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实际特征和所学知识特点,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以启发为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进行引导、类比、设疑、解疑、激趣等创设组织活动,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主动地探究,积极交流,愉快地合作,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在探索中体会到,数学课中的启发式教学运用,重点注意如下几个环节的创设:
一、注重激情的启发,创设导入情景,激发参与兴趣
学习激情源于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挖掘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创设导入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一节课的开始,把学习等待,变成期盼,把从猜测转到探求的心理状态上来,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如何创设导入情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探索问题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呢?教师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将数学问题寓于实际问题和身边的兴趣事例之中,采取不同的情景方式进行展示,如模型直观导入,设疑、释疑导入,类比迁移导入,都会使学生以乐于参与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无论是什么方式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求和欲。
如,在教学“平移的运用”时,先由教师找两个乐于下棋的学生对弈,让学生愉快参与,逐步引导展现出问题,棋盘与我们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联系?谁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说出你现在这盘棋中的各颗棋子所在的位子?并说出你是如何确定的?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产生兴趣,愉快参与,从问题情景中建立模型,或问、或演地实施教学,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探究问题的解答上,学习的效果显著提高。
二、注重方法的启发,创设探究情景,开阔思维空间。
美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根据自己已经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数学思想,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作为教师都明白从传授知识的单一讲授转轨,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组织、合作者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如何操作并不是像所说的这样简单,关键是要结合学习情景,优化组合,在放手的同时,注意启发引导
(一)、把握启发的时机性,怎样的放手思维,怎样的引导启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地结合的。对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所呈现的问题,由学生自身的差异并不一定都能在教师放手活动中如愿以偿,教师在刚激起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究学习知识的欲望之际,如果说把握不好,就会使学生刚刚燃起的求知欲火破灭,前功尽弃。
(二)、把握启发的适度性。学生的思维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上,如何引导思考,主要从提出问题开始。学生不仅能够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还要善于发现问题,这对一般学生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出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氛围,恰当地提出问题,逐渐引向对问题中的知识要点的持续理解的探索,不仅要考虑各类学生特点和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又要考虑教材内容的地位和难度指数进行设计引导,在总结讨论中回顾,分析、类比、综合、迁移,将近所学旧知组合整理形成能力,以至于实现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注重情感的启发,创设展示情景,诱发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通过经历,体验来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成效与其它学习方式比较有其独到的优势。因此,在学习中教师使用“新课程”特别强调情感态度的目标的落实,重点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的感悟,和体验。教师致力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新课程内容的设计,多是在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在数学问题中进行探究和归纳,最后目标是将所得规律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对一个问题的探究讨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对同一个知识性的问题得到的解决办法肯定是多样的,对学生来说,理解的程度和出发点以及选择的方法不同,都有不同的经历过程,学生之间的分组交流是有限的,教师利用组内交流有争议的方法由本人演说,然后进行“沙龙”选优,全体学生评价。既能使知识和方法得于规范,又能使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批判、质疑、创新的良好习惯。在这里教师可用“由谁先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新的成果?谁能发现他的优点或不足?谁有更好地方法?谁能谈一下独到地体会?等问题来调节学习气氛,营造活跃的学习双边活动。在这些问题提出解答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解释和归纳出现浅、偏、繁时,教师抓住时机,重点示导(一)、启发要有导向性,引导全体学生进行规范地归纳;(二)、启发要有发展性,尽可能地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向深层次发展;(三)、启发要有规范性,能够让学生把零乱的知识系列化,达到整合知识的目的。
数学课中的知识性规律性很强,问题多从实际生活中来又都要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去。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中产生兴趣,进行自主探究,切实感悟,确实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科学组织,根据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贴切地引导,实时地启发,让学生猜想、探究、交流、辩论、演讲产生最大的效应。也只有根据不同问题创设情景进行启发,才能鼓励学生愉快地主动参与,有信心地自主探究,才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形成灵活的方法,在交流中使知识得于升华,从而形成创新能力。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