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科学备考研讨会(语文)

2019-12-09 10:54:51

2006年高考备考提要
语文学科撰稿人:北京市特级教师王大绩
作为母语,形象些说,高考语文考查的无非是——一枝一叶一盆土,一词一句一份题。
高考语文试题是以能力立意的试题。试题包含着一定的知识因素:有些题目知识因素重些、直接外显些;有些题目知识因素轻些、间接内敛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高考语文试题改革,脱离课本,课堂所学不再以纯知识的形态见于试题,试题转化为以能力立意。2006年乃至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应该继续这一总体方向。
在某种认识中,“知识”和“能力”被人为地对立起来,似乎有了知识要求,就是死记硬背,就会限制发散思维,就会桎梏能力成长。其实,知识与能力是不能割裂的。各个学科,从数学到外语,从物理到历史,学生正是在特定的知识体系上循序渐进,获取必要的知识,同时提高相应能力,进而形成某种专业思维方法的。也正因为此,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和求学心态的氛围里,这些学科成为了强势科目。语文的情况则比较复杂。
作为母语,语文有它的特殊性。语文知识有两个范畴:一是语言积淀,例如识记若干汉字,背诵一首古诗;二是专业知识,例如明了这个汉字的结构,这首古诗的作者和风格。前者不具备严密的体系,却与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后者有较严密的体系,基本属于对语言或文学现象的梳理和解释,在大学专业学习中不可或缺。因为中学语文听、说、读、写等能力提高所依托的知识积淀,不具备循序渐进的体系,所以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和求学心态的氛围里,语文学科沦落为弱势科目。
《考试大纲》罗列的各项内容,实质上只是能力考查的切入点、依托和表现形式。但是,正因为现行“大纲”开列的考试内容,是在能力外衣包裹下的知识体系,内核依然是枝叶婆娑的“知识树”,所以,在多数课堂上和复习资料里,语文的备考复习,仍然陷于知识点的逐一落实,仍然不能致力于语文素质的根本提升。有些课堂、有些复习资料,和还要把“大纲”开列的内容进一步细密化、复杂化。探寻信息,猜测试题仍然牵动着备考复习的神经。把鲜活的语文能力,僵化为一个个知识点、一条条知识线,一张张知识网络,是一种思维的懒惰。恰好适应应试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心理期待,因此具有相当危害。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语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知识的梳理和解释不能说完全没必要,但若冲击、取代语言积淀,淡化、影响对语言的感知,就是弊大于利了。我们的主张是:从繁琐、被动的备考思路中解放出来。实事求是地认清语文高考知识要素和能力要素的实质,并清晰地划分高考语文科涉及的知识因素与能力因素,进而明确评价、鉴赏、审美、价值观形成和表现的基础。才能在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轨道上推进语文备考复习,建立备考实效,提高备考效率,优化备考效果,使高考语文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动力;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考中的“自觉意识”。当然,在中学语文学科里,知识和能力又不能截然分开。知识不是僵死的,仍以应用的形式体现,能力也不能没有知识的依托。这里是以其侧重面做的模糊划分。
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直接知识因素,包括四个层面,八个要点。㈠汉字层面:⑴汉字字音、⑵汉字字形;㈡词语层面:⑶近义词语、⑷成语熟语;㈢文言层面:⑸文言实词、⑹文言虚词;㈣其他层面:⑺名句名篇、⑻其他知识。
⑴汉字字音,不考难字,考查的是使用中的读音辨别:
①考查重点为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及其他习惯性误读字;
②平时课内、课外语文学习中注意,形成普通话读音的扎实知识积累;
③平时教学中要注意习惯性和方言性的误读字,有针对性地查补漏洞;
④备考复习中进一步检查积累,圈定重点范围,解决个性化误读问题。
⑵汉字字形,不考难字,考查的是使用中的字形辨识:
①考查重点为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及其他习惯性别字;
②平时课内、课外语文学习中注意,形成扎实的知识积累;
③平时教学中要注意习惯性错别字,有针对性地查补漏洞;
④备考复习中进一步检查积累,圈定重点范围,快速判断。
⑶近义词语,知识是能力的考查的基础:
①考查重点为近义实词,大多是在相异语素上体现词义的差异;
②也考查某些近义的副词(相异语素)、关联词语(逻辑关系);
