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湖泊保护的生态之路
2019-11-30 18:13:24
今后决定武汉子孙后代命运的,肯定不是我们现在为后人建了多少工程,架了多少桥梁,盖了多少房屋,留下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能否为后人留下足够的生态养育空间。 ——摘自《武汉2049远景规划》 眼下,武汉新城区首批23个湖泊的“三线一路”已经划定。该市剩余103个湖泊的“三线一路”规划,将在今年底完成。 “蓝线”是水域线,是湖泊的生命线。有了它,才能“一个湖泊数量不减少,一寸湖泊面积不减小”。 没有“蓝线”的湖泊是何命运?翻阅《武汉湖泊志》发现,在过去20多年中,武汉湖泊曾有被蚕食的现象,令人痛惜。 牢记历史,“百湖之市”重新书写未来。伴随十八大召开,武汉市以史为鉴,痛定思痛,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保护好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环境。 湖泊命运扭转,城市走上生态之路。遏制填湖、逐步截污、生态修复······保护湖泊生态的每一小步,都向着生态文明之巅迈进。 “百湖之市”的痛与思,正书写一泓碧波的生态新乐章。 生态之殇 要为后人留空间 江汉朝宗,其流汤汤。依水而兴的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 但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武汉湖泊数量缩减,杨汊湖、范湖、黑泥湖……一个个湖泊成为苦涩的记忆。 仅剩的湖泊中,一些被环湖铁桶式开发,变成了一些楼盘的“后花园”……西北湖、沙湖等大部分被建筑包围,沙湖面积由2001年的4.7平方公里缩减到2013年的2.47平方公里。 有人沉痛地指出:武汉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段填湖史。华中师大教授谭邦和更是痛心疾首:“作为市民,看到湖泊现状心中愤怒。湖泊是武汉人的心头肉,但却成了开发商的盘中餐,不良企业的排污池。在武汉如果没有把湖泊管好的能力和决心,就不要做武汉的湖官、长官!” 武汉的城市化、工业化,真的继续要以牺牲湖泊和生态环境为代价吗?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首次将生态文明列为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去年7月,在湖北考察时指出,绿水青山是最好的金山银山,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所谓“富足”。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湖泊是事关湖北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命根子”,要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王国生指出,湖泊是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好湖泊,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些重要指示,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武汉市湖泊保护带来了新理念。 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郑重表态,牢固树立保护优先、生态文明的意识,以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守住湖泊的底线,确保全市166个湖一个都不能少、一寸水面都不能缩!水质持续改善,水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彰显东方水城的独特魅力。 不仅要锁定形态,更要生态治理,福泽后代。这,成为武汉湖泊保护工作的底线之思,长远之谋。 一图明志。2013年,武汉市出炉全国首份湖泊地图——《武汉市湖泊分布图》,166个湖泊首次在地图上全部就位,被永久锁定。 一志鉴史。2012年底启动编撰《武汉湖泊志》,于今年5月出版。它为保护和研究湖泊提供科学的文献依据。 生态之光 环湖路守卫湖岸线 早在2005年,武汉市就提出,为中心城区的40个湖泊划定保护水域“蓝线”,沿湖设立界桩。后来,又制定“锁定岸线、全面截污、还湖于民、一湖一景、江湖连通”20字的湖泊保护总体思路。 