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高考物理真题点评

2019-08-31 06:05:03

  2015年上海高考物理考试刚刚结束,出人意料的是今年的压轴计算题是“电场、力矩、能量结合”的情形,而大家期盼已久的电磁感应切割问题则被放到了倒数第二题。从难度上来看,最后一题的压轴作用其实并不大,大部分考生反映“难度不大”、“挺常规,没有32题难”“根本没有33题该有的样子”,而再看32题的电磁感应综合反而透出了一丝蹊跷。

  第32题中导棒的运动过程分为三阶段,磁场外的匀加速、磁场中的匀速、磁场中撤去外力后匀减速,运动过程通过v-t图像给出,质量、电阻恒定。许多考生分析第一阶段时就遇到的问题,题干没有表明是否导棒受到导轨的摩擦力!于是乎,很多学生瞬间脑补“没说就当他没有好了”,结果可想而知。此时应该具有的思路是“没表明既是有可能”。其实,如果仔细阅读题干,会发现有“撤去外力后,改变磁场大小使电流为零,导棒做匀减速运动”这一条件,那么就能分析出无电流时无安培力,那么导棒匀减速的加速度只能是摩擦阻力提供的,所以你掉坑了么?

  其他部分的试题中规中矩,第30题考查气体,第31题考查力学综合,但是第一卷与填空实验难的“没有天理”。可能是命题人想打个出其不意,或者前面题目的难度掌控超预计,为了平衡导致后面计算题必须降低难度。

  我认为一份完善的高考物理试卷,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知识点考核较全面;第二,注重知识形成过程及对模型的分析;第三,避免封闭式开放。要能让考生发挥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在综合题方面,不能单单形式开放而模型老套,让学生思维定式。方法上应多变,基础方法可解,在阅卷标准上存在合理的高级方法也可解,如此才能够增加区分度,当然合理的难度梯度那是最好不过,不然会对一部分考生造成心理上的困扰。

  自二期课改后的上海高考物理试题,逐步体现出灵活多变的特质,尤其体现于计算题压轴,历年压轴大都是“切割类电磁感应综合题”(除了诸如2010年、2011年),它可以涵盖上海高考考纲所要求的四大重量级级知识:牛顿定律应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有机地结合成为多维度展开的综合题型,需要学生多角度思考,找到切入点并通过逻辑推理及对物理过程和状态的合理分析,才能将问题完满地解决。

  虽然今年将电磁感应放到32题,且将33题难度降低,似乎有放学生一马的意思。但其实试题的总体难度并没有降低,很多学生反映做的不顺。与去年相比,考生人数与选课人数没有太大差别的情况下,如果整体学生学习能力情况持平,那么考题的难度系数应该控制与去年相当的水平,命题人可能由于将选择、填空、实验几个板块的难调的太高,而导致计算综合部分不得不降低难度以达到平衡,这样的做法其实会给许多做惯常各区模考题的考生们带来不小的困扰,毕竟难度梯度的打乱会让考生在策略上有所慌乱,是否是命题组的协调原因还有待考量。

  但是作为非标准化考试,高考出现不确定性也是比较正常的,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二同学们也要在平时培养起自己的应变能力,以备今年这样的突然袭击。

  上海新东方学校 周凤祥

  来源: 网易教育频道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