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教你高效记单词 连词带句一网打尽

2019-09-23 08:34:31

  中国学生背单词常犯的错误有两个,一是死记硬背中文释义。二是喜欢慢慢地记、细细地看,一个小时才看二十个词,以为这样就能“背下来”,即便第二天一看都“记住了”,等积累到一两百个,必然遇到瓶颈。正确的方法是把这两个习惯反过来,一是强化英语的感觉,即边读边想。二是单词看的遍数要多,每次看得快,反复多次才能记住。

  词汇认知过程有两个概念——被动词汇(passive vocabulary)和主动词汇(active vocabulary)。一些当你看到或听到它们时知道是什么意思,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的词汇是被动词汇,而主动词汇指的是不仅能被动地用在听力和阅读当中,而且能主动地用在口语和写作中的一些单词。从出现频率上来说,一些常见、常用的单词通常是主动词汇,需要掌握其拼写、词性、搭配还有近义词,而被动词汇是指只需要掌握其意思,不需要掌握其拼写和用法的单词。

  记忆规律是一个单词先成为被动词汇,再成为主动词汇。很多学生在第一次背单词时就想背下来它所有的方面,包括拼写、多个含义、用法等诸多特性,通常是反反复复看几个词,忘得也快。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第一次记一个单词的时候只要求成为被动词汇,再次看到它时即使不能立刻想起其意思,但也肯定知道以前背过,再去查查词典。这些高频常用词复现多次,自然而然能转化成主动词汇,到了该用的地方就能自然而然地想起怎么使用。

  记单词的过程就是让更多的陌生单词变成被动单词,让更多的被动单词变成主动单词的过程。这个过程和德国哲学先驱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论述的认知事物的过程类似:人对事物的认知分为感性(perceptual)、知性(intellectual)、理性(rational)三个过程。拿词汇认知来说,被动单词是感性阶段,主动单词是知性和理性阶段,要想刚认识一个单词就直接上升到理性认知不太可能,所以就要遵循记忆规律,多次在不同地方见一个词。当然也不要认为可以让所有背过的单词都成为主动词汇,主动词汇只占一个人整体词汇量的一小部分,母语亦是如此。

  背单词的具体操作法是每个单词只看30秒,重点关注发音、词性、释义、例句,其中中文释义要看得快,例句要看得慢。如果这个单词是前些天看过几遍的单词,10秒即可看完,是“看”不是“背”。平均一小时看两百个左右,速度稍慢的话一百个也行,但再少就不好了,就回到以前少量背单词的习惯了。第二天继续看,新旧单词的比例自行把握,刚开始多看旧的,如果感觉都记住了就多看新的。熟练之后每天能看得更多,循环往复,一个单词看十遍左右成为被动词汇,累计花费的时间是两分多钟。再次强调,传统的一次性花两分钟背一个单词毫无作用。

  笔者非常反感被问道:“老师,我昨天看了好几十个单词,今天一看全忘了,怎么办?”这个问题直接表明学生犯了两个错误:第一,单词看一遍肯定记不住,要看的遍数多,每次看得快。同样是花三分钟看一个词,一次连看三分钟和连续十天每天看一次、每次二十秒,结果完全不同;第二个错误,检测单词是否记住靠的是读文章,也就语感和上下文的语境,不是靠中文释义对应来检测。记单词贵在坚持。在记单词的第一个月最为艰难,每个人都处在记了忘、忘了记的状态中,希望读者挺过最艰难的这段时期,就像有氧运动要挺过极点、达到第二次呼吸一样。当记完了一个级别词汇的大部分,对常见的词根词缀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往后扩展读者就会发现顺利得多,就像滚雪球原理。

  最后推荐一个看词汇书做时间预算的方法。先把词汇书看一部分,根据花去的时间、看过的页数和整本书的页码折算出看完整本书的时间,在扉页写下第一个时间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看书速度会提高,当第二次做预算的时候时间会缩短,之后再进行第三次预算。笔者大学时很多英语书的扉页上都写了好几个时间段,最后看完这本书写下的实际完成时间往往是最短的,这能极大地提高学习自信。

  责编/侯方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