③平时课内、课外语文学习中注意体会,形成扎实的知识积累;
④备考复习中进一步检查积累,瞄准相异语素,进行归类总结。
⑷成语熟语,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更大一些:
①考查重点为成语,多是较常用的成语,少有过于浅白或艰偏的;
②也考查某些常用的熟语,包括俗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等;
③平时课内、课外语文学习中注意积累,建立起丰富的知识积累;
④备考复习中进一步检查积累,纠正望文生义、偏解语素等毛病。
⑸文言实词,作为文言文阅读第一要素,知识积累相当重要:
①考查范围为常见文言实词,即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或其他名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实词;
②考查重点为古今词义有差异又有关联的部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
③既考查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又考查结合文意理解的能力,知识积累与能力提高并重。
⑹文言虚词,作为文言文阅读另一要素,知识积累要另辟蹊径:
①考查范围为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②考查重点是十八个文言虚词中一般用法中比较特殊的那些用法;
③学习和复习的重点不是罗列虚词知识,而是结合理解相关文意。
⑺名句名篇,各卷全考,分值增加:
①考查范围为教材要求背诵默写的内容;
②考查重点是古代诗文中的第一流名句;
③学习和复习中注意背默与熟读相结合;
④默写时注意校正容易写错的关键性字;
⑤背诵默写要自觉地与写作表达相结合。
⑻其他知识,或无须复习,或无法复习:
①考查的重点为词语的积累(无法复习)和文学常识(无须复习);
②平时语文学习中注意积累;备考复习和考场上要注意题目要求。
谈到语文高考所需要的能力,必须认识到它只是多维度的语文能力中的一个方面。是一种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积淀基础之上的基础性能力。这一母语掌握的基础性能力又是进行语文评价、鉴赏、审美活动以及价值观判断或展示的基础。
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又是与自觉意识紧密相关的。我们对语文备考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知识构建阶段、信息关注阶段、方法探求阶段、能力训练阶段和意识培养阶段。我们强调备考中的自觉意识,要用自觉意识取代种种自发、随意、盲目、散漫、教条等非自觉状况。备考中的自觉意识是一种“专业”意识,建立在对高考、试题和对考生认知实际切实把握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彻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备考中的自觉意识需要一种意识,一种眼光和能力,尤其需要一种思想的勇气;这样才能把关注点始终放在发现印证规律、强化对规律的把握上。如果我们具备了这种意识和专注,我们就有可能致力于同学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提升,用“确认、整合、发散”的能力线,贯穿《考试大纲》规定的各项内容,从而提高备考效率,优化备考效果。因为,这种指导思想下的备考,已经与同学语文素质——包括思维素质和语言素质——的提升融为一体。
我们所说的这个基础性语文能力体系的大致轮廓其实非常简约,示意如图示。
语文基础性能力体系
确认、整合及发散能力的综合——思维语言能力的统一 阅读——吸纳能力 依托形式——古代、现代诗文 语段语句
整篇诗文
写作——释放能力 表现形式——书面、规范汉语 片断文字
整篇文章
所谓“确认”,即是对一词一句(语素、词语、句子)的确切认知;所谓“整合”,即是对词句间关系(同级或不同级的)的准确把握;所谓“发散”,即是由认知语言向知能积累扩展(联想、想象、推断)。阅读吸纳,是由旧知到新知的过程;写作释放,则是由新知到旧知的过程。
高考语文试题中涉及的能力因素,包括三个层面,六个要点。㈠局部片段层面:⑴语句、语段、⑵语言表达;㈡古代诗文层面:⑶文言文阅读、⑷古诗歌鉴赏;㈢完整读写层面:⑸现代文阅读、⑹作文。
⑴语句、语段
①正确使用词语的自觉意识:确认近义词的相异语素,整合句内词语搭配关系;
②辨析病句的自觉意识:确认语句中的每一词语,整合词语、语句的组合关系;
③语句连贯的自觉意识:确认语段和选项的关键词语,整合语句间的合理关系;
④判断标点的自觉意识:确认词语语句的确切意义,整合词语语句准确的关系;
⑵语言表达
①发散性题目的自觉意识:确认题目和示例包含的确切要求,整合题目的确切要求指导构思,发散、调动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
②确切性题目的自觉意识:确认题目的要求和材料的词句,整合材料各部分语句间的关系。
⑶文言文阅读
①理解实词的自觉意识:确认文言实词的确切意义,整合与关键文句间的关系,发散到课内课外实词的积累;
