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对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以及学生健全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进而为学生综合而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借助小组合作,搭建自主探究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下普遍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仅有助于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而且,学生还可以在小组之间的交流与探究中拓展学生的思路,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促使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自主探究的平台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并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比如,有学生提出:我们为什么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还有学生提出:是不是任何图形的周长都是用各边的长度相加呢?还有学生提出:周长长的能不能说明这个物体比另外一个物体大?等等,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究,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高效课堂的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借助问题情境,培养自主探究意识
问题是探究的前提,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对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交换律的认识,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
(1)小明妈妈去超市买苹果花了20元,买栗子花了15元,买蔬菜花了30元,请求出小明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列出式子并给出答案。
(2)小丽妈妈去超市买苹果花了30元,买栗子花了15元,买蔬菜花了20元,请求出小丽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列出式子给出答案。
由于学生解题的惯性通常会按题意安顺序列出式子,即:第(1)个问题:20+15+30,第(2)个问题:30+15+20,然后引导学生对两个式子以及答案进行对比,进而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三、借助动手操作,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提倡在学中做,在做中掌握知识,锻炼动手能力。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动手实践中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进而,为学生良好的发展做好铺垫工作。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长、宽、高的特征,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自主动手画出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和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进而使学生在自主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彼此交流中掌握知识,同时,也为高效数学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3edu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