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9-11-22 08:18:03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最基础的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和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积极探索从多种渠道来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其教学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很好理解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应用型人才。例如:了解xx 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xx的化学性质……这种毫无开拓能力和创新意识、循规蹈矩式的教学目标,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应当把学生看成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认知主体,学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学生学习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新的教学目标可以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新课程中经常看到能通过自主探究和亲身实践认识xx的性质,学会对比分析等学习方法,对周围生活中的化学有关事物产生好奇心和探密的欲望……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得课堂的解放,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地对学习资源进行选取、鉴别、吸收和发展。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导演,努力探求新的教学思路,缩小当前学习内容和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差距,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同化,进而构建起系统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自主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这正是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

  二、创设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基于一定的动机对学习资源进行吸收、鉴别和发展的一种活动。首先教师要创设一种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且相对真实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不发生于单纯的吸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积极心态调动原有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积极建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创设和模拟化学实践情境,如水的组成、元素、分子的构成、原子的结构等微观范畴的系列概念教学时,可借助实验演示、图形展示、球棍模型、多媒体课件展播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立体、综合的化学表象,增强事物的直观化和形象化。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我设计了一个电脑动画:由一个氧原子开始,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核外8个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将画面拉近,电子变成了8个在操场上跑步的人,原子核原来是个足球。

  其次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谐,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在这种宽松、和谐、师生心理都不设防的氛围下谁能保证没有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

  例如复习分子原子时,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阅读后总结出你认为最合理的知识结构图;2、你认为本章有那些概念,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教师鼓励学生并提出可以讨论,相互间交流想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允许学生选择,这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的空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一个学生碰到教师的目光就避开,教师便与他交流,启发他,用自己的爱心与学生一起营造了一个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教学气氛。再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一个实验白磷燃烧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教材设计的是用烧热的玻璃棒来引燃锥形瓶里的白磷,而这个学生想到了在《燃烧的条件》一节所学的实验,想到了“水浴”的方法,这让其他的学生羡慕不已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切实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许多高级活动都集中于右脑,右脑在处理复杂的活动中远胜于左脑,所以右脑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右脑的开发与合理利用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动手却是右脑活动的结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来尝试化学。有这样一道实验习题: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可以被我们所利用,像纯碱、醋、石灰粉、石灰石、酒精、鸡蛋壳、蜡烛……,请设计实验方案,利用我们周围的物质来制备新的物质。这个题开放性相当强,首先,反应物可以自己选择,生成物可以自己确定,有的实验还必须亲自动手,当然,要想准确无误,通过老师的认定,还必须验证产物。学生当时提出的答案很多,有二氧化碳,熟石灰,水,……,甚至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蜡烛制备碳,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结果,他们拿来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制得的碳,这位学生拿来的产品是在小碟子底部的碳黑。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我又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来验证是不是碳黑,使他们养成一种探究精神。选择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此外,还应尽可能的把教师实验变为学生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教学中常遇到的实验原理,从仪器的选择、安装、使用到实验现象的描述、分析、结论的得出,都让学生亲自动手,在亲自探索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手脑并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并举,像铁和硫酸铜的反应,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等演示实验,完全可以改为学生实验,既体现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又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然在实验时,教师的指导必须到位,做到安全第一。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技术,拓展化学空间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开发和利用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现实而又广泛的空间和发展前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目前在教学中常用的方式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将无法演示的实验,抽象的微观离子的运动,一些化工生产和工艺流程制成科学、规范、形象、直观的教学课件。学生欣赏电脑动画的同时,达到了对抽象化学知识的理解与领会,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制作的课件既要符合化学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遵循电脑的使用规律:使用简便、空间小。二是选材要得当,选取教学中难点、重点、常规教学难以突破的知识,有毒、有危险,难以课堂演示的实验,且不可盲目追求课件的花样和形式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像一氧化碳的毒性,很多学生想象不出中毒的样子,电脑完全可以利用动画演示一下头晕等中毒的情景;还有水通电分解的过程,分子怎样分解成原子,原子又怎样结合成分子;氢气的燃烧、爆炸的微观解释;……,有的教师在使用教学课件时,完全变成了微机的操作者,成了“一只鼠标”,这种做法不但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可以成为一块绊脚石。

  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研究一些实验性课题,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如到酿造厂参观工业生产醋的生产工艺流程;到化工厂参观如何从海带中提取碘和硅胶;到溶洞参观钟乳石,了解碳酸盐、碳酸氢盐生成的原理;到造纸厂参观污水处理的过程。这些知识在课本上讲到但没有实际接触到,学生既陌生又亲切,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到实地参观,通过和工人交谈,了解化学原理和生产实际之间的距离,开阔知识面,增加一些生活阅历。

  其次,以课外活动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性课题研究,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应用中检验自己所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并有所创新。传统化学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多数是用来帮助学生形成、理解、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其原理、步骤、现象、结论等均在教材中写明,仅仅作为验证化学知识的手段,实验时很多学生采取旁观者态度或者是单纯模仿、重复老师的演示,对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思维能力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探索性实验只给出课题研究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制订实验方案、探求未知结论,这类实验未必有一定的正确研究结论,对于课题本身则是“轻结论,重过程”,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个人能力、人格、品质、意志、科学修养等方面的提高。如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用到洗涤剂,用来洗涤餐具和水果蔬菜等,长期使用,是否对人体有害?是否带来环境污染?为此可组织学生开展“常用洗涤剂品种、主要化学成分、去污力和毒性的研究”,学生通过市场调查、查阅相关日用化工资料、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它们的去污力和毒性,使他们认识到洗涤剂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为选购洗涤剂提供了依据。

  总之,任何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不断完善,也只有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有所创新与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多角度课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积累,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为民族的明天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