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这里的“登高”指广义,包含登山诗、登楼诗和与重阳节相联的登高诗。这样的“登高诗”,内容上涉及山景、名楼和重阳习俗,而立意往往都指向情感或哲理。
我们先来看前两类诗:
一、登山诗,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杜甫早年的诗作。当时他赴洛阳应试,落第后北游齐赵,过泰山有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的前两句写泰山的高峻挺拔;三、四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但仍有参天耸立的雄姿暗含其中;五、六句由整体转入局部,用山腰的白云、飞鸟烘托直入云天的泰山的雄姿,使泰山之高显得更神秘莫测;最后两句在以上描写的基础上表明自己征服泰山的勇气和决心。
这样的登高诗,我们不能仅关注高山景象,还要从中把握诗人的胸怀与气度。从诗中我们看不到一点常人受挫后的沮丧,只能感受到作者超然物外的志趣和胸怀天下的抱负。末尾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出坦然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又如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与杜甫的《望岳》相较,更为注重写理。全诗借登塔的感受,表达王安石对人生的认识: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排除种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读这样的诗,要把重心放在诗人的感受上,读出自己的获得的启迪:无论生活或学习,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为长远的目标,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立足点格外重要了,它需要德、才、胆、识作基础。德,指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才,指渊博的学识;胆,指坚持真理的勇气;识,指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确认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能力。要想达到这个境界,既难也易,如孔子所言:“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我们心有追求,行有努力,就会达到的。
二、登楼诗,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次句写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许多希望,无数憧憬。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还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总之,《登鹳雀楼》则借登楼经过形象地说明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读这样的登楼诗,我们同样要经过这样一个“悟读”的过程:
披景————入情————悟理
(豪情、抱负)
当然,诗歌不同,我们的赏析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或重于情,或重于理。即使是“理”也有所不同:如《望岳》我们要感受的是诗人的决心和追求,有超越万物之志向;《登飞来峰》我们要感受的是实现理想、坚持真理的信念、决心和对重重障碍的蔑视;而《登鹳雀楼》则重感受向最高境界迈进的决心和意志。
再举一首登楼诗,如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同为登楼诗,这首诗重在抒情。诗人杜甫在晚年才得偿多年夙愿,登上岳阳名楼,而且是出峡漂泊两湖,因兵乱而漂流,所以岳阳楼胜景并没没有让诗人心生喜悦,而是触发多样的复杂的感情:有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有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诗人的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
读这样的登楼诗,我们显然要置身诗境,知人论世,体悟诗中感情。
三、登高诗
这类登高诗,与我国古代文化中一种别具特色的民俗现象“登高”相关。一是涉及古代宗教祭祀活动,也就是“望祭山川”,二是涉及“重九登高”的节日习俗。
读这类诗,主要是要通过“品读”把握登高活动所触发的两种主要情感,一是思念之情,一是个人身世之悲。
这里我们分类来读读:
1、重阳思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一首诗。当时他的父母兄弟都在华山以东的家乡,他独自一人住在京都长安,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特别是到了像中秋重阳这样的家家团聚的佳节,更是加倍地思念亲人。这首诗就是他在九月九日这个重阳佳节写的。在唐代,重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大家都要到山上去,插戴一种叫做茱萸的香草,还要喝菊花酒,吃重阳糕。诗人远离家乡,举目无亲,当然没有兴致登高,作者只能独坐窗下,暗自思念:此刻,家中的弟兄们都在山上登高游乐,当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插上茱萸的时候,一定会因为少了作者这个远在他乡的兄弟而挂念,诗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怀念亲人,反倒说弟兄们会因为思念自己而减少节日的欢乐。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2、重阳念友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3、重阳叹时伤己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作于公元767年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来。他感慨万千,独自登高。
当时是怎样的情况呢?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这首诗这位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整个一首诗,写出步入生命秋天的杜甫内心八悲:一悲漂泊万里,二悲秋天萧索,三悲作客他乡,四悲羁旅漫长,五悲凄惨晚年,六悲多病衰颓,七悲地高天寒,八悲孤独无依。
4、重阳言志
念奴娇·重九席上
(宋)辛弃疾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莫倚忘怀,西风也曾,点检尊前客。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这首词上片由眼前小宴而忆晋人高会,哪个识得酒中妙理呢?千古以来,知音者实在太少。下片就此引出嗜酒高人陶渊明。空杯问陶,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结韵“同醉今夕”,引渊明为隔代知音。
通过上面诗例我们可以看出,与重阳节相关的“登高”诗,由于作者的身份、地位、经历、境遇、情绪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意境和风格。读这类诗,我们要从“比较”出发,用不同审美理念、不同视角、不同情趣进行赏读,以获得多立面、多情景的艺术享受,要努力鉴赏出不同诗人的不同立意、不同风格,感受诗人们不同的胸怀和抱负。
“登高”是我国一大文学盛景,古代诗人素有登高习俗,孔子游于景山之上,曾对子路,颜渊说:“君子登高必赋”。有登高(不仅登山、登楼,还登台、登塔),就有相关诗歌。对登高诗,我们不仅要关注美景、传说,不仅要关注文化习俗,而且要特别留意诗中的情感与哲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审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