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与智慧的化身:中国古代美男扫描(图)

2019-10-17 11:27:30

  卓绝汉代的辞赋家——司马相如

电视剧《凤求凰》中焦恩俊扮演的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8),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字长卿,小名犬子,因仰慕战国时期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及忠君为国的人格魅力,认为好男儿自当有美名,遂更名为相如。司马相如雄踞西汉文坛赋体大家之首,其代表作《子虚赋》和《天子游猎赋》更是为汉代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他赢得了“西汉文章两司马”(另一司马为司马迁)的殊荣。文人的气质再加上天性的桀骜,使其一生充满了浪漫的传奇色彩。

  小相如禀赋异常,学语即能识“马”字。司马老爷是一位饱读诗书之人,家中藏书甚多,自从家中有了个咿呀学语的小相如,他更是视这些典籍如宝贝,经常把小相如放在书架前,郑重其事地对儿子介绍这些书简,并不时给儿子读几个字。终于,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了。在一个看似平常的上午,司马老爷照例带儿子来到书房,并在他面前展开了一片竹简,指着上面的字让儿子看。不知道是不是先前的早期教育奏效了,忽然,小相如紧紧盯着其中一个字,用手指着喃喃地说“马——马——”,等欣喜若狂的司马老爷再三确定那真是篆文“马”字时,小相如的聪慧也传遍了左邻右舍。

  自从小相如识读出“马”字后,司马老爷就给他开蒙,教他识字读书。由于年少颖慧,小相如对教给他的字学得快,记得牢,过目不忘,再加上勤奋好学,他进步飞快。几度春去春又来,相如渐渐长大,不仅能识字,还很快就由字到句、由句成篇、由篇为章,诵读自如,有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等他长到十六七岁的时候,已是诗书满腹,下笔成章,并对文字之形与音义尤有兴趣,成为当时成都闻名遐迩的小才子。

  司马相如的才气不仅表现在读诗作文上,其琴艺也是十分了得。悠悠琴声,可以陶冶性情,拥有好的琴艺是当时很多文人追求的素养之一。司马相如从小开始习琴,琴艺日臻纯熟,令人有余音绕梁之感。其后在与卓文君的相恋中,琴艺也曾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古代名琴有四,为号钟、绕梁、绿绮及焦尾。相如所用琴名为“绿绮”,为梁孝王所赠,是传说中最优秀的琴之一。“绿绮”通体墨绿,晶莹闪亮,抚之温润光滑,精妙绝伦。此琴在手,相如如虎添翼,弹奏的琴音时而悲凉激越,时而哀婉动听,令听者心驰神往!

  虽然读书和弹琴,培养了相如的远大志向和高雅情操,但他觉得仅仅是这样还不够。拥有一副强健的身体,一身好剑术,再加上饱读书籍,才能无敌于天下。相如学剑非仅为强身,他还要学习他所钦佩的侠士仗义和敢作敢为,把侠士精神和文人风范融合一体。为了这个目标,他跟着父亲学习击剑,每天早上手拿青光闪闪的利剑,迎风舞动,任红色蜀锦做成的剑穗上下翻飞,在晨光中熠熠生辉。相如舞剑,看似轻柔飘逸,实际上威风八面,势不可当,展现了文人威武的另一面。

  文武兼修,是难得的品质,反映了司马相如作为文人的一种积极进取和要求不断完善自己的精神;文武兼擅,是最高境界,体现了中国文人容纳百川的情怀和完美追求。

  “雄姿英发”——周瑜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洪宇宙饰演的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巢湖市庐江县)人,人称周郎,三国时代风云人物,一代英豪,风流倜傥,妇孺皆知。话说周瑜,在士大夫的笔端和乡野的闲谈中世代相传,古往今来的文史大家可谓是极尽描绘之能事,其生动形象早已是深入百姓心中;而在民间流传的版本也是众说纷纭,许多细节也成为人们日常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此笔者将向大家介绍和展示其被记载在文字上的丰富形象以及民间大众口头传播的多姿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以飨读者。