②理解虚词的自觉意识:确认虚词前后词句的确切意义,整合文内与比照语句间的异同,
发散到课内课外一般虚词的积累;
③筛选信息的自觉意识:确认题目和选项关键词语,整合文内相关的关键语句;
④转述概括文意的自觉意识:确认选项转述、归纳的语句,整合文内相对应的关键语句;
⑤断句翻译的自觉意识:确认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整合词语间、词句间的关系,发散到现代词语、语句的表达。
⑷古诗歌鉴赏
①古诗鉴赏的自觉意识:确认诗眼——诗句中精炼传神的字,整合诗歌塑造的形象,创设的意境,发散到个人诗歌积累,理解思想感情。
⑸现代文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适应高考特定需要,以考查精读(信息阅读)能力立意的试题。现代文阅读的这种考查方式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高考试题改革以来思路最清晰、成效最显著的领域,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与考查方面跨世纪的突破,对语文教学、考试和科研都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引导的意义。
信息阅读要求以阅读者的知能积累为依托,以确认、整合为基本手段,准确获取文章中的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校正原有的认知积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想象、鉴赏的一种阅读方式。精读能力展示的双翼是:构建连通知能积累的思维通道(发散),使信息阅读获得最有效的依托。以确认、整合为基本手段,在此基础上实现阅读要求。
信息阅读是“确认、整合”的同义语,信息阅读的目的即是对文字做确认、整合的认知处理,此外再无其他目的;理解、分析、概括、鉴赏、评价,都建立在确认、整合的基础之上,都通过确认、整合的手段得到体现和展示。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综合性较强的试题。阅读的篇幅——确认、整合的语言单位较大;题目数量较多。在综合练习的同时,尤其在练习的初期,有必要作分解练习。分解练习的重点是词语、句子、句群的确认和整合。分解练习的阅读材料较短,主要是语段。可选自课内、课外的阅读材料,也可以分解改造高考试题的阅读文本。
高考阅读采用的文本,难度(新鲜信息比重)适当;文本往往经过加工,较之自然文本,思路更清晰、结构更规范,段与段、句与句、句与词、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清楚。非常适合做确认、整合、发散的基础性练习。可撷取高考阅读文本中的某些语段,进行加工,进一步规范句间关系。一个语段设一个问题,可以采用高考原题,也可以自拟题目。
2006年高考科学备考研讨会
2006年高考备考提要
语文学科撰稿人:北京市特级教师王大绩
作文命题的实质与我们的希望
㈠作文命题的实质
2005年十六份高考试卷,作文命题演变为话题、标题和材料三种形式。考前的纷纷猜测转化为种种品评,此优彼劣,一时不绝于耳。可以预料,之后又将转化为对来年命题新的猜测。如此一个接一个轮回。猜测对的,风光无限、身价倍增;猜测错的,颜面扫地、愤然指责。这些猜测品评多么无谓!我们对应试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应试”层面,应能与语文素质的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作文必须命题。但是,作文命题,无论是标题命题、材料命题,还是话题命题,其实质都是不命题——只是在不同命题形式里,或隐蔽,或显露一些罢了。
让我们略追溯久远一些。1994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尝试”,这个标题其实无异于话题。只是当时考生群体的思维封闭,其实是考生背后的作文教学“冰封雪覆”,所以绝大多数考生狭隘地以第一人称写自我的“尝试”,虚假而拙劣的编造层出不穷。我们可以设想,2005年,某高考试卷的作文,若以“尝试”为话题,或者以“尝试”为标题,那会是什么样子?绝对与十年前有天壤之别——喜欢物理的同学会去写爱因斯坦的尝试;热衷化学的同学会去写门捷列夫的尝试;醉心足球的同学可写米卢、郝海东的尝试;迷恋歌星的同学可写王菲、周杰伦的尝试……从这一意义看,“尝试”正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一个重要侧面——移植爱因斯坦、门捷列夫、米卢、郝海东、王菲、周杰伦……有关“尝试”的记忆,都未为不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话题命题的重大贡献,就在于掀开了标题和材料命题严格限制的衣襟,极大地开拓了考生和作文教学的思维天地,使命题“不命题”的实质豁然大白。
即以北京2004年作文命题“包容”为例。这是北京卷第二次勇敢地回归标题命题,“包容”二字赫然印在试卷作文纸页的首行,然而,大量考生仍将其视为话题。一个副标题,还不是海阔天空?爱因斯坦、门捷列夫、米卢、郝海东、王菲、周杰伦……谁无“包容”?谁又不可以用来说“包容”?
