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袁世凯为何高呼“中山先生万岁”?

2019-11-21 22:51:36

1912年秋,孙中山应袁世凯之邀北上,袁口蜜腹剑,投孙之好,会谈中尽力附和孙的革命主张和见解,俨然一位民主共和拥护者。两人谈农民问题时,孙说一定要实现“耕者有其田”,袁满口赞成。此前,孙与章太炎私下谈论平均地权纲领,比耕者有其田方案要温和得多,尚且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对,袁世凯竟能如此,不能不使孙中山惊讶不已,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孙中山告诉《亚细亚报》记者:“袁公经验丰富。足以当此困境,故吾谓第二期总统非袁公不可。”记者问:“究竟先生对于袁总统之批评如何?”孙答:“他是很有肩膀的,很喜欢办事的,民国现在很难得这么一个人。”又问:“他的新知识新思想恐怕不够么?”孙答:“他是很清楚的。”再问:“他有野心没有?”孙答:“那是没有的。”孙中山告诫激进人士:“袁总统可与为善,绝无不忠民国之意。国民对袁总统万不可存猜疑心,妄肆攻讦,使彼此诚意不孚,一事不可办,转至激迫袁总统为恶。”袁世凯攒足了面子,迎合孙中山之请,颁令特授孙中山“筹划全国铁路全权”。在总统府盛大宴会中,袁敬酒高呼“中山先生万岁”,孙则回以“袁大总统万岁!万岁!五大民族万岁!”此后,孙中山一再向外界宣示,支持袁世凯竞选正式总统,袁长于练兵,希望袁任总统十年,练兵500万,而自己十年内修铁路20万里,使国家统一富强。孙中山希望袁世凯的权力相对集中,以求有一个经济发展的稳定局面。黄兴应袁世凯邀到北京会谈,袁商请黄兴担任总理一职。黄兴此时与孙中山一样,对消极,坚拒总理职务,表示追随孙中山发展实业,尽力于社会事业。袁摸到孙、黄底线后,便请黄兴在、沈秉堃两人中选择一总理人选。方面开会议定以出任总理,并公推黄兴向袁世凯面陈此议。
  
  参议院以绝对多数,通过袁世凯对出任内阁总理提名。袁、黄事先协商时,黄提议总理和全体国务员加入,袁也在内阁会议上建议阁员考虑此议。赵内阁通过后,由黄兴出面,一一延揽国务员加入,凑成一个不执行政策的内阁。当时,孙中山、黄兴都曾劝袁世凯加入,袁世凯未允。袁后来写信对柏文蔚(皖督)说:加入甲党,即与乙党为敌,加入乙党又与甲党为敌,实在不敢以一己之故,而造成国家纷扰。说的何等超然!质朴热诚、天真率直的黄兴,诚心诚意调和党派分歧,用和平手段对待政府,以期国家建设的理想前景。孙中山返回上海,在欢迎会上宣称:袁世凯思想很新。手腕稍旧,要想治理民国,一定要具有新思想、旧经历、旧手段的人,袁世凯正好适合。今日的内阁,已是内阁,民党和政府的调和,可以说已经达到成功。从今以后,的同志应该全力支持赞助这个政府。黄兴回到南京后,也宣布“南北统一,大功已竣,各国务员又加入本党,切望诸君扶助政府,建设一切。”日后,革命党人对孙、黄北上的判断错误,深表遗憾地说:“昔人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二语,可为黄、袁二人持赠。经此一番款洽,遂皆人其彀中。孙有愿袁为十年总统之宣言,黄对于同人亦改变论调,袁其真有魔术欤?何被弄于股掌之上而不悟也?怪哉?”
  
  其实,在孙、黄联袂盛赞袁世凯这出承平大戏之前,袁世凯侵蚀《临时约法》,破坏共和制度的一幕幕恶剧已经上演。6月,内阁风潮,袁世凯挑战责任内阁权力;7月,陆徵祥内阁风潮,袁世凯挑战参议院权力;8月,首义三杰之一的张振武被袁世凯、黎元洪合谋杀害,袁世凯挑战司法权力与公民权利。张被杀三天前,同盟会与其他五个党派合组,宣诸中外。袁世凯已经把共和制度一步步地摧毁了,而宋教仁主持下的同盟会,本部却软弱得令人吃惊。当章太炎倡言“革命党消”、章士钊鼓吹“毁党造党”(毁革命党同盟会,造议会党)之际,似乎只有激进派的一位年轻代言人戴季陶,敢冒与袁世凯决裂之险,在《民权报》连续著文,痛揭“袁世凯之罪状”,指斥“袁世凯想当皇帝,以及专制党之想拥护袁世凯当皇帝”,袁已变成“国民公敌”。历史学家固然不必因袁世凯帝制自为而否定其促成清廷退位的作用,也不要以为戴季陶代表了正确的社会发展之路。历史发展的道路是曲折复杂的,各色人等为善为恶,各有各的存在价值。袁世凯及其集团的素质,是在中国的环境中养成的,不能说变就变。问题在于,革命党人多数闭目塞听,或见怪不怪,没有像戴季陶那样迅速地作出清晰明快的判断。戴季陶批袁勇气可嘉,却没有回答袁何以能够如此?此时,他还缺乏对中国社会历史生活复杂性、矛盾性的深层次认识和完善的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地位的变化,他貌似成熟却更加落伍,很快就没有能力适应中国发展的需要,放弃了对民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