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陆暘在餐馆传菜。
张小东每天吃得都很简单。
项检(右一)和盲父(右二)住在一间土坯房里。 均为资料照片
正是看动画片的年纪,在家却没看过电视,但捡过垃圾;在学校食堂没打过荤菜,一天生活费不超过4元,有一个最简单的梦——让家里每个人拥有自己的床。
他们都是“90后”,今年自强不息考上大学,却为学费犯愁。
熊陆暘(理科634分):
考上本硕博连读
餐馆传菜挣学费
十堰一中的熊陆暘今年考取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8年制)本硕博连读班,但他家境贫困,父母身患疾病无钱住院治疗。为筹集学费,小熊到餐馆当传菜员。昨日,记者连线到他的父亲熊家新。
熊家新身体不大好,在十堰城区一家酒店做门卫。小熊的母亲在区环卫所做临时工。小熊的姐姐熊晓跃在华中师范大学读大三,进入大学后一直做兼职,每年都拿奖学金,生活费基本自理。为供两个孩子读书,父母省吃俭用。熊家新说:“有一次我发病,只得去医院做胸透,花了100多元钱,心疼得不得了。”小熊的母亲扫马路5年多了,每天凌晨5时起床,一直忙到晚上才回家。她说:“要不是有风湿病,我就去餐馆洗碗,工资比扫马路高些。”
经人介绍,熊陆暘在当地五堰东山路的“成都名小吃”餐馆当传菜员,每天从上午11时30分工作到晚上9时,月工资750元。店里每天下午2时多才吃午饭,晚饭安排在下班后。为赶回家的公交车,他下班后只能饿着肚子回家。
熊家新说,孩子1年学费是5850元,尽管全家努力,但还没能凑够。
张小东(理科613分):
高中生活费
一天三块七
张小东是十堰一中“阳光班”学生,已被武汉大学水利类专业录取。家里还有个姐姐也在上大学,父母仅靠打零工维持全家生活。
高考结束后,张小东不能再住校了,家里只好将20多平方米的租住房换租成40多平方米的。他这才有了自己的床。
上高中时,学校免了他的学费,每个月还发给他200元,其中150元充在饭卡上,50元为现金。一拿到钱,他就交给妈妈。他对每天的花销严格控制:早饭1个馒头加1碗稀饭1.1元,中午2两饭加炒土豆片1.5元,晚上1碗面1.1元,1天合计3.7元。
他说,最大的心愿是不愿看见父母为了他们姐弟那么劳累。妈妈曾到丹江口市一家编织袋厂工作,编1000个编织袋才得1.8元钱;时间长了,妈妈直喊脖子疼,他很心疼。
项检(文科557分):
盲父找工作
为他筹学费
项检毕业于十堰一中,已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民商法方向)专业录取。记者昨日拨通他的大姑父潘先生的电话,他正赶往十堰市慈善总会填表,为项检的学费争取社会帮助。
潘先生介绍,项检和爷爷、奶奶、盲人父亲一家四口,挤在当地花果街办花果村一组项家湾的一间土坯房里。一家人全靠两个姑姑接济,全家的电器只有1台洗衣机,1个月电费只花5元钱。项检从小就跟爷爷、奶奶一起到附近厂房里捡废品。到了上学年龄,家里卖了仅有的几头羊供他上小学。
现在,一家人正为项检的学费犯愁。项检的父亲项昌军全盲,半个月前找到十堰市残联学盲人按摩,要给儿子攒学费。项检前几天开始做家教,说得最多的就是“靠自己”。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