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
所谓“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时给他们的先人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帝王生前死后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的姓名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朝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两代的王,习惯上就是以庙号相称的,如夏朝的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他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被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