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 徐金国
参加校内公开课研讨活动,一位年青老师执教了一堂《马说》的文言文阅读课,从整堂课所教学的内容看,从文言实词、虚词、多音多意字、通假字、一词多意、古今词意变化、重点句子的翻译,再到作者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本文所用的托物寓意的手法等,教者把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基本都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流程稳步推进,老师讲解到位,学生学得主动,再加之教师充满激情与活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应该说这是一堂具体实在,真实有效的常态课。但就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主要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在以下的朗读教学环节上却遭遇了问题。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体会句子所蕴含的感情。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课堂上,老师一连叫了三名同学读,不要说读出句子所蕴含的慨叹、愤懑和诘责的感情,三名同学中有两个连基本的断句都断错了。对此,不但执教的老师感到纳闷,不少听课的老师也觉得是学生素质不高。于是,在课后的研讨中,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课堂上老师讲得那么实在,学生学得似乎也都很不错,但为什么不少学生连基本的断句都不会断?这难道能怪学生素质不高吗?回忆一下本节课,作为一堂文言文阅读教学课,自始至终,除了听读一遍录音,师生在课堂上有没有完完整整地读一遍课文?答案显然是没有。既然课堂上连一遍课文都没有读过,自然更谈不上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与诵读了。既然老师没有指导过断句,那么能怪学生段错句子,读不好吗?再试想,学生学了一篇文言文,连基本的诵读都不过关,老师课堂所教的那些文言文的知识点真的能掌握吗?即使短时间内,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和强化练习,掌握了课堂上的这些知识点,但掌握的这些知识真的能够内化为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吗?
2.再联系中考、高考的文言文阅读试题来分析,目前,全国各地中考文言文阅读题,基本以课内、课外(篇或段)比较阅读为主,也有不少地方纯粹考查课外文言文(篇或段),而每年的十八套高考文言文试题,所选阅读材料全部来自课外。为什么中、高考的现代文、文言文阅读都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主要也就是为了凸显阅读能力考查的指导思想。既然文言文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把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落实到我们平时的每一堂课上?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文言语感的培养,而文言语感的培养,必须在课堂上着力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去感悟。只有这样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方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培养。反之,如果学生在中学六年,文言文的语感一直没有得到训练与培养,学生拿到一篇陌生的文本,又怎么能够读懂、读通呢?
3.再从韩愈散文的特点出发来分析,韩愈的散文十分讲究语言艺术,就像他一贯主张的“词必己出”、“陈言务去”、“文从字顺”,语言的匠心独运才能达到明道、抒情的目的。尤其像《马说》这篇杂文,不仅观点鲜明,说理透辟,逻辑性很强,而且辞锋犀利,气势雄伟,感情强烈。文章共三段,每一段都以语气词“也”作结,像第一段以“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作结,叙述之中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之情;第二段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一个反问句,一个语气词,把作者的满腔愤怒之情直推向高潮;而最后一段以“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作结,诘责反问之后,再次感叹,看似语气有所缓和,其实却包含着深刻的嘲讽,真可谓竭尽嬉笑怒骂之能事,把封建统治着昏庸无能,埋没人才的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像这样一篇犹如钱塘江大潮气贯如虹的文章,如果不去引领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学生又怎么能够领悟到名冠“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雄文的魅力?经典文本教学却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经典的魅力,学生的阅读品位、欣赏能力又如何才能得到提升?
跳出上述三个具体的问题,如果把目光放得再远一点,走进如今的中学语文课堂,像上述这位年青教师这样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其实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因为在应试的大背景下,老师们普遍认为文言文阅读教学只有牢牢抓好知识点,把知识点教扎实,学生才能在应试中不吃亏。而且这样的想法看似还很有道理。殊不知,正是这种课堂教学目标的“近视”,造成了对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以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语文考试改革的精神的视而不见。只要把近些年各地的中高考试卷翻开来,我们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一道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静态的知识识记,总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和阅读素养。而这些能力素养的形成,必须依赖于我们平时每一堂课的有效训练。所以,回归阅读教学的本源,无论是文言文阅读教学,还有现代文阅读教学,唯有强化诵读,强化语感培养,把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诵读,让学生在读中去理解、读中去感悟、读中去体会,学生的阅读能力方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