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名师诊断一模 为下阶段复习备考对症下药-数学

2019-11-04 22:27:42

广州市一模考结束了,上周各校高三老师参加了市教研室召开的一模分析会。一模除了划定分数线,检验第一阶段复习效果外,最重要的功能是查缺补漏,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指明道路。本期《毕业生》请来华附、省实等名校的高三老师,为大家诊断一模,并且为下阶段复习备考对症下药。
  
  数学
  
  (理科)
  
  先定位,找准增分点
  
  (吴建华,广东实验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长)
  
  诊断报告
  
  运算能力比较差
  
  这次一模发现考生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1.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比如幂函数的定义;
  
  2.对一些基本题型不熟练,解题速度慢;
  
  3.运算能力比较差;
  
  4.数学思想比较欠缺,比如运用消元构造函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够,导致解题思路受阻;
  
  5.对于某些数学问题与方法的本质理解不深刻,比如裂项相消求和,很多考生没有理解这个方法的源头和本质,导致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灵活性不足。
  
  对症下药
  
  深入了解数学概念
  
  针对一模暴露出的问题,考生在下阶段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改进:
  
  1.合理定位,找准训练的效度和强度,找准自己的增分点来重点练习。定位方面,考生可以与任课老师交流;对于中等和基础稍差的学生来说,按照一模这样难度的题来练习是没问题的,这次一模的试卷难度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对于优等生来说,最后一道压轴题的训练难度还可以加大一些;
  
  2.对数学概念的内涵、外延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切实提高基础知识、基本题型、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从根本上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提高运算能力。运算能力差并非表面上的算错,更多的是运算目标的确定与运算路径的合理选择能力不够,所以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4.加强知识网络的构建,进一步完善数学思想方法体系。解决问题时按如下思维序列思考:这是哪类问题,该类问题有哪些解法,这些解法中该选择哪一种,所选方法的步骤及易错点是什么,解题需要感性的同时,应更多一份理性的分析。
  
  5.加强数学问题的分解训练。提高对数学问题的转译、转化、转移的能力;
  
  6.注意提升审题与阅读的能力。不要把审题变成简单的读题,应该是看到一个已知,就适当转译和引申、发散和联想;注意解题规范,培养有理推证、有层次表述问题的习惯。
  
  数学
  
  (文科)
  
  专注思考锻炼右脑
  
  (陈利,广州市第七中学高三数学教师)
  
  诊断报告
  
  做题切入困难深入不易
  
  学生在答题时的两种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做最后三题解答题时,由于题目比较陌生,不少学生看不懂题,或者找不到解题思路,在考场上做不出,出考场后反而做出来了;还有些同学解题过程漏洞较多。二是会而不对,书写不少,但不得分。
  
  高考数学备考的任务是通过积累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一模后,对陌生问题能不能顺利切入,主要是素质问题,特别是心理素质问题;能不能完美解决问题主要是能力问题。
  
  对症下药
  
  养成使用“图形脑”的习惯
  
  通常,我们将右脑称之为“图形脑”,左脑称之为“逻辑脑”。这一阶段,考生要进行一定量的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这对大脑来说是消耗性的训练,主要使用了“逻辑脑”。在学习过程中对陌生问题的切入,往往要先抑制“逻辑脑”,使人能够冷静下来,使大脑转入储能状态,让“图形脑”工作,这样潜意识才有可能被激活,即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以下是几点备考建议:
  
  1.上课时要专注地参与教学过程,善于将老师的语言、板书内容在大脑中转化成相应的形象,学生养成主动使用“图形脑”的习惯;
  
  2.学生在做练习时,在解决完一个问题之后,要反思一次,重新审视一遍问题解决过程,提炼出解题的规律;
  
  3.学生要给自己“说数学”和读书的机会。特别是每天坚持调节性朗读,对潜意识的激活有一定的作用。一般做题做累了可通过朗读一些文科内容来作为调节;
  
  4.参加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放松大脑。(来源: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