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2019-11-16 08:39:04

随着时代的进步,基础教育也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各实验区辅开。新课程的实验对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这一全新的教学实践给学校带来了新观点、新气象、新变化,给学校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也产生了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条件较落后的农村初中更困难不少,一些矛盾更加突出。
  
  一、宣传力度不够,学校管理理念滞后。本学期开始的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在宣传和准备工作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宣传不到位,造成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对既将开始的化学新课程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对困难认识不足。仍然认为跟以前多次进行的新教材培训一样,教材内容大同小异,虽然有新思路、新提法,但只是小打小闹,而没有想到此次改革的力度如此之大,因此从教学人员的安排到日常课时安排完全照旧,既没有新思路更没有具体实施方案。第二,新教材发行滞后,新教材到8月底才到达一线教师手中,直到上学期结束教师还不知道化学下册将有什么内容,使教师失去了钻研研究的时间;再加上初三毕业班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对象,教学任务繁重众所周知,这样就必然使教师处在一个穷于应付的境地,对教学的全面研究也不甚了了,难以做到准确到位;第三,有些学校的领导对新课程的实验,支持的力度明显不够,也使教师失去了原本就很少的学习机会,其结果是:领导认识老一套,老师上课老框框,不能按新教材的理念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深层次的功能,新的师生互动模式难以实施,探究式教与学成为一句空话,拿着新教材,走着老路子。总之,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教师钻研教学法的深入与否是搞好实验教学的前提。处理不到位,实验教学的效果就成了问题。
  
  二、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化学新课程教材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教材不仅色彩艳丽,图文并茂,而且贴近生活实际,同时也到处体现出现代高科技的最新成果,令人振奋不已,但是新的教学要求也常常令我们这样的山区学校的教师感到束手无策,比如课文中的调查与研究往往就很难进行。莫说是上网获取信息,就是从广播电视报纸等方面搜集资料,绝大多数学生是难以做到的。既使是教师也不容易完成,因为很多农村学校的电脑并没有接入互联网,且不说还有相当多的教师跟本不会上网,学生中更是只有极少数学生进过网吧,玩过游戏而已(一般学校是禁止学生进网吧),甚至还有不少学校连“古老”的幻灯机都进不了教室,落后的教学手段可想而知。另外,大部分的初中教师,特别是工作年限较长的化学教师,由于长期脱离高中知识(绝大部分初中都是独立的),不了解最新的知识动态,每天接触只是一些一看就知道答案的知识,或非常简单的实验操作,以及一些本来就不甚准确的概念,造成知识陈旧老化,教师的科学素质呈下降趋势,很显然教学设施的完善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搞好实验教学的基础,否则新课程的实验就成为新的肥皂泡,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三、教学资料匾乏,教学习惯落后。化学新课程中很多问题呈现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样化,很多答案是开放性的。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如:空气成分测定中的讨论,二氧化碳实验的设计,以及一些实验不成功原因分析是很好的探究性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非常有好处,当然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起来无疑增大了难度。一方面,相关的教学法辅助资料几乎为零,简单的教师用书几乎排不上用场。另一方面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很难完成,如面粉爆炸实验。有些因实验仪器设备欠缺而难以完成,如,电解水实验,CO还原CuO的实验,CO的燃烧实验等,实验的可信度大大减弱,有些结论仅凭教师的猜测得出,其结果是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毫无探究方法可言,又如知识的深浅和范围,教师只能凭一本省教研室的练习册来推断,很容易在教学中迷失方向,而且仔细一看,其中内容与原教材如出一辙,与新课程出入很大,使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再就是新教学实践中学生多年来形成的学习习惯往往是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掌握到哪里,教师好不容易使学生参与进来,上课也热闹起来了,可成绩往往是下降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拓宽,更容易使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无形中加大教学压力,这在如今还是以成绩论胜负的时候,又有哪位教师敢把学生前途当儿戏?学校不乐意,家长不会答应,所以教学实践与学生升学压力的矛盾必须在教学中认真处理好,才有利于改革的全面深入开展。
  