如何将这些举措和思路落到实处?2012年5月,武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提出:在划定湖泊水域保护“蓝线”的基础上,还划定绿化范围的“绿线”和建设控制线的“灰线”,锁定湖泊岸线。 以界桩确定湖岸线,目的是保证水环境景观的公共性、共享性。但是,人们常常发现:有些湖已被工地圈占,水域界桩周边无任何水体;有的湖泊甚至连湖带界桩都“人间蒸发”。 武汉市市长唐良智经过多次实地调研,最终提出:用环湖路才能真正有效保护湖泊岸线。今后,每个湖泊都必须建环湖路,让湖岸线呈现在阳光下,将所有开发行为挡在环湖路之外。 去年至今,蔡甸区在后官湖建设高标准环湖路,湖泊周边的多个楼盘在红线后退50米,真正落实了“还湖于民,建设项目为湖泊让路”。 今年4月,武汉市政府确定:除了中心城区40个湖泊划定“三线一路”外,新城区126个湖泊也要实施“三线一路”保护规划。目前新城区首批23个湖泊“三线一路”已划定。按规划,水域蓝线保护面积超过109平方公里,与2012年湖北省“一湖一勘”相比,面积增加约19.6平方公里。 生态之治 重拳治填湖 去年,武汉市湖泊管理局公布20起填湖案例,最大一起填湖约30亩,建设方是江夏大桥新区管委会。 一位水政执法人员坦承,填湖成本低、执法手段缺乏强制力。即使找到了填湖者,按武汉市条例最多处罚5万元,对方根本不怕。 怎样把填湖、污染湖泊的行为关在笼子里? 2012年10月1日,《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实施,明确水利部门为执法主体,并将处罚上限提升至50万元,为武汉湖泊保护提供了“尚方宝剑”。同年,武汉开始推行“湖长制”,为每个湖泊设立湖长,各区区长是第一责任人。 以往,涉湖的建设项目,有的贴着水岸建,由于水务局没有规划审批权,等项目围湖而起再去执法,晚了!去年下半年,武汉市政府明确规定,2013年起,涉湖项目规划前需先征求水务局意见,否则不能审批。 武深高速武汉段原计划从野湖直接穿行,水务局提出反对,方案改为沿湖边经过,桥桩仅占115平方米湖面。项目方还要按桥面投影面积新挖1.3万平方米水域,占补平衡。 为严惩官员的不作为、乱作为,武汉市监察局、市水务局联合制定《涉湖违法案件移送暂行规定》,从去年7月25日起施行。上述制度明确规定,街(乡、镇、场)、村(社区)直接参与违法填湖,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党员干部有涉湖违法行为的,区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区行政监察机关移送。 针对去年上半年曝光的20起填湖案件,武汉市首次集中查处,处分了39名责任人,其中包括3名局级干部和相关湖长;对江夏大桥新区填湖者,处以50万元罚款。湖泊恢复原貌,所有费用由填湖者承担。 完善保护机制、执法动真格,填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生态之盼 期待重现碧水蓝天 武汉市水务局局长左绍斌深有感触地说,在武汉市湖泊保护进程中,民间力量功不可没。 2010年,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组织成立,几年时间里,参加“爱我百湖”的志愿者多达上万人,没有任何报酬。塔子湖被新世界梦湖香郡楼盘围成了私家湖,根本不让进。志愿者就假扮成夫妻,装做买房者混入摸清底细。 在媒体和“爱我百湖”志愿者共同推动下,湖泊被填、污染的事件频繁曝光。在电视问政现场,学者们尖锐的话语让官员们浑身冒汗,推动着党和政府痛下决心。 官民齐心,一道道难题逐渐破解。在塔子湖,开发商让步,开辟出亲湖通道供市民游览。被围成藕塘、渔塘的竹叶海,政府拿出几千万元改造成湿地公园,恢复湖泊野趣。 左绍斌介绍,遏制填湖只是第一步。2013年,墨水湖、龙阳湖、汤逊湖等湖泊周边35个排污口、每天14万吨污水截流。2014年,东湖、南湖、黄家湖6大排污口,每天9万吨污水截流。武汉市湖泊截污实现历史性突破。随着中心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五年行动计划的强力推进,“三镇湖泊不纳污”的目标必将实现。为提升湖泊水质,南湖、龙阳湖、墨水湖将清淤近130万方,武昌内沙湖、晒湖将启动生态修复。未来3年,武汉将优化河湖空间格局,防治城市内涝,利用雨洪资源,修复湖泊水生态。 碧水蓝天之梦,正一步步向江城走近。
相关推荐
- 杭州市中考状元与你分享成功经验 2019-11-16 20:03:58
- 2015南昌中考招生政策发布 2019-09-19 07:58:32
- 外研社2015年高考必刷题分题型押题PDF版电子样书 2019-12-01 07:57:32
- 枝叶扶疏的意思_枝叶扶疏的成语解释成语故事 2019-11-20 19:04:50
- 北京“六个转变” 破解水资源短缺 2019-11-23 17: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