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榜样的典型走出去传授经验。与作为学习者上门求艺、探宝的“取经”相对。有省市地区、系统行政领导组织、安排的和一对一邀请两种情况。
这与为了在幅员辽阔的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一元化统治,使的意志、政策,通过“抓典型”、“树样板”、“以点带面”层层贯彻下去有关。
大凡要抓一项工作、展开一个什么运动,总要在当地寻找典型,派工作班子(由书记带队)“蹲点”,抓住不放,形成关于运动的目标、对象、发展阶段、措施、验收……等一整套比较规范的政策规定和实施细则。推广时也要先在当地找若干个点(单位、地区)试点,把上级的政策规定、普遍经验具体化,以适应当地的实际。以便就近学习。这被“抓”出的典型、树起的样板,到需要指导的地方,介绍经验、示范工作,就叫“传经送宝”。
这一方面是为了落实精神不走样,在各方面条件悬殊很大的不同地区,要针对实际情况变通执行,试点抓典型,就是为了保证严格掌握一个统一的尺度。另一方面,由于的方针政策带有全局性,与普遍性相适应表达上必然有一定程度的概括抽象;而干部队伍文化水平不高,易于接受直观的样板,方便执行者参照实施,“依样葫芦画瓢”。
一般说来,“取经”多于“传经送宝”。原因在于,取经是一对多,传经送宝是一对一。对样板、典型而言,取经的效率要比传经送宝高。但传经送宝者只需安心传授经验,接受学习者的款待、欢呼,就不象接受取经那样,还得替上门取经者张罗吃、住等接待工作,赔本赚吆喝了(先进典型的已成规模的高额招待费也有财政拨款托底)。
在先进典型资源相对稀缺情况下,虽说官方意识形态要求受邀方(荣誉的享有者)有义务传授革命真经,受邀方应付、接待都应接不暇、左支右绌,能够答应邀请方上门是很给面子的(或者是双方有交情,或者是上级交办不得不应承,或者是得买居间的朋友的面子)——因为受邀方的名气已经足够大,不需要人抬轿子了。况且传经送宝是纯粹义务性质,分文不收讲课费。从习惯上说,比起传经送宝,坐等上门的主家面子更足、更大,机会成本也较小,所以传经送宝的话语本身就含有纡尊俯就、无私奉献的意思。
后来这个具有工作方法的特殊涵义的术语,演变、泛化成了一般的客套话,用于主人(单位)接待客人时委婉地恭维对方。类似“蓬荜增辉”。说者和听者都心里有数,不一定真的就是传经送宝。
2000年代仍有人把它作为“传授经验”的代词,不过其固有的色彩已经稀薄到若有若无。只有过来人才知道它的出处,听着会心一笑。
(参考资料:本报通讯员《三次取经》,《》1972.01.05;龚修文《浩劫 指鹿为马》,“鹤岗视窗” http://www.hg0468.com/dajiawenjih17.htm)
词语:传经送宝
2019-09-25 06:21:11
相关推荐
- 学科网挑错建议群主题任务活动第七期获奖公告 2019-12-03 08:05:55
- 江苏省江都市邵伯镇中学 2019-11-08 15:08:35
- 考前必看:作文拟题技巧与标题300例 2019-01-21 10:49:25
- 化学平衡的移动 2019-12-07 09:44:16
- 每日时事:2015年10月11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2019-11-21 14: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