  四、教材安排不尽合理。新课程教材编排存在着先天不足,首先教材编排与学校课时安排存在矛盾,上课只能是四十五分钟一节课,而有不少内容教学中不知如何安排课时才好,讲少了造成教材很难顺利完成,讲多了很难给学生思考探究的余地;第二,把教材分成上下两册,特别是下册内容过多,更是难为了师生,如今中考复习都是赶进度抢时间,升学看成绩,这样把教材分成上下册,更是加剧了矛盾,教学中造成前松后紧,教学效果严重受到影响,既使是全国的初中化学竞赛也是4月份进行,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在3月底到4月初完成教学,而要在短短几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学完下册内容谈何容易,何况还要出成绩,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第三,教材的编排思路明显有利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相当多的内容非常适合于边讲边实验的模式,而广大农村中学简陋的教学条件,只能望洋兴叹,这样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学校的差距;而且不少内容对农村学生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般的遥远,很难有切身的体会,这容易使学生感到化学只是一门科学而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干,学习的兴趣也必然下降。第四,教材有些改编包括实验的选择是非常好的,但也有不少内容的安排过于零散,难以把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如:酸、碱、盐的性质,学生也不易掌握。总之,新教材存在的缺陷很容易影响到新教学思路的全面实施。
  
  五、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升学考试的矛盾,教师的教学研究与考评考核的矛盾。化学新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切入点的,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深入广泛的科学探究,不仅使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更重要的是能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使人终身受益,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但是社会,学校,包括学生本身对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往往是以为能考上高一级学校为目标,所以,如果花费过多的时间在感兴趣的问题上必将影响学习成绩,也容易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这无疑会引起学校、家长、其他教师的反对。现在有很多学生,对中考不考的科目几乎放弃,学校的制度也完全向中考科目倾斜。如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减少或不设非考试科目的课时,有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了中考有个好成绩,连学科竞赛都失去了兴趣,所以只要中考方法不变,内容又大同小异,教师和学生都必然会只是围绕知识点,考点转,而不愿意去搞课外的课题研究,否则消费了时间,教师就只能靠加班加点高学生的成绩了。虽然中考有些地区开始了考实验操作,但实际对学校、学生的触动并不大,因为既要考虑可操作性也要考虑各地条件的差别,否则又是新的不公平考试了。另外教师的评价考核与学生的成绩是习习相关的,教师们谁也不愿意干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如果没有新的评价制度,没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教师的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就成了一句空话。总之,考试的大方向没有质的改革,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就存有隐患,甚至可以说这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
  
  六、一些建议。新教材总体来说,是非常好的。第一,有些实验的设计非常巧妙。如:人呼出气体与空气的对比实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酸雨的实验,金属活动性实验,几种氮肥的鉴别实验等等,都比以前的教材有很大的改进。但也有些实验有待商榷。首先,材料和仪器对农村学校来说不好找,如铝箔、电解水的电极、储气瓶等,更不要说通风橱之类,所以相关实验就无法完成;第二,有些实验在教参上应有相关的建议,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少走弯路。如二氧化硫的制取,初中学校只能用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或硫在氧气中燃烧制取,而二种方法的实验效果相差很大,又如做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的对比实验,人呼出的气体用排水法和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实验的效果也有很大差异;第三,教材中各种单位改用符号表示缺乏补充说明。如:分钟用时min表示等,师生都有感到很陌生,再就是建议教材附录中增加上网的有关知识,使师生更容易掌握这一获取最新信息的方法;第四,在不发达地区,中考的竞争是非常觎的,比如我们县每年有4千多名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只录取几百人,难怪有人说中考比高考的竞争都更剧烈,中考只有一次机会,而高考可以反复地考。所以各个学校都在上学期就把下学期的大部分内容提前完成,以争取到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过去只有一本书,还好处理,现在分成上、下两册,新书未到,老师也没有书,学生更无邮,这就给一些不法的书商、印刷厂家带来了机会,仅仅第八、九两单元的复印件,就收一元多,既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也无法跟正式的课本相提并论。今年的实验区赚钱,明年的市场前景更是可观。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总之,实施新课程是大势所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改革中出现问题是难免的,我坚信有全社会的广泛支持,新一轮的改革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以上观点是笔者的一点浅见,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新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基础教育也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各实验区辅开。新课程的实验对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这一全新的教学实践给学校带来了新观点、新气象、新变化,给学校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也产生了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条件较落后的农村初中更困难不少,一些矛盾更加突出。
  
