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明起500万中小学生免缴学杂费

2019-11-05 06:38:10

-本报通讯员 杨志刚 本报记者 王慧华

  本报讯 9月1日,与全国两亿中小学生有关的新版《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继1986年版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20年来首次启用修改后的新法。

  而浙江的500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比全国大多数省份提前享受到了新法的一条新规定:从今年秋季新学年起,我省500万中小学生上学免收学杂费了,最多的一个学生一年可免缴260元。据悉,光此免除学杂费一项,浙江今秋将动用12亿财政资金,其中省级财政就需动用4亿多资金来转移支付。

  对于普通孩子而言,这部新法对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求学有哪些变化呢?我们约请了省教育厅和部分中小学的相关负责人进行最新解读。

  亮点一: 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

  解读:新法明确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新法第一章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声音1(绍兴县教育局副局长祝静芝):绍兴县已经出台了《义务教育中小学免除学杂费的实施意见》,以政府文件的形式规定了免费的对象和标准,建立起免费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和经费机制。针对绍兴县有大量的外来民工子女,我们还出台了《外县籍学生免缴杂费教育券发放办法》,今秋柯桥区街道将先行试点。

  声音2(衢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徐须实):就衢州而言,实施免费教育后,政府就得掏4600万元,这是很不容易的。义务教育由学生掏钱转向政府掏钱,既反映了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也体现了政府致力于发展义务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亮点二: 素质教育写入法律

  解读:新法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指出要实施素质教育,这是中国基础教育史的一大创举。新法第一章第三条:“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第五章第三十五条:“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声音1(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记得去年“六一”在接见少代会代表时曾寄语:努力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这三句话点到了素质教育的精髓。我们要把孩子从无谓的题海战术中拯救出来,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要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新课改的目标是这样,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也是这样。

  声音2(瑞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安力):新法要求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这可以遏止当前部分重点中学以招收保送生的名义提前考试招生的做法。另外,新法要求探索和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奖励制度,这也有助于激发农村教师的积极性。

  声音3(嘉善县天凝镇中心小学校长史建华):以前,可能有些学校或教师在推行素质教育上会瞻前顾后,如今这成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要求,应该理直气壮起来,孩子虽然千差万别,但给他们的起点教育应该是平等的,决不能搞校园内变相的差别教育。

  亮点三: 政府出钱办教育

  解读:在新法中,国家对义务教育采取了新的经费保障机制,即明确了实施义务教育政府要负主要责任,明确了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明确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提供资助,明确了要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明确了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新法第六章第四十四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第四十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第四十六条:“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支持和引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第四十七条:“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声音(临安市锦城三中校长沈建中):实施新的经费投入机制后,能不能确保专款专用,作为学校还是有点担心。

  亮点四: 义务教育求均衡

  解读:新法特别强调了要努力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基于义务教育公平、公正的要求。新法第三章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第三十二条:“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声音1(遂昌县教育局局长傅立跃):新法特别强调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农村学校培养的优秀教师,刚有点成绩就被城里学校挖走了。你还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加以干预,因为这是人才流动的规律,否则就是奖劣罚优了。另外,在教学上山区学校的配套教学资源总是要相对欠缺一些,教育均衡就不是那么容易。

  声音2(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强制教育,它必须体现教育的公平。浙江省为解决地域间的教育均衡问题,省政府专项支付每年已达15亿元。另外,城乡教育特别是在硬件设施上,差距也越来越小,有些农村学校甚至比城市学校还要漂亮。但师资的均衡问题很棘手。记得有一次去宁波的学校参观,那边家长就反映:教育公平不仅仅是硬件公平,更重要的是教育过程的公平。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亮点五: 新法引入问责制

  解读: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对领导人的问责制。对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教育乱收费现象,新法规定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新法第一章第九条:“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声音(省教育厅主任吴永良):为了把《义务教育法》的最新成果浙江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积极争取省人大常委会的支持,尽快启动地方立法工作。我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等新实践将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从而更具有可操作性。自从1985年我省通过《浙江省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条例》(1995年作了修正)实施20余年来,对我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率先基本普及15年教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