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为了“不教”。学会学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个人认为:综合模式下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最好使学生在领悟和综合思考后能自发地、创造性地选择一定策略,进行创造性学习和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学生学习生物的差异主要问题不是智力,而是学习策略的差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个人情况,创造性地采用适合个人的策略,往往会轻松、高效地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这一点被学生的学习结果证实。就此我谈一下个人对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策略指导内容和通常做法。
1、存在生物学习策略意识必要性的态度指导。
态度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对教师策略指导的认同和内化的态度,对策略领悟投入的积极性态度,都影响到策略指导的效果。学生只有投入积极的态度,才能领悟教师的指导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态度问题,学生的意识、行为的表现相当滞后,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使有效的策略指导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而且学生在寻找不到有效方法的情况之下,表现出盲目的、低效的、消极的学习。因此,教师对学生必须进行相关的学习策略存在必要性的态度加以指导和经常的暗示。当然这里的一切所做不能是“空对空”的说教,必须落到实处。教师需挖掘生物学中的一切闪光点,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这可以通过貌似复杂的情景问题的解决来加以积极诱导得到证实。例:2000年江苏省3+x理科综合中关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的选择题。教师通过针对此题的解决策略的展示,可以暗示学生采用一定策略对学习和解决问题确实实用。加强学生的生物学习策略意识存在必要性的态度意识。
2、生物学习策略指导的内容及实例:
2、1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策略
处理、加工信息,这是一个学生必须学会基本的学习技能。学习过程可以讲是一个不断处理信息、形成知识网络、并用来处理问题的内化过程。学生一旦学会一定方法将能做到终生学习,终生受益。
目前学生生物学习的信息来源我个人认为有两个:(1)课本知识信息(2)现实生活中不断发展的生产、生活、科技等生物信息(其通过多种媒体传播)。而后者通过学生的收集和一些实践活动获得,或教师替代性介绍获得。我认为后者是对课本信息的一种延伸,可以作为课本知识考察的信息背景。按照目前高考的模式和发展趋势,课本信息,以及与课本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现实生活中不断发展的生产、生活、科技信息是最基本的生物知识信息。此处以课本中细胞分裂为例着重介绍该体系知识信息处理的学习方法指导。
①信息提取指导: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分析知识及知识结构特点,寻找主干信息和最佳突破方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领悟本知识是一个过程性知识,利用分析过程的方法进行加工、掌握。掌握过程中每一步的发生情况,提取变化的主线。学生在教师有目的引导下阅读,去发现细胞分裂最根本的东西是染色体的有规律的变化。诱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索微观变化。众所周知染色体变化是本内容的突破口。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是细胞分裂内在规律,把握此内容,其实细胞分裂业已无大难点了。
②信息处理方法:将抽象内容转变具体化的形象。教师一般通过利用课件或一些常规直观教具加以突破。至于课件,我认为对教师来说,一般采用网上或购买拿来,更多精力应在研究教学上。网上的一般都是由生物任课教师专业制作,较好,可以直接利用。增加直观性是生物教学中常采用的。但是利用课件直观教学,我认为这一步充其量只是信息的输入,教师的意识在其中起着一定强制作用。即使马上让学生回答有些问题,回答正确,充其量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和一定的及时思维能力,是短时记忆在作用。还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有没有真正内化不知道。众所周知:信息只有经过加工处理,并通过加工者以一定形式正确表达出来,才能说明真正掌握,有利于长期掌握。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并加工正确,再有教师的激励、表扬,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良性循环后学生会知道如何通过一定形式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教是为了不教。学习能力固然是教不出来的,但可以通过教师的诱导,指引,以一定的方式和形式加以培养。如细胞分裂的教学中,除了采用直观教学外,引导学生的以一定形式加工信息,并得以反馈显得很重要。我采用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一定语言表达出来,并且用最简单的简笔画画出细胞分裂过程,即用线条长短、粗细代表染色体和染色质加以描绘,采用双重编码。会说,一定程度上代表掌握。并会画,说明已内化。通过利用自己已知或已有的生活经验中一些现象的比喻,或生活中事例来理解课本知识,将之表达出来,通过内省、反思学习;用正确的图像表达内容,是用最简洁的方法,检查学生细胞分裂是否掌握的一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下的对信息的主动积极地处理。此处暗示了学生一种方法,如何编码处理信息,促进掌握,加强记忆。
2、2 相关生物学习的认知策略,解决问题策略指导。
生物的教与学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简单化、直接化,并且理清学习的要点。
①分析学习材料的性质的策略指导。
这一点很重要,实质上是分析了学习结果即任务分析。学生一旦知道了学习结果,高中学生就会自动生成相应的学习策略。或者会产生对策略选择的内需,学习主动性会积极产生。此时,教师加以一定方法指导,易起到长效作用。正面的影响学生将来学习,达到正迁移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例如:光合作用,属于生理过程性知识。此问题一般只需分析其变化的具体内容(物质、能量的变化)、场所、影响因素等。相同的性质内容的学习依此类推,触类旁通,方法得以迁移。
②及时扫清学习障碍的策略指导。
学习过程中,对相应学习信息获取过程中把握主干知识的同时,必然会遇到一些阻碍信息提取、处理的障碍。影响学生进一步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内驱力。教师应指导学生突破障碍方法。通过先行组织者的变通演示,教会学生如何突破学习困难。当然,实际问题的设置必然隐藏着一些未知或已知但未及时被提取出来的一些信息。如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质)的相关内容:染色体、染色质的关系、成分、染色体(质)的数量、染色体(质)与dna 的关系、染色单体的问题、细胞分裂中主要变化(染色体的变化,其隐藏在复杂的一些变化中)等。这些问题的首先突破有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教师通过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加以解决,难道不是一个扫清学习障碍的学习方法的暗示吗?
③生物学科的常规思维方法指导和思想的提炼各门学科有着其本身的科学研究方法、思维技巧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其的提炼并加以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很多问题。例:燕麦向光实验(物质→结构→功能及其反推,对照)。其他实验原则还有科学性、模拟性等原则等。当然生物学中还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结构与功能统一、生理现象有其物质基础等思想。这些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生物学习策略指导的反馈。
如何知道学生学习策略掌握情况呢?是一个不容易说清问题。我一般通过相同内容学习时学生的表现(即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提出相关学习要求、策略)加以反馈和强化;或通过教师自编习题的训练、评讲加以巩固、深化、延伸(具体参考2001年《中学生物教学》杂志中本人撰写的“高三生物复习习题编制的思考”一文。)
4、教师对生物学习策略指导的教学反思。
①生物学习策略指导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两者不是对立关系,互相促进。应该说:策略指导是有利于能力培养,是一个有效的而且高效的捷径。与当今社会对学生的培养就教师的教学要求一致。能力培养包含策略要求,学习能力提高是学习策略的最终目标。两者不可割裂。
②策略指导教学与基础知识教学的关系。
策略指导的教学不能虚化,应落到实处。策略指导教学是建立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知识的教学是策略指导教学的载体,一切策略指导教学必须是从基础知识内容教学中加以提炼、扩展、运用、巩固。
③研究性课程的策略与常规课程策略指导的异同
两者对生物学的一些常规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是相同的。前者更注重探究性指导、后者注重知识的习得。两者在现在的生物教学中必须加以结合,搞好生物教学。当然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更新,应以社会要求为己任。
④教师如何高效、踏实地进行指导。
指导、反馈及时进行;巩固、发展、延伸及时强化;在一定教学载体实施中加以提炼、归纳、总结;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成功体验中加以升华。挖掘一切教学机会进行指导是高效、踏实指导主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