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寂寥”惹的祸

2019-11-12 15:03:57

安徽利辛第一中学 朱文成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有孟浩然七言古诗《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教师教学用书》给出的“探究·讨论”第二题第1小问的参考答案是:
  
  江边场景,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山中场景,侧重写诗人隐居,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从第一个场景到第二个场景,是诗人从尘世生活归到一人隐居,这中间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了他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因此,这两个场景构成的诗境是和谐统一的。
  
  很明显,“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和“超脱潇洒的心态”“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是矛盾的。想是编者误认为诗中“寂寥”一词是空寂寥落之意,体现出诗人孤独寂寞情怀。笔者以为,诗中的“寂寥”当指环境清幽静谧,它折射出人物恬淡自适的情怀。
  
  关于“寂寥”的词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解释为:“寂静;空旷。”《辞源(合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第一版)给出两个义项:①寂静;②空虚。《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注释曰:谓无声无形之状,后多用为寂静之意。可见,“寂寥”可指环境寂静无声。同为身处“寂寥”的环境,热爱尘世之人会产生孤寂之感,倾心隐居之人却觉得清幽宁谧。施肩吾的《幽居乐》一诗即是如此:
  
  万籁不在耳,寂寥心境清。
  
  无妨数茎竹,时有萧萧声。
  
  诗人在“寂寥”的情境下能够“心境清”,足以见出诗人对寂静环境的喜爱,也充分说明诗人内心极其清净、安谧。
  
  《夜归鹿门歌》一诗为“两截格”。诗歌前四句用比照手法,写自己在世俗人的争渡喧嚣中乘舟归鹿门,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志趣和遗世独立的洒脱。后四句写归鹿门感受,是诗歌的重点,它们决定了“寂寥”的本真含义。
  
  首先,“鹿门月照开烟树”是美景乐情。句中的“烟树”,指被暮霭缭绕的葱茏树木。它们一经皎洁的月光挥洒,便呈现一派朦胧幽美的景象。目睹如此美景,诗人内心自是欣喜愉悦,怎会“孤独寂寞”?
  
  其次,“忽到庞公栖隐处”为自甘之语。该句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忽”字,一是“庞公”。诗人用一“忽”字,意在说明到达“庞公栖隐处”是在不经意之间,诗人不知不觉到了隐居之所,让读者想见诗人夜行归鹿门心情之轻松惬意。庞公是襄阳人,“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后汉书·逸民传》)。孟浩然此处用“庞公栖隐处”,表明归隐鹿门是追慕庞公而心甘情愿之行为。“忽到庞公栖隐处”一句,“妙在‘庞公’不多铺张”(清人吴瑞荣《唐诗笺要》),体现出诗人不慕荣利的淡泊和怡然自得的喜悦。此时的孟浩然,岂会因环境“寂寥”而孤独寂寞?
  
  再次,“唯有幽人自来去”是自适之意。“这幽人究竟是谁?庞公的精灵,还是诗人自己?恐怕那时他自己也分辨不出,因为心理上他早已与那位先贤同体化了。”(闻一多《孟浩然》)闻一多先生所言极是,“唯有幽人自来去”传达出诗人追慕庞公隐居幽情的形体之自由、精神之自适。
  
  另外,前人对此诗的评论也能说明“寂寥”含意。“其本象清澈闲淡备至”(明·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清彻,真澄水明霞”(明·陈继儒《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清幽绝妙”(清·施朴华《岘佣说诗》)、“幽秀至此,真是诗中精灵”(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等评语,都毫无例外地指出诗境之“清幽”。那么,“寂寥”二字何来孤独寂寞?
  
  因此,从“以意逆志”的整体角度考察,“岩扉松径长寂寥”中的“寂寥”之含义,当与语境谐和。该词写出“岩扉松径”等自然环境的宁静幽谧,意在强调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诗人自己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超脱而又悠然自适的隐逸生活。诗歌宁静、清幽的景色和作者恬淡、自适的心境浑然融合成一体,构成宁静、幽谧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