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这次动真格了。昨天记者获悉,本报之前连续报道的《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一书出版方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被勒令停业整顿,公开向读者道歉。
12月14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正式在《中国报》头版报眼处发表致歉声明。
勒令出版方停业整顿
昨天,记者向中国相关部门核实此事,得到的答复是确已对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做出相关处理。
据《中国报》报道,12月初,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一书由于内容涉及色情、暴力等内容,受到许多读者的严词谴责。出版管理司负责人介绍,经调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内容低俗,篡改歪曲了《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情节,颠覆了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灰姑娘等经典童话形象,其中色情、恐怖、残酷等情节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已违反《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有关规定。
出版管理部门依据《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对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已作出如下处理:1.将有问题的图书全部下架收回,集中销毁;2.向媒体发布道歉声明,公开向读者道歉;3.在查清责任的基础上,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4.出版社立即进行停业整顿。
出版管理司负责人表示,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在出版《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时,在选题策划、选题论证、版权确认、稿件三审、内容把关等诸多环节存在漏洞,相关责任人社会道德意识、文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淡漠,讲金不讲心,违规出版不良内容图书,引起社会不满和批评,教训深刻。
全国收回9837册问题图书,仍有书店漏网
据了解,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截至日前,印刷的12000册问题图书中,已经下架收回9837册,并开始停业整顿。
本报在12月初报道后,我省书店就全部将书下架,之后北京出版策划方赴杭表示格林童话全国下架,各大购书网站、各省大部分书店也确实都已经不见该书的踪影。不过无独有偶,昨天《生活新报》的报道,在昆明的书店,仍有记者找到了未被下架的《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
尚未售出的书被下架了,那么已经卖出去的书是否也可以被“召回”呢?
昨天,记者联系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总编办,询问关于停业整顿和回收《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一事,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关于《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相关事宜,一概由专人负责回应,因专人外出开会,暂时无法作答。
荒诞“童话”闹剧折射出版业现实发人警醒
“情色格林童话”在网络的反响也不小,许多辛辣的评论也随着新闻被广泛转载。
《》发表评论文章表示,《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对于出版界而言,是一出司空见惯的闹剧。“在这个圈子里,有人可以宣称“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有人可以佯装西点军校,炮制“没有任何借口”的铁律;易中天品完“三国”之后,又“被”品“性感内衣”;《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在哈佛任何图书馆的墙上都找不到……”
新浪网友“黎蜗藤”身在美国,看到报道后还专门查阅了大量的外文史料,撰文为“被情色”的格林童话正名,他在博客中表示: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这本书打着原版的旗号,却并不正经地去翻译原版德文著作,而选择二手的版本。这种明显的错误,已经不能算是无心之失,只能归为下等的商业噱头。
新华网昨日也发表新华时评《一个荒唐“童话”的警示》。文章讲到,一出内容荒诞的“童话”闹剧,折射出的却是当前出版业中发人警醒的现实。
作为这部“童话”的出版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以自身的荒唐做法发出了警醒:在中国出版产业总产出步入“万亿元”的时代,出版单位和主管部门在关注其“产业”性的同时,决不可须臾忽略其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和文化责任。
小到一个出版社,大到一个国家的出版市场,在读者心中的形象和地位,是出版物铸就的。《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的命运表明,低俗出版物即使躲过了出版审查,也逃不过读者和公众的激烈抨击,而抛弃道德和文化责任的出版单位,也必将受到读者的抛弃和行业的淘汰。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道歉声明
我公司出版的《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一书存在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等不良内容,给读者造成极大的伤害。特此向读者表示最诚挚的道歉!
我公司已要求该书经销商将上述图书全部下架,退回予以销毁,并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我们将深刻吸取此次教训,认真整改,严格遵守的各项法律法规,牢记社会责任,坚守职业道德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生产健康有益的出版物。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0年 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