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艺术装点生物课堂
2019-10-07 17:34:50
摘要:本文从用文学艺术引入新课,用文学艺术证明生物知识,利用生物知识鉴赏文学艺术三个方面谈了如何用文学艺术来激发学生兴趣。关键词:文学艺术 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所谓兴趣,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有人问爱因斯坦什么是天才:他回答是九十九分勤奋加一分智慧。而勤奋的动力是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它也是学生自觉地思考和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本文仅就文学艺术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谈谈个人的肤浅认识。第一、借用文学艺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讲第一堂生物课时,可以利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提问学生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并说明原因。这样使学生在文学美感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兴趣。又如在讲遗传规律时,可以用下面一则小故事来引入:英国近代的一个大文豪——肖伯纳,有一位女演员邓肯读他的作品,顿生爱慕之情,便向肖翁写信求爱。信中写到“你是如此的聪明,我是如此的美貌,倘若我们结婚,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智慧,又有我的美貌,岂不是很好吗?”肖翁幽默地回答说“也可能生下的孩子具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岂不更糟?”让学生来评判他们的针锋相对谁是谁非。使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领会遗传规律。还有在讲生殖的种类时,可以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介绍茱萸,一种小灌木,味道极香,可扦插,古俗重阳节人人都佩带。这样让学生在领会融融亲情的同时学习新知识。第二、借用文学艺术来证明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兴趣。“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向性运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红”——液泡色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态因素中的温度对植物的影响“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日照长短对植物的影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物质循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过度繁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恢复力稳定性和无性生殖“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食物链第三、利用生物学知识来鉴赏文学艺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要用辨证的观点来鉴赏文学艺术,让学生体会到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快乐,体会到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燕子使楚》中有“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是由于环境变化导致生物变异,这是不科学的。橘和枳是两个不同的种,生物不会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在短时间内突然由一个种变成另一个种,它只是发生形态特征上的变化。其实产生“橘变枳”的原因是由橘的繁殖方式引起的。橘在南方主要*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的是同科植物枳,枳的根系发达,耐寒,抗性强,当用枳做砧木的橘移至淮北后,接穗大多由于不耐寒被冻死,而砧木则能存活,所发枝叶当然为枳了。《松鹤延年图》中的“鹤”,属于涉禽类,栖息于湖边或沼泽地带,以鱼虾等为食,从不上树,更不会到崇山峻岭处的松树上来,而真正在树上栖息生活,形态优美而酷似鹤的应是鹭,人们把白鹭当作仙鸟(丹顶鹤),作为长寿和高雅的象征。当然,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苛求古人。但是当今社会要求我们全面发展,如果还出现类似的错误就非常不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与学生兴趣的激发密切相关,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我们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就达到了。
相关推荐
- 浅析如何有效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2019-12-04 19:34:46
- 安徽名师高考物理指导:不要边对答案边做题 2019-12-11 09:43:14
- 高考生物实验复习对策与实践 2019-09-07 10:41:55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意思_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成语解释 2019-10-27 11:22:00
- [独家]福建省永安市2012届九年级学业质量检测考试试题 2019-11-13 17: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