信手拈几篇满分作文看一看?
《包容——祭奠我的四合院》——如果“四合院”可以写“包容”,那故宫太和殿、天安门广场、天津的洋楼、上海的里弄、陕北的窑洞、内蒙的毡房,哪种、哪处建筑不存在“包容”,不可以写“包容”呢?
《包容——话梅糖中的岁月》——如果“话梅糖”可以写“包容”,那巧克力、冰激凌、汉堡包、北京烤鸭、西安泡馍、兰州拉面,你总有一种饮食偏爱吧?那么,哪一种不存在“包容”,不可以写“包容”呢?
《包容——紫罗兰的芬芳》——如果“紫罗兰”可以写“包容”,那康乃馨、郁金香、陶潜的菊、陆游的梅、南国的竹、北地的松,你总熟悉其中一种吧?那么,哪一种不存在“包容”,不可以写“包容”呢?
《包容——柳宗元在柳州》——如果“柳宗元”可以写“包容”,那韩退之、苏东坡、、克林顿、保尔·柯察金乃至于阿q,你总通晓其中一位吧?那么,哪一种不存在“包容”,不可以写“包容”呢?
《包容——水的启示》——如果“水”可以写“包容”,那铜铁锌锡、大气海洋、植物动物,乃至化学、物理、生物各个领域,你总涉足其中一个领域吧?那么,哪一种不存在“包容”,不可以写“包容”呢?
《包容——西方的包容和东方的包容》——作文选材“耶路撒冷”,如果耶城都可以写“包容”,那莫斯科北京、中俄美英法,哪个城市、哪个国家、哪个社会生活领域不存在“包容”,不可以写“包容”呢?
一汪水塘里有大海的气息,一株三叶草上有草原的生机,一个命题适用于所有生活。话题命题,正如一艘破冰船,1999年而来,六年开拓,坚冰已经打破,道路已经指明,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再想束紧众多考生的襟抱,是绝对不可能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熟悉的生活也可以应接所有命题。徐悲鸿先生擅长画马,他可以画给爱妻廖静文,可以画赠抗日战场的英雄,可以画赠外国元首,也可以画来庆祝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如果他今天还健在,当然也可以画一匹马表达抗击“非典”的愿望与决心。“胸中有马千万匹”,他只需要选择、调整马的姿态神情,改换画的题款印章,就可以适用于任何“话题”。当然,一匹马也可以画“转折”、“包容”、“忙”、“安”“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凤头猪肚豹尾”、“今年花胜去年红”、“圆形与星形”……。赤兔马可以写“诚信”,千里马可以写“人才”,瘦骨胡马可以写“骁腾”。“踏平崎岖山河在”,“不须扬鞭自奋蹄”,“春风得意马蹄疾”——“话题命题”踏出一片开阔的芳草地!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作文命题——无论是话题、标题或是材料,实质都是“不命题”。当然,“不命题”的认识绝不是说不审题。材料、标题需要审,话题也需要审。“心灵的选择”,不同于一般的“选择”。它出自心灵,做出选择。这选择和心灵息息相关:选择了高尚,心灵更纯净;选择了卑劣,心灵被玷污。“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既非“挫折”,也非“痛苦”,而是说二者的关系。“遭遇”是不期而遇,“挫折”是挫败屈折,“遭遇挫折”难免产生痛苦,这里要求谈的是“放大痛苦”。“说‘安’”,是以“安”为核心发表议论。你可以说“安宁”、“安定”、“安于现状”,从理论上,也可以说“安排”、“安得广厦千万间”、“安娜·卡列尼娜”——只要你有本事把“安”放在论说的核心位置。
命题作文,既然命题,当然需要审题。只是我们必须改变被动、猜测、顺应命题的思维。考场作文跑题,并非都是“审题”的差错。很难想象哪位考生看不懂“脸”、“留给明天”或是“风头猪肚豹尾”;跑题大多是对作文材料的生疏造成的。“审题”实际是衔接文题与素材。对多数考生而言,考题固然初次见面,但意思毕竟显豁;那些从“材料大全”里临时趸来、相当隔膜、似懂非懂,没有感悟的素材才是衔接中容易出现纰漏的软肋。
