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普遍进入普及化、大众化阶段,对此,过去的那种“挖坑让人跳,看谁犯错少”的“淘汰式”中高考政策急需改革和调整。而近日北京2015年北京中高考新政的发布,无疑正是在回应这一时代的命题,吹响了从多个方面攻坚克难的改革集结号。
3月30日和31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臧铁军,北京市教育发展规划处处长姚林修,和北京市教委委员、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先后做客“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从考后知分报志愿、本科批次实行大平行、取消7类加分、增加特殊类型录取、市属高校增设农村专项计划等,详解2015年北京高考政策的变化,为考生和家长徐徐送来“吹面不寒杨柳风”。
从具体内容看,无论是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还是从志愿填报到录取方式,从考试命题到高考加分,既有在宏观层面对国家“四个全面”的战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呼应,也有通过政策调整倾斜农村和贫困地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招,还有在微观层面上让考生考后知分(知道自己分数)、知线(知道录取分数线)、知排名(知道每个分数线自己的排名)报志愿的“一路惊喜”。
正如臧铁军所说,当高等教育进入到普及化、大众化以后,我们更多的是考虑学生资源、学校资源和专业资源进行合理的匹配。因为,目前高考的功能不仅仅单一选拔学生,更要给考生搭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更好的发挥。在学生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再来看谁比谁更好,谁更适合于上哪个专业。因此,过去那种“挖坑式”区分学生“大浪淘沙式”的命题必须改变。
由单纯淘汰到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由信息封锁到给学生充分的信息知晓权,这不仅是我们服务方式和视角的转变,也是对考生权利的尊重。从其他省份先行先试的实际效果看,多数考生在得到充分的信息之后,填报学校和专业不再“雾里看花”,心理更有底了。这其实回答了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之后,高考命题模式如何从见物不见“人”到以“人”为本的改变、应对的重大命题。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中高考似乎忽略了“人”,似乎过于强调了“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导致了考试生态乃至整个教育生态的异化,由此造成了校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乃至校际之间关系的过度紧张,“抢跑”、“超纲”、“掐尖”等恶性竞争现象愈演愈烈。这在高校资源相对紧缺的时代尚可理解,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仍然“高烧不下”就远远背离育人为本的宗旨。高考改革是一条指挥棒,牵一发而动全身,理应率先在理念和具体操作模式上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改变,从而引导基础教育乃至社会对教育质量的合理期待。
应当看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后,老百姓对公平公正的期待、对优质资源的渴望、对信息公开的期待以及积极参与意识等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加强了,这些都构成了当下教育的新常态。面对这一新常态变化,决策者有必要首先转变观念,真正以“人”为本,处处考虑考生和老百姓的现实需求,只有如此,我们出台的教育政策才有可能深入痛点,落到实处。
责编/侯方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