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南新蔡第一高级中学 王婷婷
一、当前作文教学面对的问题
目前,作文教学面临着写作生活体验淡化、写作主题苍白等一些问题,写作越来越远离生活。很多学生忽视了作文要从“生活中来”,而是“从古诗文中来”,“从古人中来”。于是,在写作中,堆砌一些华丽的文言语句,串联大量的古诗文名句,而且文必称陶渊明、司马迁、李白、屈原、庄子、苏轼等人。把文章打造成为外表华丽、内容贫乏、空虚的绣花枕头了。即使是写亲情这类话题的文章,仍是言之无物,空洞乏味,大话空话罗列,文中样样具备,唯独欠缺真情。
二、作文远离生活问题的解决办法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拓宽学生生活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实践,再加上细致观察和思考,学生才能写出贴近生活的好文章。怎样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怎样找到作文与生活的契合点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并培养他们笔下有生活,深入思考生活的习惯。
比如让学生写“雪”,北方的学生每年都会见到雪,但不细心观察的学生对雪的印象并不深刻,在下雪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观察体验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雪,仔细体会雪的特征,恐怕就不会有学生写出“大雪如注”这样的词语。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赏雪的感受,由雪又想到什么。有的学生想到了幼时有关雪的童年往事,有的想到“纯洁”,有的想到妈妈如雪的白发,还有的想到2008年南方雪灾全国人民让无情的大雪变得有情等内容。
第二,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切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兴趣,一条途径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新闻。新课标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所以,我们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或者电视等媒介关注国内外热点新闻。
还可以要求学生每天都进行“新闻交流”,每天课前要求学生搜集一则新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时事评论活动。具体做法是:首先,引入热点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教师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材料进行深度挖掘。曾经有学生非常气愤地给出这样一则材料:武汉一男子不满财产分配暴打了自己71岁高龄的父亲。同学们听完后纷纷发表意见,但我注意到他们都是在浅层次上评论。于是,我追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学生们纷纷作答:现在的拜金主义、缺乏感恩教育、缺乏对中国传统美德“孝”的教育。我紧接着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对“孝”进行思考:“自古以来‘孝’的典范有哪些?”同学们想到:黄香暖席、王祥卧冰求鲤、谢延信的故事等。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挖掘:“对父母叫‘孝’,对国家叫‘忠’。提到‘爱国’,我们又想到了什么?”同学们联想到:冲破重重阻力,艰难归国;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余光中的《乡愁》……学生们思维的火花令我非常感动。
第三、生活化的作文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录像”。
一些学生认为生活化的作文就应该是对生活的简单照搬,因而文章只是停留在对生活表象的浅层次描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写作时选取最具典型性的生活片段,这就是把无限的生活浓缩到有限的文章中去。其次,为了追求一定的艺术效果,合理的想象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