  浪花淘尽英雄三国两晋之时是中国最风流瑰丽的年代,特立独行的人比比皆是。刘劭《人物志》上定义英雄为“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按此标准周瑜肯定能称得上是英雄。那美男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既要有貌也要有才有德。翻开正史我们可以发现本传中的周瑜好像毫无缺点,确实是个完美之人。他是一个有德、有才、又有风度和朝气的人。周瑜人长得帅,是众多女孩子心中的白马王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算把人写活了,周郎潇洒英俊,小乔美丽迷人,苏轼微笑着夸赞这对英雄美人。杜牧在《赤壁》诗中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乔也成了曹操心慕的美人,到死也在觊觎着。

  周瑜的生平可由诸葛亮那篇假惺惺的祭文得知,其哀情虽假,内容却真:……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宏才,文武筹略;火攻强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

  不禁让人为之垂泪。

  周郎“容颜秀丽、姿质风流”,小乔是当世美人,与周郎堪称佳配。周瑜十分注重仪表,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他“青年有俊声”,少年得志,统领三军,南平长江,西治巴蜀;治军有度折服程普,力辩群臣宁战不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决胜千里的帅才;羽扇纶巾,轻袍缓带是儒士风范;狂吟舞剑,听弦歌而知雅意是名士风雅;时人无不知:“曲有误,周郎顾。”一曲《长河吟》如《广陵散》一般成为世间绝响。这样的人生还嫌不够精彩,又有小乔作为佳偶,琴瑟相合羡煞世人。周瑜与小乔是珠联璧合,时人皆将小乔之配于周瑜传为佳话,可以想见他们的幸福。拥有举世皆知的美妻,国之栋梁,军之明帅,可惜正当英年却寿终于三十六岁。小乔呢?花容月貌,寂寞空房又何等凄凉?可她仍是值得羡慕的,她毕竟有回忆,有他抚过的瑶琴,舞过的长剑,翻过的书卷,有整个国家陪同她一起悲哀,一并怀想。

  多情才子——唐玄宗

唐玄宗

  唐玄宗(685—762),名李隆基,世称唐明皇。他的一生前期励精图治,英明有为;后期纵欲荒政,昏庸出奇。

  抛开其帝王的身份不言,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多情才子。他善骑射、通音律、懂历象、喜文学,多才多艺。《旧唐书·本纪》称玄宗“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他的书法工整、字迹清晰、秀美多姿,在唐代书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梨园始祖唐玄宗李隆基幼年即喜爱歌舞。六岁时,他的祖母武则天在宫院里大摆盛筵欢宴群臣,他即席表演了歌舞节目《长命女》,精湛的表演,博得在座的皇亲国戚及群臣们的赞赏。李隆基继位后,选定了宫庭的一片梨园作为排练歌舞的场所,并且亲自在梨园教歌舞,这就是“梨园”的来历,后来戏剧界被称为“梨园”。唐玄宗在“梨园”戏班,非常喜欢扮演“丑角”,剧中凡有“丑角”可演,他总是很认真地登台上场。因他是一国之君,登台演出且扮演丑角,有失帝王威严,于是在演出时,特意在脸部挂上一个小白玉片儿以遮面。后来的丑角艺人在演戏时,就效法唐玄宗,在脸上勾画一个类似白玉片的白粉块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戏曲舞台上的丑角脸谱。因为唐玄宗爱演丑角,旧戏班里的人们对扮演丑角的艺人特别推崇,“丑角”在梨园有特殊的身份与地位。据梨园名宿和老前辈传说:“过去戏班里的演员,无论你唱得再好,演技再高,在班子里的地位也是老二,惟有唱丑角的演员才算老一,因为尊“丑”就是尊皇帝。”

  唐玄宗是一位天才的戏曲家,他首创了用鼓(就是现在的鞭鼓)来指挥其他乐器,每逢梨园戏班排练剧目,唐玄宗亲自鼓板。以后戏班子在演出时鼓师坐的地方叫做“九龙口”,即来源于此。旧戏班里装有黄蟒袍、官衣、道袍、王帽、凤冠、九龙冠、圣旨、笏板、尚方宝剑等道具的箱子,是不能随便坐的,惟有丑角演员敢坐。丑角演员在后台可以随意坐立,但其他演职人员都要按章行事。在演戏前,只有丑角演员勾画脸谱后,其他演员才能化妆及勾脸。在赶庙会唱戏时,戏班子先要敬“神”,大家都要磕头跪拜,但是唱“丑”的演员,无论年龄大小,男女老少,资历高低,都可以不鞠躬、不作揖、不磕头。这些规矩,皆因唐玄宗的缘故。历史上戏曲艺人都把唐玄宗尊为祖师,演丑行的艺人更把唐玄宗尊为始祖。有许多戏楼、戏台、剧场及演戏场所的后台都供有唐玄宗的泥塑或木雕金像,还有一些唱丑的演员家里也敬有唐玄宗的牌位与塑像。旧时,演员们在演出之前和下场之后,包括鼓师和乐队的所有伴奏员及在后台的舞美服务人员,都要对着祖师爷唐玄宗的塑像行礼、作揖,丑角演员还要单独磕头跪拜,来感谢始祖给他们带来的身份与地位。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文学家。因生于寅年寅月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有俊才,博雅多识,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满腹文才,诗文书画,无不精工。十六岁考中秀才,二十九岁考中解元,世称“唐解元”。为人放荡不羁,风流飘逸,心胸豁达,素好游山玩水。

