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注重基础知识忽视能力培养。在下乡听课调研中,发现大多数老师对学生很不放心,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处理不当,仍把复习课当作新授课来上,基础知识的讲解、巩固和落实做得很好,而且形式多样,有课前默写、课中背诵和习题抢答等。但是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却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往往在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方面大费口舌,而主观题的训练几乎都留到课后,课堂上很少有时间进行系统训练。殊不知,学生最欠缺的能力往往就是解答主观题的能力,经常看见学生做完选择题后就停笔不做了,后面的主观题基本上是等老师讲,或者抄成绩好的同学的答案。
建议1:调整授课重心,知识、能力两手都要抓,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课堂上尽量减少教师讲授时间,讲授要抓住重点,重心主要应放在如何把理解和运用层次的内容讲清讲透,教师要研究如何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夯实基础知识,还要留下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课堂练笔,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显然,对学生进行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也应是教师授课的重心之一。
问题2:将资料书看作救命丹,迷信各种资料忽视考标研究。调研发现,除中考复习指导丛书外,不少学校还为学生订阅了至少一种复习资料,如《全效学习:中考学练测》、《拐点》等。有些老师过于迷信中考复习资料,复习时基本按照资料书的思路去操作,而把《株洲中考指导丛书》丢在一边。有些老师过于痴迷获取各类考试信息,总是询问有无中考考试信息、信息卷。其实,中考信息就在市教研员的脑子里,就在中考考标、指导丛书和近三年的中考试题里。忽视对中考考标、学科教材、指导丛书和中考试题的认真研究,而寄希望于走捷径获取考试信息,无异于舍本逐末、守株待兔。
建议2:用心研究考标、教材、中考指导丛书和近三年(尤其是近两年)中考试题,精心命制模拟试卷。每年的中考命题人员都是在五县四区推荐的人员中认真筛选后确定的,5月底最终确定,严格保密,由三人组成一个命题小组,由市教研员担任组长。能够带进命题现场的只有考标、教材、基础训练和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考标和近三年的中考试题,近三年已经考过大题的知识点(特别是近两年的)基本上可以大胆舍弃(充其量考1-2个选择题或判断题)。针对考标上还未考过的理解、运用层次的内容,各校要组织教师认真研究,尝试从不同角度解析考点,编制习题。
问题3:把学生练变为老师讲,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坐享其成。不少老师在教学设计(学案)中都有一定的习题留给学生练习巩固,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严重走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有些老师因为时间紧,为了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草草收场,学生做练习的时间还不到1分钟老师就叫停开讲,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完成应做的练习;有些老师则干脆习惯性地包办代替、一讲到底,做选择题时老师念题学生说答案,做主观题时也是老师带着学生分析、回答(实际上就是帮着学生分析、回答)。从课堂的表面效果看,好像是学生听懂了,会做了。但实际上“南郭先生”不少,学生很容易陷入“一听就懂、一讲就会、一做就错”的怪圈。有些老师声称学生基础太差,即使让他们做也做不出来,不如节约时间老师讲解算了。岂不知最终走进考场考试的还是这些平时做不出来的学生。平时根本没有进行这些主观题的解题能力训练,养成了他们一味等靠要的不好习惯,考试时他们等谁靠谁啊。
建议3:保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比较充裕的练习时间,进行限时训练,不断提高学生主观题的解题能力和速度。每堂课学生前后的练习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建议每堂课都训练4-5个选择题,1-2个主观题,都请2-3个学生上黑板演练,并且当众面批面改。老师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答题规范指导。鉴于学生基础较差、解题较慢的现状,老师要尽量进行限时训练,以帮助学生在提高解题能力的同时提高解题速度。
【附录】近三年已考大题的知识点:2007年:商鞅变法、洋务运动、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新航路开辟与文艺复兴运动、美国南北战争与;2008年:两次世界大战、四大发明之印刷术、戊戌变法、中美俄关系(包括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二战盟友、美苏冷战)、我国从唐代到当代的对外政策(唐代开放、清代闭关、现代对外开放);2009年:五四运动、新政、秦始皇与唐太宗对民生问题的政策、日本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近现代中国两次对外开放与科技成就。
尚未涉及的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运用)、丝绸之路(理解)、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理解)、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理解)、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理解)、《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运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运用)、中共一大(理解)、红军长征(理解06)、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理解)、南京大屠杀(理解)、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理解)、“”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理解)、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理解)、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理解——不会考)、评价华盛顿(运用)、瓦特改进蒸汽机及其影响(理解)、章西女王的英勇事迹(理解)、《宣言》的历史意义(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理解06)、萨拉热窝事件(理解)、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理解)、慕尼黑会议(理解)、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理解)、“二战”后,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理解)、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理解)、雷锋精神(理解)。
2010届可能考的知识点:(1)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可能考查的角度有:与上海相关的历史知识、三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等。(2)周年问题: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50周年、八国联军侵华110周年、抗美援朝60周年、土地改革60周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470周年等。可能考查的角度: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与抗争史、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与近代中国、中国近代化问题等。(3)中国党史与各时期土地政策的变化等。(4)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与和谐社会。
2010届初三历史中考复习现存问题与建议
2019-06-20 22:56:56
相关推荐
- 情不自禁的意思_情不自禁的成语解释 2019-12-07 08:44:09
- 俊男美女扎堆艺考独木桥 八千人抢58个招生计划 2019-08-31 11:20:50
- 2016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设计旅游活动的步骤 2019-11-18 20:42:52
- 北京高考地方性加分只给少数民族 分值5分不变 2019-12-09 22:51:45
- 趣味解读:和“日子”有关的英语习语 2019-11-22 15: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