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教学中运用的 可行性
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显示知识背景,而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学生带进虚拟的世界,也使枯燥乏味的道理变得形象生动。它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实现群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教学信息反馈、分析、计算机决策相结合,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确实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 课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1 多媒体“悬”念——要学
教学“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课时,运用这一原理,新课前多媒体展示一段Flash动画:深夜宿舍楼里小乐在家里大声唱卡拉OK,邻居们从窗口伸出头破口大骂。先请学生看漫画,分析各种行为及后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典型问题进行板书,如“小乐的行为正确吗”“邻居们的行为正确吗”“小乐与邻居们冲突怎样解决”等,从而制造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带头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2 多媒体“激”趣——乐学
教学“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一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黄河说:“长江,我是黄河。”长江说:“黄河,我也是黄河。”当展示这一漫画后,学生就开始议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长江为什么说它也是黄河”上来。学生的兴趣被激活,围绕这一问题议论纷纷。有的答:长江中上游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有的答:水土流失严重,长江水混浊。很快又集中到本堂课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上来:“这幅画揭示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怎样才能使长江恢复它的本来面貌呢?”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使课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多媒体“创”新——优学
美国创造学和创造工程之父亚历克斯·奥斯本曾提出一种培养创造能力的教学技术——脑激励法,其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上,通过暂缓作出评价,以便于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答案。例如在讲解“法律护我成长”一课中的家庭保护内容时,笔者用多媒体展示Flash视频《谁的责任》,视频主要描述孩子的同学捡到钱后交给老师,受到表扬;孩子回家后向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也受表扬,给了孩子几角钱让他交给老师,孩子最终受到表扬;但他不满足,自己偷偷拿妈妈抽屉里的500元钱又交给老师,妈妈发现后异常惊讶,但这到底又是谁的责任呢?在教学过程中,视频播出后让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妈妈这种教育方式好吗?带来什么不良后果?父母到底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教师暂不作答,而是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对每个问题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如果妈妈反而责怪骂孩子的同学是傻子,你怎样回答?你父母有哪些错误的教育行为?……并让学生追求与众不同的甚至离题的观念,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课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3.1 对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要提高认识,正确定位
多媒体信息技术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骄子,但它在课堂教学之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
3.2 切忌课件呆板或花哨
有些教师一味追求花哨,希望多媒体课件好看一点、档次高一点,片面追求技术含量,教学效果却大打折扣。例如,有些课件界面的背景做得色彩鲜艳,有的还有与讲课内容无关的小动物,甚至还有运动的动物或物体,这必定会引起学生的过度注意,分散学生对正在学习内容的注意力,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3.3 注意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观念的整合
在推广现代教学手段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都必须以人为本。
3.4 充分考虑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就直观性而言,语言文字虽然逊于其他传媒,但文字能带来无限的遐思,让学生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在其构筑的天地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态度,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分析、理解和创造的能力,促使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多媒体为现代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当一个新生事物摆在面前的时候,既需要有热情拥抱的举动,也应有冷静审视的头脑,中学教师也不例外,这样方能为多媒体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达到“巧用多媒体,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