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可能通过类似无机化学过程合成

2019-11-04 22:05:47

  新的一项科学发现,或许为缓解时代深处的忧虑提供了新的可能。7月27日,在提前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NatureGeoscience)杂志上,美国卡内基研究院(CarnegieInstitution)地球物理实验室(GeophysicalLaboratory)的科学家宣布,已经在与地球上地幔同样的环境中,合成了乙烷以及其他更重的碳氢化合物(烃)。

  这就意味着,石油也很可能通过类似的无机化学过程,在地球内部源源不断地形成。如果这一理论成立的话,人类的“石油恐慌”或许就没有那么急迫了。

  古生物的“遗产”

  在大多数地质学家看来,石油像煤一样,是古代有机物演变而来的。

  按照这一传统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经过漫长演化并最终形成的。通常陆地植物,更容易形成煤炭而非石油。

  这些史前时代的浮游生物或者藻类,大量被掩埋在海底或者湖底的缺氧环境中。在此后漫长的地质年代中,这些有机体与底泥混合之后,被成岩作用包裹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中。这些古生物遗体首先形成腊状的油母(kerogen,又称为油母岩矿),直到今天在全世界各地的油页岩中仍然可以找到这种物质。

  之后,油母被进一步加热,生成液态或者气态的烃类。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烃)比附近的岩石中的水轻,它们就会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又多空的岩层中,才会停止迁徙,并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根据这种理论,石油的生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它对温度有着苛刻的要求,温度太低的话,这些原料无法从油母中渗透出来;温度太高,烃类又会通过热裂解,直接生成天然气。

  虽然各地因为地质情况不同,可能略有差异,但比较典型的成油深度,一般认为是地下4公里到6公里处。当然,石油形成后,又可能迁徙到更深或者更浅的地层中去。

  迄今为止,有机成油理论在指导油田的勘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教授王铁冠告诉《财经》记者,目前世界上99%以上的油田,都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发现的。

  虽然有机成油理论已成为人类勘探新油田的利器,本身也日臻完善,但随着石油地质工作研究的深入,一些不利于有机成因说的证据渐渐显现出来。

  人们注意到,在世界上已发现的三万多个油田中,八个特大油田就占了全部储量的一半左右。如果说石油是由史前古生物遗体演变而成的,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虽然并不均衡,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但绝不会造成如此巨大差别。

  就像你很难想象,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都集中居住在纽约、墨西哥城或者上海等八个特大城市中一样。

  而且,有些油田在垂直方向上分布很深,而且越往深处成油条件越好。在一些专家看来,似乎在它的深部,有源源不断的油气供给。

  无机生成兴起

  因此,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挑战主流的无机成油说(Abiogenicorigin)应运而生。

  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ThomasGold)以及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NikolaiKudryavtsev),算是最早的开创者。

  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其中一些碳很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由于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会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并最终形成油气。

  严格意义上来说,石油的无机生成理论,甚至可以追溯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

  早在1876年,门捷列夫就在实验室注意到,水与金属碳化物(碳化铁、碳化铝)能在高温高压下起化学反应,生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

  受此启发,他提出一种假设,认为地球上有丰富的铁和碳,因此在地球形成初期可以化合成大量的碳化铁。这些碳化铁又与当时过热的地下水作用,遂生成碳氢化合物;这些碳氢化合物沿地壳裂缝上升到适当部位储存冷凝,从而形成石油矿藏。

  继“碳化说”之后,1889年俄国的索柯洛夫也提出了石油成因的“宇宙说”。他认为,地球在诞生伊始尚处于熔融的火球状态时,吸收了原始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随着原始地球不断冷却,被吸收的碳氢化合物逐渐冷凝埋藏在地壳中,于是形成了石油。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分析,在宇宙中发现了大量的有机物质,有力地支持了宇宙说。碳氢化合物不仅见于一些行星的大气里和彗星的彗核中,有的甚至可以构成巨大的分子云。

  在陨石中,人们甚至还找到了更复杂的有机物,但它们的形成都与生物作用无关。这些事实说明,许多有机物完全可以通过非生物途径形成的。

  在以上发现支持下,现代主张石油无机成因说的研究者认为,在地球形成早期,甲烷及其他碳氢化合物形式就参与了地球的组成。之后,在地球内部热力和压力的促使下,它们从深部释放出来,在某种有利的环境下进一步合成变成了石油。

  至于石油中含有的有机质,无机成因说的主张者们认为,那是原生石油在运移过程中受到了有机物的污染,从而造成了石油成分的复杂化。同时,他们也不否认一部分石油可能来自古生物遗体的可能性。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西北地质研究所原高级工程师张景廉教授,就是中国国内研究无机成油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对中国一些已知油气田进行了分析、论证之后,他认为像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盆地巨量志留系沥青、辽河油田原油等,或许都很难用传统的有机生成理论解释。

  争论仍将继续

  除了张景廉之外,在中国国内,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地球化学专家戴金星,以及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的王先彬等人,同样也是无机生成理论的推动和支持者。

  不过,到目前为止,张景廉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自嘲地说,这一理论在国内仍然还属于“大逆不道”。

  无机成油理论之所以未得到广泛的认同,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铁冠对〈财经〉记者表示,是因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还存在着致命缺陷:

  在理论层面上,大部分科学家仍然认为,石油无法承受地球内部的温度。在实际操作中,无机成油理论目前还无法指导实际的勘探活动。

  不过,美国卡耐基研究院发布的这一最新成果,显然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为无机生成理论提供了新的支持。

  利用金刚石砧压槽和激光热源,研究人员成功地使得甲烷所处的环境压强超过2万倍标准大气压,温度也达到了从华氏1300度到2240度之间。这种极端环境,与距离地面40英里(约合64公里)至95英里(约合150公里)处的上地幔的环境非常类似。

  结果他们发现,甲烷在这种环境中除了可以生成乙烷之外,还可以生成丙烷、丁烷、分子氢和石墨。而之前,有科学家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只可能生成石墨这样耐高温的物质。

  更令研究人员感到惊奇的是,他们发现这个化学反应过程是可逆的。即把乙烷放在同样的环境下,也可以生成甲烷;这表明在地球深处的这种合成烃类的反应过程,更多是受热力学控制的,并不一定需要有机物。

  这一论文的作者之一的亚历山大·戈查罗夫(AlexanderGoncharov)教授指出,早在2004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科学家就做过类似实验。在相当于5万至11万个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压缩水、氧化铁和方解石,然后将这些混合物加热到1500摄氏度,以此模仿地幔中的环境。在化学反应结束后,研究人员在反应产物中发现了甲烷气体。但这次,生成的有机产物更加复杂,显然是又前进了一步。

  当然,对于这些合成化合物的稳定性,以及类似的反应能否在整个地幔中都可能发生,以及如何迁移到地壳中并最终形成油气田的,都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来验证。石油的无机生成理论,要获得真正的认可,仍任重而道远。

  不过,鉴于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具体而复杂的演变过程、作用机理,人类迄今为止仍知之甚少。因此,我们也不应轻易否认任何可能性;保持必要的关注,仍是必要的。

  来源:高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