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得到主动发展呢?新课标指出:数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经过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即: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线索、激发学习兴趣、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自主而有意义的学习。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情境,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唤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去感受、去经历,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问题情境、探索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多变情境等。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数学从根本上讲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是数学的生命,没有问题数学就失去了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趣味性的问题,出现美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向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生动活泼的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头脑活动起来,教师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除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外,还可创设更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分,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分。如此重复下去,第43次后所有纸的高度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5000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又很好奇,很快就谈论开了。此时教师指出这个问题需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
又如,讲“圆的基本性质”一节时,为了引出圆的定义,教师可出示多媒体画面,在一公路上行驶的有自行车、手推车、汽车。接着提问让同学们思考讨论:(1)这些车的轮子为什么要做成圆形?(2)圆形在滚动中为什么没有高低现象:(3)你会画圆吗?围绕上述几个问题学生讨论十足,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问题很快得到解答,教师随后结合画图给出圆的定义,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探求圆的性质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或者具有悬念的生活素材,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二、探索情境的创设
教师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创新,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
例如,讲“过直线上一点作垂线”时,可复习画一个锐角、直角、钝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再提问“若这个角是平角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新问题就是作一个平角的平分线,学生很快掌握了作图方法,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在“截一几何体”的课堂教学拓展训练中,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探索情境:如果用一平面截掉长方体的一个角,剩下的几何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学生纷纷切起了自己几何体(正方体、长方体),说出了多种答案,有的同学还争了起来。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最后归纳出完整的答案:当截面不过顶点时,有10个顶点、15条棱、7个面;当截面过一个顶点时,有9个顶点、14条棱、7个面;截面过两个顶点时,剩下的几何体有8个顶点、13条棱、7个面;截面过三个顶点时,剩下的几何体有7个顶点、12条棱、7个面。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浓厚,合作交流的气氛活跃。并经历了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尝试解决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创设探究性情境,教师应精心设计让学生探究的问题,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诱导学生去猜测、尝试、实验、发现。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学习内容进入“愤悱”状态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教材,设计出不同的探究情境,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跳起来摘桃子”。
三、活动情境的创设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作为教师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
例如在讲“多项式乘法”时,可叫学生准备三种卡片。一种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若干张,另一种是边长为b的正方形若干张,再一种是长为a,宽为b的矩形若干张。叫同学们设法拼一个大矩形,使长为2a+b,宽为a+2b,看三种卡片各用几张,最后利用面积得(2a+b)(a+2b)=2a2+5ab+2b2的真正意义,体会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进而也可探求乘法,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故事情境的创设
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可选择相关故事或片段,让学生愉快地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丰富数学知识的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本人是通过先讲著名的数学家韦达发现这一定理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问:一百多年前外国人能发现这个定理,我们中国人不行吗?今天我们也来过一回发现定理的瘾吧!接着教师出示几个例子,计算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后引导学生观察与三个系数有什么关系?大家动脑动手很快就发现了规律,掌握了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