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1)内容与追求有关即可。
(2)文体不限。
(3)表达方式不限,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可描写,可选用一种或几种表达方式。
话题分析
人人都有追求,而追求也是千差万别,可以写自己的追求,也可写他人的追求。可以以自身的生活为话题,也可在别人的活动中表现自己对追求的看法。可以在历史长河中纵横,也可在个人的理想之中探寻。从文体上看,可写成散文,可写成微型小说,也可写成议论文。文中应写出自己对追求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青春气息。
佳作示范
李正宇
当创世主无力完成他的巨作时,他便赐予人类一种禀赋去继续创世。人类有了这种禀赋,创造的业绩却震惊了创世之神。这种禀赋就是“追求”。
从第一个猿人用羡慕的眼光望着天上的小鸟到航天飞机冲破地球的引力;从西周奴隶们“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的呼号到飘扬在祖国的天宇。追求,这一人类理性和感性的结晶,导演了多少令人神往的历史话剧,建立了多少彪炳古今的功勋,它是通向真理高峰的阶梯,它是步入成功殿堂的门径。
人类应当以追求而自豪!
但是有人借口“时不我予,势随时变”,而轻易抛弃自己的追求。他却不知,追求有如醇酒,时间愈长,其香愈浓。只有经时间之砥的磨砺,追求才能放射绚烂的光芒。同样作为追求的中共一大代表,、张国焘等劫夭折于时间的海洋中。而历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何叔衡、、王烬美的追求的正确性,虽然他们三人都未能活着看到其追求实现,但历史也同样肯定他们的追求的价值和意义的永恒。
也有人说:人处逆境,不允许有超越它的追求,而元帅在被敌军围困似铁桶的梅岭,仍赋诗表达自己的追求:“旌旗十万斩阎罗”、“人间尽开自由花”。哥伦布众叛亲离,粮尽水绝地漂泊在汪洋大海中,仍坚持不懈地追求,以至发现美洲新大陆。司马迁受酷刑进牢狱,仍怀着对古代历史文化的执著追求,终于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还有人说,我非伟人,我的追求不会有辉煌的结果。诚然,伟人有伟大的追求,而伟大的追求并非仅存伟人心中。、时传祥、张海迪、陈章良……都不是伟人,而他们的追求不也同样伟大吗?
所以,天天是追求之时,处处是追求之地,人人是追求之人。当人的汗淌干了,血流尽了,热情丧失了,生命停止了,才没有追求。而我们——活着的人,就应沿着追求之路奋进!
简评
破立结合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色。
作者先高屋建瓴,从人类历史发展、科技发展的角度,提出有追求才能创造、才能步入成功殿堂的论断。然后,以“有人借口”、“也有人说”、“还有人说”摆出三种异议,一一予以驳斥。前面三段是“立”;驳斥三种异议的三段则是“破”,破中又有立。作者广征博引,选择典型材料、名言警句,正反对比,使驳诘显示出雄辩的力量。末尾仿陶行知《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排比作结,有意蕴,有气势,有深度。
陕西 考生
娘:
您身体还好吧?家中的一切还顺利吗?
儿子今天终于走进了神圣的考场,带着激动与兴奋。儿子当初走出村庄踏上了进城的汽车,城里的男孩子个个英俊潇洒,女孩更是妩媚漂亮。我一身带着草味的衣衫,还有那蹩脚的普通话和娘纳的“千层底”无一不在昭示着我与黄土地的缘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娘,我一直在寻找着一个答案。当表哥骑着崭亮的摩托车劝我经商时,我在想这个答案;当望着你双鬓的白发时,我在想这个答案;当看到父亲佝偻的腰身时,我还在想这个答案。活着——你究竟能给我多少答案呢?
人生或灿然如菊,或寂寞一生,其实都是一种绽放。正如温室中的盆花永远经受不住狂风暴雨的考验一样,真正的英雄是绝不会甘于安逸享乐、平庸无味的生活的。娘,表哥说活着就是要有钱,有了钱就有了幸福的生活。我不否认表哥的这种人生观,然而,活着的真谛绝非金钱这一个含义。答案是非常丰富的,对我来说无悔的追求就是这其中的一个答案。
当我踏着“千层底”走进教室时,一双双眼睛中充满了高傲的神气。娘,儿子宁愿留着清汤挂面式的头发,儿子有自己的追求,别人的目光怎能改变我的方向!世界中千变万化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有着不同的答案。村中的同龄人说我傻,说我上学既交学费又不能挣钱,还不如打工、经商过得潇洒。但是,从我的人生观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我的人生观就是追求。
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他们从钱的角度看,我是在浪费钱,我是在浪费青春;我从知识、从修养的角度看,我是在珍惜青春,我是在努力追求。所以说,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曾记得在暑假,我叩响了一扇扇门想挣些钱来交学费。在接触的这些人中,他们的性格迥异,有人说我:好小子,有志气,人穷志坚啊!而有些人却讥笑道:穷小子,还想考大学!娘,可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
娘,每当儿子受到欺负时,儿子就想起您烈日下播种的身影,父亲扶犁时佝偻着的腰,还有那负重前行的老牛。每当这时,我就想儿子与父亲绝不是简单的生命延续,儿子有自己的方向。
娘,尽管对于“活着”二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到的结论也不相同,而儿子却有自己的答案。
祝身体健康!
儿:某某
7月7日
简评:本文采用家信的形式谈论人生的价值,谈论人为什么活着。这封家信写得很动情,很诚挚。作为黄土地上“穷小子”的“我”,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面对打工、经商种种不同的活法,面对贫困的家境,不为经济利益驱动,而坚持求学,坚持无悔的追求,坚持自己的答案。“我”的认识是正确的、深刻的。家信由寻求答案到确认自己的答案,思路明晰。“千层底”布鞋,父母烈日下播种扶犁的身影,“我”叩响一扇扇门想挣钱交学费等细节,增强了书信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