  一、宣传力度不够,学校管理理念滞后。本学期开始的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在宣传和准备工作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宣传不到位,造成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对既将开始的化学新课程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对困难认识不足。仍然认为跟以前多次进行的新教材培训一样,教材内容大同小异,虽然有新思路、新提法,但只是小打小闹,而没有想到此次改革的力度如此之大,因此从教学人员的安排到日常课时安排完全照旧,既没有新思路更没有具体实施方案。第二,新教材发行滞后,新教材到8月底才到达一线教师手中,直到上学期结束教师还不知道化学下册将有什么内容,使教师失去了钻研研究的时间;再加上初三毕业班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对象,教学任务繁重众所周知,这样就必然使教师处在一个穷于应付的境地,对教学的全面研究也不甚了了,难以做到准确到位;第三,有些学校的领导对新课程的实验,支持的力度明显不够,也使教师失去了原本就很少的学习机会,其结果是:领导认识老一套,老师上课老框框,不能按新教材的理念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深层次的功能,新的师生互动模式难以实施,探究式教与学成为一句空话,拿着新教材,走着老路子。总之,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教师钻研教学法的深入与否是搞好实验教学的前提。处理不到位,实验教学的效果就成了问题。
  
  二、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化学新课程教材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教材不仅色彩艳丽,图文并茂,而且贴近生活实际,同时也到处体现出现代高科技的最新成果,令人振奋不已,但是新的教学要求也常常令我们这样的山区学校的教师感到束手无策,比如课文中的调查与研究往往就很难进行。莫说是上网获取信息,就是从广播电视报纸等方面搜集资料,绝大多数学生是难以做到的。既使是教师也不容易完成,因为很多农村学校的电脑并没有接入互联网,且不说还有相当多的教师跟本不会上网,学生中更是只有极少数学生进过网吧,玩过游戏而已(一般学校是禁止学生进网吧),甚至还有不少学校连“古老”的幻灯机都进不了教室,落后的教学手段可想而知。另外,大部分的初中教师,特别是工作年限较长的化学教师,由于长期脱离高中知识(绝大部分初中都是独立的),不了解最新的知识动态,每天接触只是一些一看就知道答案的知识,或非常简单的实验操作,以及一些本来就不甚准确的概念,造成知识陈旧老化,教师的科学素质呈下降趋势,很显然教学设施的完善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搞好实验教学的基础,否则新课程的实验就成为新的肥皂泡,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三、教学资料匾乏,教学习惯落后。化学新课程中很多问题呈现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样化,很多答案是开放性的。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如:空气成分测定中的讨论,二氧化碳实验的设计,以及一些实验不成功原因分析是很好的探究性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非常有好处,当然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起来无疑增大了难度。一方面,相关的教学法辅助资料几乎为零,简单的教师用书几乎排不上用场。另一方面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很难完成,如面粉爆炸实验。有些因实验仪器设备欠缺而难以完成,如,电解水实验,CO还原CuO的实验,CO的燃烧实验等,实验的可信度大大减弱,有些结论仅凭教师的猜测得出,其结果是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毫无探究方法可言,又如知识的深浅和范围,教师只能凭一本省教研室的练习册来推断,很容易在教学中迷失方向,而且仔细一看,其中内容与原教材如出一辙,与新课程出入很大,使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再就是新教学实践中学生多年来形成的学习习惯往往是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掌握到哪里,教师好不容易使学生参与进来,上课也热闹起来了,可成绩往往是下降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拓宽,更容易使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无形中加大教学压力,这在如今还是以成绩论胜负的时候,又有哪位教师敢把学生前途当儿戏?学校不乐意,家长不会答应,所以教学实践与学生升学压力的矛盾必须在教学中认真处理好,才有利于改革的全面深入开展。
  