  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已经成为文坛风流佳话,民间也流传很广。

  话还得从他偶遇华府的婢女秋香说起。唐伯虎应文徵明和祝枝山(吴中才子)相邀来游虎丘,恰好华府华夫人率婢仆来吴中进香,唐伯虎看见华府众人中有一位婢女风姿明丽,秀逸绝尘,唐伯虎为之心动,不由自主地尾随到一寺庙。等华府众人走进殿堂,施礼拜佛的时候,唐伯虎也随着屈膝跪在那小婢女的旁边,那小婢女无意中将一绢帕遗在地上,被伯虎拾得。当华府的人来到虎丘时,伯虎在一山石旁又遇到那小婢女,便将绢帕还给她,婢女拿着绢帕看着这个书生,嫣然一笑。当华府一行游罢虎丘回到船上时,唐伯虎也雇来一条小船相随。船行途中,秋香把船中积水往外泼的时候,正好泼在唐伯虎的身上,秋香为示歉意又向唐伯虎嫣然一笑。船到无锡,华府的人上了岸,唐伯虎也急忙追去,在华府门前秋香看见唐伯虎还傻里傻气地追来,又嫣然一笑后走进门去,至此,唐伯虎已获得心中美人的三笑。

  为了进一步追求秋香,他卖身到华府为奴,改名华安,在华府他是书童,终日伴公子华文和华武读书,可是华学士的两个儿子实在是不成器。有一天华太师带了两个儿子,还有教师爷和一群奴仆去春游,游兴正浓的他想顺便测试一下儿子的学业情况。看见园里到处是蒲叶、桃树和葡萄,他便随口吟出上联来: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谁知这华文华武兄弟俩是一对活宝,自然是张口结舌,对不出来。那教师爷是奉承的高手,平日只知溜须拍马,他见自己的学生对不出来,马上恭维说:“太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才盖世无双,这上联虽然是信手拈来,但是这是“绝对”,蒲叶和桃叶的谐音组成葡萄叶,草本木本又指出了它的科目,这实在是一副绝联,任何人都无法应对,佩服!佩服!”

  唐伯虎听了独自在那里哂笑,华太师得到教师爷的恭维,正在沾沾自喜,看见华安哂笑,勃然大怒道:“大胆的奴才!你为何哂笑?难道你能对出此联?”伯虎立即说道:“让奴才斗胆一试!”

  他边走边观花园里的景致,目光不时停在两旁的花丛中,哦!有下联了,他随口应道:“梅花桂花玫瑰花……”,但念到此一时卡住了。此时伯虎看见自己心仪的姑娘秋香和另一个名叫春香的丫头站在华太师身旁,情急智生于是脱口而出道:“春香秋香!”

  华太师点头赞道:“梅花桂花的谐音是玫瑰花,春香秋香又指出它们开花季节,‘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对得好,对得好呀!华安!回去可领奖赏!”

  华太师看着自己愚昧的儿子感叹道:“鸡冠花未放!”华安向那教师爷瞟了一眼,讽刺答道:“狗尾草先生!”

  从此,华太师就对华安刮目相看了,从交谈中,知他很有学问,但是总以为他真的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哪里想到他却是一代名人,为了秋香姑娘,卖身为奴,做出这样的荒唐事来,从此华安就代替了教师爷的地位,由于得到唐伯虎的得力调教,华文、华武后来大有长进,也双双中了举,华太师为了报答华安,允许他自选一个丫头为妻,于是唐伯虎就选了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