像任何人一样,学生的生活积累当然不是广袤的大地,倒是可以比喻成一花盆土壤。那么,高考作文命题就好比一颗种子,它在任何一盆土壤中应都能扎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对同学而言,重要的是浇水施肥——使自己的土壤湿润丰腴起来。浇水施肥,就好比“感悟”吧!花朵是否灿烂,取决于土壤是否湿润丰腴;作文是否精彩,取决于对生活的“感悟”是否深刻厚实。考场写作的基础应是以熟悉的生活为窗口,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
在这一方面,200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的导语,给我们很大启发。导语说:“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同样,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也常常会出现高考已经考过和可能会考的一切话题或标题。是啊,在主观、客观两方面,考生都不缺乏生活。如果他们面对命题文思枯竭,那么欠缺的应是所感、所思、所悟吧?就群体而言,“感悟”,是中学生写作的一个关键性的难点。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早熟睿智如鲁迅者,尚且要“朝花夕拾”。但,高考的形势需要我们的学生现在就知道“父母恩”,需要他们“朝花朝拾”。一位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必须义不容辞,必须一片真诚,要把作文教学与学生健康人生观、正确世界观的形成结合起来,催生他们深刻思想、美好感情的花朵。这不仅是高考的需要,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一位师长的天职。
诚然,写作呼唤发散思维,写作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联想和想象。但是,不能忘记,发散需要一个内核!没有根据地,那是黄巢、李自成式的流窜。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领域,辛勤浇水、施肥的这一盆土,则是根据地。在根据地站稳脚跟,才可能扎实地向广阔一些的领域扩展。无论扎根还是扩展,浇水、施肥——所感、所思、所悟,都至关重要。瀚海万顷,固然广阔,可惜寸草不生,飞鸟难度,了无生机;石隙瓦缝,抔土掬壤,只要有雨水滋淋,照样是绿色的摇篮,天风吹来怎样一颗种子,也定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㈡对作文命题的希望
尽管一切形式的作文命题,实质都是不命题。但我们仍然希望高考作文命题,不要过于强化对文体的限制,对审题的要求。毕竟这是写作能力的考查,而不是阅读能力的考查。非常醒目的是,北京2005年命题作了要求写议论文的明确限制。命题大约出于这样的考虑:一、限写议论文意在遏止中学作文以辞害意、空洞无物的弊病;二、写好议论文是高中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进入大学写论文也十分重要;三、限制文体可以为防治考场抄袭或宿构现象构筑有效的防火墙。
开放与限制这一矛盾,反映着对当前作文教学状况的不同评价,对作文命题使命的不同认识。诚然,学生作文有许多流弊,但所有流弊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封闭”一种。全国数百万考生作文,堕入以辞害义、空洞无物的有多少?闭塞随俗的又多出多少?既然高考对教学有导向意义,那么,在高考试题上为作文教学开出的第一味药,应该是“开放”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应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必然方向吧?
