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信息
1、江苏采用网上阅卷方式,具体规定:每份试卷至少要看四分钟(不到四分钟下一篇不出现);每一百份作文复现率百分之一,同一阅卷老师打分不得误差六分(指复现作文)。
2、江苏卷前6题减少一题,就是第3、4题词语运用合并;文言文翻译增加1分,另2分可能加到诗歌鉴赏题上,也可能是语言表达题为4小题,分值为14分。
3、江苏卷文学常识可能与名句默写相结合,可能是四选三或五选四,或选做默写或选做文学常识,也可能有限定,必须要选择一条文学常识题。但文学常识一定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不必担心。
4、江苏第二大题考查社科文阅读,前六题会减去一道.名句考查在<中国历代名句名篇300句>范围内.
附:
中国历代名句名篇300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澳》
2.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
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5.兄弟阋(xì)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棠棣》
6.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9.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经小雅伐木》
1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11.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
1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3.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
14.皮之不存,毛将焉(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15.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7.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1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8.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0.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2.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3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3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3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3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3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4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48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1.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5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53.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54.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5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典礼上》
5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5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5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9.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6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62.君子慎始,差若豪氂(lí),缪以千里《礼记经解》
63.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礼记聘义》
64.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65.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孟子公孙丑下》
6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67.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离娄下)
6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6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70.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7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72.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
7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
74.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第六十三章》
7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6.哀莫大于心死。《庄子田子方》
77.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
78.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管子形势解》
7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80.长太息以掩泣(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81.路漫漫(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8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84.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荀子天论》
85.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脔(luán)肉,而知一镬(huò)之味,一鼎之调。《吕氏春秋察今》
86.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吕氏春秋疑似篇》
87.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
88.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战国策齐策四》
89.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90.人固有一死,死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9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9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史记李将军列传》
93.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犬。《后汉书马援传》
94.峣峣(yáo)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后汉书黄琼传》
95.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9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97.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
9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赠白马王彪》
9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