  四、教材安排不尽合理。新课程教材编排存在着先天不足,首先教材编排与学校课时安排存在矛盾,上课只能是四十五分钟一节课,而有不少内容教学中不知如何安排课时才好,讲少了造成教材很难顺利完成,讲多了很难给学生思考探究的余地;第二,把教材分成上下两册,特别是下册内容过多,更是难为了师生,如今中考复习都是赶进度抢时间,升学看成绩,这样把教材分成上下册,更是加剧了矛盾,教学中造成前松后紧,教学效果严重受到影响,既使是全国的初中化学竞赛也是4月份进行,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在3月底到4月初完成教学,而要在短短几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学完下册内容谈何容易,何况还要出成绩,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第三,教材的编排思路明显有利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相当多的内容非常适合于边讲边实验的模式,而广大农村中学简陋的教学条件,只能望洋兴叹,这样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学校的差距;而且不少内容对农村学生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般的遥远,很难有切身的体会,这容易使学生感到化学只是一门科学而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干,学习的兴趣也必然下降。第四,教材有些改编包括实验的选择是非常好的,但也有不少内容的安排过于零散,难以把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如:酸、碱、盐的性质,学生也不易掌握。总之,新教材存在的缺陷很容易影响到新教学思路的全面实施。
  
  五、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升学考试的矛盾,教师的教学研究与考评考核的矛盾。化学新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切入点的,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深入广泛的科学探究,不仅使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更重要的是能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使人终身受益,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但是社会,学校,包括学生本身对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往往是以为能考上高一级学校为目标,所以,如果花费过多的时间在感兴趣的问题上必将影响学习成绩,也容易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这无疑会引起学校、家长、其他教师的反对。现在有很多学生,对中考不考的科目几乎放弃,学校的制度也完全向中考科目倾斜。如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减少或不设非考试科目的课时,有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了中考有个好成绩,连学科竞赛都失去了兴趣,所以只要中考方法不变,内容又大同小异,教师和学生都必然会只是围绕知识点,考点转,而不愿意去搞课外的课题研究,否则消费了时间,教师就只能靠加班加点高学生的成绩了。虽然中考有些地区开始了考实验操作,但实际对学校、学生的触动并不大,因为既要考虑可操作性也要考虑各地条件的差别,否则又是新的不公平考试了。另外教师的评价考核与学生的成绩是习习相关的,教师们谁也不愿意干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如果没有新的评价制度,没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教师的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就成了一句空话。总之,考试的大方向没有质的改革,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就存有隐患,甚至可以说这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
  
  六、一些建议。新教材总体来说,是非常好的。第一,有些实验的设计非常巧妙。如:人呼出气体与空气的对比实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酸雨的实验,金属活动性实验,几种氮肥的鉴别实验等等,都比以前的教材有很大的改进。但也有些实验有待商榷。首先,材料和仪器对农村学校来说不好找,如铝箔、电解水的电极、储气瓶等,更不要说通风橱之类,所以相关实验就无法完成;第二,有些实验在教参上应有相关的建议,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少走弯路。如二氧化硫的制取,初中学校只能用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或硫在氧气中燃烧制取,而二种方法的实验效果相差很大,又如做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的对比实验,人呼出的气体用排水法和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实验的效果也有很大差异;第三,教材中各种单位改用符号表示缺乏补充说明。如:分钟用时min表示等,师生都有感到很陌生,再就是建议教材附录中增加上网的有关知识,使师生更容易掌握这一获取最新信息的方法;第四,在不发达地区,中考的竞争是非常觎的,比如我们县每年有4千多名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只录取几百人,难怪有人说中考比高考的竞争都更剧烈,中考只有一次机会,而高考可以反复地考。所以各个学校都在上学期就把下学期的大部分内容提前完成,以争取到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过去只有一本书,还好处理,现在分成上、下两册,新书未到,老师也没有书,学生更无邮,这就给一些不法的书商、印刷厂家带来了机会,仅仅第八、九两单元的复印件,就收一元多,既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也无法跟正式的课本相提并论。今年的实验区赚钱,明年的市场前景更是可观。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总之,实施新课程是大势所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改革中出现问题是难免的,我坚信有全社会的广泛支持,新一轮的改革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以上观点是笔者的一点浅见,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