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学好物理

2019-11-28 06:09:45

  摘要:高中物理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技能,增强创新意思,提高实践能力。本文论述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好物理。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生;教师;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建立观念和模型为核心,以数学为语言和工具,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和桥梁的一门基础科学。中学阶段是让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扩展知识的能力。由于要求学生自己在运用中扩展知识,常常比学习基础知识更难,这就是学生普遍认为物理难学的潜在因素。所以,中学物理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特别是生源差的学校):中学物理难教,很多学生在初中就觉得物理难学,上了高中以后就觉得物理更加难学了。虽然现在高考考的是理科综合,一般的高中学校都要进行月考,特别是高三的月考是全校的焦点,每每改到理科综合试卷时发现物理虽然在理科综合所占比例最大,但是物理分数往往比化学分数还低,甚至比不过生物的分数,物理教师自认为自己所付出的心血不少,但是往往收效甚微。所以形成了这样的认识:“高中物理难学”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其他学科的教师如此认为,学生家长也是如此看待,而且很多物理教师也这样看“物理难学、物理难教”。如果你是物理教师,你再把这样的信息“有意”或“无意”转递给你的学生,你的学生会觉得物理学习“简单”或“容易”吗?其实,进入高中,什么学科的学习又是不需要“刻苦”或“努力”就能轻松完成的?

  高中物理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技能,增强创新意思,提高实践能力。在长期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思考:如何使学生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物理;怎样激发学生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抽象物理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时能尝试运用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认识到物理学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普通中学的学生对学好物理往往信心不足,大多数是由于低年级阶段持续较长时间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而有可能造成自卑心理,致使缺乏自信,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所以对学生首先要讲清、讲细每一条定律、公式、概念,弄清楚公式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如在讲动能定理时,首先应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引入这个定理,这个定理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接着再点明动能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力也适用于变力,再层层深入分析动能定理的应用,最后用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习题进行巩固,使学生既能学好知识,又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的信心。要使学生树立信心就必须先让学生学习一些力所能及的内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习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例如在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成立条件及其应用。笔者先复习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改变、动能定理、功与能的关系等,先扫清学习中的外围障碍,再进行分析定律内容、公式,以及成立条件的讨论,接着安排学生做练习:先分析几个实例中机械能是否成立,再做只有重力作用的情况,再逐渐分析不只是重力作用的情况,并让学生从以上解题中得出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这样使学生能较好掌握知识以及知识的应用。

  二、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知识性学习,另一方面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就与学生融为一体,热爱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爱屋及乌”,由喜欢教师而喜欢他所任的学科,从而愉快地接受教师所讲学科知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情感为导向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新教育观。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旺盛,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所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教师由此引人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

  又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三、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第一时间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东西

  在第一时间理解他的原理,不管你是看书还是问教师,哪怕是多做几道题目,只要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就简单多了,一开始并不需要把公式背下来,你做题的时候想不起公式了就看一眼,等到你多做几题你就会发现已经不用看书了。

  想要更好地理解原理,你就尽量往现实生活中联想,比如说有题目问你拔钉子的时候钉子的受力角度,你就可以在脑海中模仿一下场景,你爸爸是怎么拔钉子之类的。又或者是学惯性的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坐车的时候刹车你会往前倒。这样的联想还可以增加印象。

  物理学科能力与科学素养密切相关。那么,那种单靠高强度的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消耗战来培养能力已是天方夜谭。正如用人肉盾牌赢得现代战争一样,从学生角度来讲,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与精神。无疑,培养学生物理学能力必将水到渠成。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都必须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让学生自己概括、推理、证明的,应该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做,如在讲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时,教材的正文没有列出,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推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地提高。有些非主干知识,可以放在习题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独立钻研。如新大纲中没有列入的“竖直上抛运动”这一知识点,但这一知识可以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独立习得。这样能培养学生在研究规律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好物理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特别是生源差的学校的物理教师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学生喜爱学习物理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并注重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使师生通过高中三年的共同努力,也能和其他生源好的学校一样在高考竞争中立于不败,取得高考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