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提倡这样一种做法:当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举手或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举手,甚至把回答问题的机会多给这些不举手的同学,让他们回答问题,而且美其名曰:“关爱差生,启发教学”,受这种理论的影响,我也经常在课堂提问时多把精力放在了这一类学生身上,每当有学生不举的或手半举半放时,我经常不顾跃跃欲试的同学高举的手,甚至有的同学胳膊已高举过头顶,身子探出了桌外,我也忍痛把回答问题的机会让给那些眼神飘忽不定、手半举半放的同学,每当他们面红耳赤、结结巴巴地在我的一步步引导下说出不太完整不太规范的答案时,我总感觉到自己很伟大,觉得自己像圣人一般,对学生做到了“一视同仁,公平教育”,因为我让学习困难的学习又一次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可是,后来读到了一篇文章,题目为《不受欢迎的启发》,却让我陷入了沉思,对自己的做法做了重新审视,这篇文章中说有一位教师在学生中搞了一次调查,其中有一道问题是:当教师在课堂上因为某一个学生不能(或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时,教师为了启发他说出答案,耽误了很长时间,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对其他同学来说公平吗?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吗?让教师大吃一惊的答案是全班96%的同学认为教师这种做法不正确,学习好的同学理由是我们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热情高涨地举起手,教师经常视而不见,使我们感到很失落,再说因为他一个人而耽误了大多数同学宝贵的学习时间,得不偿失;而经常受到教师照顾的学生理由是:我们不愿意举手是因为我们对问题的答案拿不准,没想好,这种情况下被教师“揪”起来,心里更紧张,脑子里更混乱,根本不知道想什么,再说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教师“牵”着才免强说出答案,太没面子。
读完这篇文章,我沉思良久,对这种“启发教学”做了深刻反思,学生的理由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对教学们来说很值得反思,长期以来,我们不是一直提倡“以人为本”吗?不是提倡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工作、处理问题吗?我们这种做法至少是忽视了“学生”这个重要因素,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高举起手想回答问题的同学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心里失落很遗憾;不想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反被教师强行“揪”起来,如犯人受审,很没面子,让学生体验到的是难堪、是尴尬,根本不是成功,更不是快乐,所有学生都没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只是依据理论,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强行去启发学生,却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心理体验,这种做法是否值得提倡,确实让人产生了怀疑。
对启发教学的应用,我国古代教育家——世界上启发教学的创始人孔子曾给出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
“愤”是学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即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了其中一部分含义,但又未能彻底弄清楚,这时候学生很着急,孔子认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予指点或提示,学生就会有很大的收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没有急切的求知欲望,教师就不必给予启发,因为这时的启发效果甚微,或者说根本没有任何效果。
“悱”是学生“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学生经过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可是又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如果教师此时给学生指点一下,才能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如果学生不是处于这种状态,教师是不必告诉学生应当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的。
依据这种启发教学的原则,对于不想举手问题的同学,教师却“强行”启发提问,确实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原则和规律。
对于上课不愿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我们当然不理不睬,更不能厌恶嫌弃,放任自流,我们的课堂不仅是让学生收获知识,更要让学生收获成功,收获快乐,收获自信,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还是那句老话:“要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内心世界、学习情况,了解什么样的学生愿意在课堂上受教师启发引导,当“爱面子”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回答问题时,教师不妨先让同学们交流讨论,然后以合作者的身份与他们去交流对问题的看法,“秘密”地进行启发引导;若条件不允许,也可在课下与之交流,补上这一课,这样不仅让学生能收获知识,还保护了学生的“面子”,让学生更亲近、喜欢教师,岂不更好?同时,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那些勇于表达自己见解的同学,既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要求,岂不两全其美,各得其所?
教师们啊,请记住,启发引导并不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适用的,有的时候,对有的孩子反而适得其反。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李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