专利局还常常咨询他关于新专利的意见,而爱因斯坦也乐此不疲。今天瑞士最著名的一款巧克力——独特三角棒形状的瑞士三角牛奶巧克力是全世界第一例申请专利的牛奶杏仁蜂蜜巧克力,这项专利就是1906年在伯尔尼专利局通过的,当时爱因斯坦还在专利局工作。虽然他的专业跟巧克力不相干,肯定没参加过审查,但作为专利局职员,他一定亲口品尝过样品。爱因斯坦一生热爱甜食,大约跟专利局撇不清干系。

  去专利局上班之前,爱因斯坦利用业余时间写的博士论文被ETH大学的博士导师韦伯批得体无完肤,惨遭退货!那时欧洲是精英教育,学生水平都很高,博士论文被退货并不常见。爱因斯坦遭如此打击,跟韦伯的关系也弄得很僵,心灰意懒,一度表示不想拿博士学位了,但他仍想进入大学工作,而要进大学教书,就得有博士头衔。痛定思痛,到专利局后,爱因斯坦在伯尔尼克拉姆胡同49号租了一套房,同时到苏黎世大学注册攻读博士,业余时间继续修改博士论文。

  另外一件事儿是,爱因斯坦结婚了。爱因斯坦母亲一直反对他跟马蜜娃结婚,1902年10月父亲赫尔曼在米兰去世,临终前,这位父亲同意了儿子的婚事。爱因斯坦3个月后迎娶马蜜娃。1年多后爱因斯坦长子汉斯出生,同时,他的试用期结束,被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正式职员。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在未来人类最伟大的科学领袖爱因斯坦为了生活而颠沛流离的这段时间,世界物理学界因为寻找“以太”失败也乱成一团麻。几年前伦琴发现X射线,证明物质内部有更基本的结构,随即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量子理论,预告物理学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翻天的那个人注定是爱因斯坦,可此时的爱因斯坦还不是大学教师,因此根本没机会参加国际研讨会,连苏黎世大学的学术讨论都很少邀请他参加。他就是一个业余物理学爱好青年,跟物理学界的交流基本上限于阅读物理书刊。1904年的某天,爱因斯坦翻开牛顿的《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赫然读到牛顿在这本217年前出版的物理学巨著中斩钉截铁地写道:“绝对空间就其本性来说与外界任何事物毫无关系,它永远是同一的、不动的”,而且“在运动系和静止系坐标变换时,很显然,时间是不变的。”牛顿的意思是:宇宙的空间和时间是绝对不变的。要知道,当时西方科学对时间和空间的全部认识,就是牛顿这句话。但是,业余物理青年“爱下狗”居然怀疑牛大师这句话!而且他不仅怀疑,他还要写文章来质疑。

  据说爱因斯坦质疑牛顿的最初动力并非来自他的大脑,而是来自他的屁股。话说有次爱因斯坦爬上墙挂画,一不小心摔了下来,跌得七荤八素。咱们摔跤之后都是骂老婆打孩子踢狗,但人家爱因斯坦却在落地之前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总是笔直地摔下来呢?”他落地之后得到的答案是:“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于是,他不顾剧痛的屁股一瘸一拐走到桌前用铅笔记下了这个灵感。无论这个故事的真假如何,相对论要解决的,确实是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作者系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柏林洪堡大学博士生导师)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