认定一种题材,在实践中深入感悟,反复锤炼,从而适用于所有文题。是不是太“功利”了,是不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窒息?我们可以明确地说:绝不会!首先,这种感悟和锤炼,指向思维和语言。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哪种体裁,哪种题材,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学生思维和语言的提升。一种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就像一种热爱的健身运动。跑步、游泳、足球、篮球、高尔夫、太极拳都只是载体,选择一种,持之以恒,使得身心健康,敏捷协调,有利于生活与工作,这才是目的。
至于考场作文的抄袭现象,大概怎样的命题形式也不可能杜绝。抄袭,不道德,也有悖于考试的公平公正。那么,哪个抄袭就制裁哪个吧!改革开放,国门打开,“苍蝇蚊子”也进来了,那就消灭“苍蝇蚊子”,而不能关闭国门,关闭国门是没有出路的。好马不吃回头草,走回头路是没有前途的。北京阅卷实际表明,抄袭现象照样存在,“套用宿构”现象也层出不穷。当然,我们也需要尽快拟定“命题法”、“阅卷法”,以法治规范命题和阅卷行为,保证命题、阅卷的公平、公正,保护作文教学的烂漫春光。
我们不反对就写作的基本能力提出考查要求,我们反对的是屏蔽学生的个性空间。有的考生长于抽象说理,也有的擅长形象思维;有的精于纵深挖掘,也有的擅长开放拓扩。现在只以一种文章体裁要求,潜在着极大的不公正。设若奥运会上只有体操一个项目,那姚明只好做隔岸观众;反之,如果只有篮球一个项目,那李宁也只能望篮兴叹。从写作实际看,什么叫议论文,也似乎并无严格界限。一般而言,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可是“以议论为主”又不能简单化的按文字比例划定。那么,有议论因素的散文算不算议论文?只有一点点议论因素的散文算不算议论文?有抒情因素的散文算不算议论文?这是打不清的官司,在阅卷实际中也只好模糊处理。
模糊是有道理的。北京大学博士就曾这样精妙地论说过“小说”与“散文”之间的模糊:“小说”本来也是“散文”,虽然分出去单过了,可爹妈还是要认。按照中国的老规矩,天下的文章只有两种:散文和韵文。不讲究韵律之文,便是散文。散文里写人记事的,叫记叙文。小说不过是“虚构的记叙文”而已。小说跟记叙文一样,都蕴涵着和遵循着叙述学的普遍规律。我们觉得是虚构的叙述文字,就叫小说,反之就叫记叙文。倘若遇到不容易判断是否虚构的,或者虚虚实实比例模糊的,搞不准七实三虚还是七虚三实的,往往就可以脚踩两只船,或曰小说,或曰散文。
是呀,搞不清是议论文还是散文的,也可以脚踩两只船,或曰议论文,或曰散文。可是,这一模糊,面对十万考生,也就失了方寸,没了标准。同时,对议论能力的考查也就成了泡影。考场高分作文不知几篇有大学论文的影子?对教学的导向呢?能够明白“模糊”道理的教师,对“议论文”这种基本能力,照旧不理不睬,我行我素;不明就里的教师,将开始灌输诸如“三段式”之类的议论文套路。我想,无论哪一种结果,都不是命题者希望看到的。
再按模糊的思路想下去,问题更多。写杂文行不行?行啊,只要是议论性的。写书信行不行?这可不行,书信是应用文呀!多年来考场上出现的应用文,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文,都是以应用文形式出现的文艺性杂文。书信不是议论文?普列汉诺夫的《关于艺术的通信》可是著名的美学论文。写日记行不行?《上帝日记》、《撒旦日记》都是流传很广的宗教论文。以“对话”的形式写行不行?只要蕴涵着和遵循着议论学的普遍规律,也未为不可。狄德罗的《对话录》就是哲学著作,论辩非常精彩。如果“对话”形式可以,那么戏剧、小品、相声行不行?命题写下“议论文”这三个字的时候,就应该清晰地划定这个界限,并把标准界限明示所有考生,正如球场要明确边界一样。不然,就难免有些考生糊里糊涂越界,更难保很多考生不敢充分利用场地空间。不公开,就难保公平与公正。今年,北京只有一位考生在外语考试中选报德语,考试主管部门,仍然不吝人力、物力,单独命制一份标准的德语试题。这是何等负责的精神!我们希望,这种精神推而广之。
如何既保证对写作基本能力的考查,又提供必要的个性空间,我相信高考命题的专家们一定有智慧兼顾。例如重庆卷“两题”的考法,就是有益的尝试。这“两题”一限一放,不同于十年前都限制体裁的“一大一小”,是一种全新思考的成果。
恳请不要再试图关闭作文开阔的大门,那不会有您幻想的任何结果。这应该是一种让人轻松的解放吧?那么,让我们借用贺岁片《天下无贼》中的一句台词结束本文吧:“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啦。”可这是多么可贵的思维解放啊!只是,带好这支“队伍”,对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解放的“队伍”,要求教师提高自我,因材施教。如是,为作文教学界殷切期待的斑斓春光也许就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