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里的反映。
中学化学基本概念是中学化学教材中广泛应用的概念,如何使学生清楚、准确、深刻地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化学基本概念又是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和化学计算以及有机化学等方面化学知识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要想学好化学是不可能的。因此,重视和加强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基本概念的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以及对物质变化现象的分析,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才能形成。当然,形成概念并不等于掌握概念或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概念,只有在不断运用这些概念的过程中,从事物的本质上把握物质的属性,才有可能真正掌握物质变化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
一、中学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
中学化学教材(含必修本与选修本)是以物质结构理论知识为线索,把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与这些方面相关的基本概念,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分层次地穿插、渗透而组合起来的。
全面研究与分析教材,抓住概念的编排顺序和逐步深化的层次,十分重要。不要超越学生可接受水平,把与概念有关的一切都塞给学生。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重要的基本概念为例,教材的安排是正确的。在初中只要求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认识,而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又是分别在氧气性质和氢气性质的学习中定义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以选学形式编入教材。到了高中才逐步使概念深化,从实质上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可粗略地分为: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变化、化学量、化学用语、化学实验技能燃父龇矫妫侵浼扔辛担ハ嗖钩洌灿星穑嗷ザ懒ⅰ?BR>
物质组成是属于宏观范畴的概念,主要应通过感性认识而形成。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溶液、溶解、结晶、溶解度等等。教学中应通过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从日常生活常识和化学实验等宏观现象的总结分析中去认识和理解。
物质结构是属于微观范畴的概念。是在对物质组成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的更深一层次的概念。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键、晶体结构等等。教学中应突出从宏观现象到微观结构的抽象认识过程,当然,这一抽象过程也还需要以实验探索的间接手段为主要依据。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属于形象思维形成的概念,它必须以化学实验和一些自然现象作为认识的基础,并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抽象出性质及变化的实质。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加成与取代、加聚与缩聚、水化与水解等等。
化学量是化学物质的特殊性质界定的一类概念。教学中应更多地运用形象化的比喻以达到较容易地正确理解这些概念的涵义。如:原子量、分子量、摩尔、摩尔质量、摩尔浓度、气体的摩尔体积等等。
化学用语是一种人为确定的国际通用工具。它从属于上述各项概念。如: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结构式、电子式等等。
化学实验技能,主要包括:仪器和试剂的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简单化学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及处理等等。要培养学生熟悉仪器、试剂名称、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正确的仪器连接与安装。化学实验技能涉及面广,最基本的是:试剂取用、称量、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蒸馏等等。要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并对主要操作能逐步形成较熟练的操作技能。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注意简单实验设计和实验记录以及记录的处理能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中学化学基本概念的形成
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人们对事物反复的观察、实验再经过抽象和概括,从中找出本质和规律最后才形成概念。概念对学生基本上是属于间接的知识,他们不必像前人那样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经验的积累或经过若干次的失误来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但是,他们的学习也不轻松,化学基本概念的形成、应用与发展,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无论从特殊到一般或者从一般到特殊,在这一认识过程中都是以感性经验为依据的,即使有些概念学生不能从直接的感知形成概念也需要通过间接的经验来形成概念。如,教材中对前人实验的描述、模拟以及教师形象化的讲解等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学生学习化学概念,一般总是从感知具体的物质和现象开始,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实验或推理,经过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层次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认识概念的过程中把握住概念的本质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还要通过再实践、再认识和不断地运用概念达到巩固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并促进概念的深化与发展。
概念的形成一般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一)分析和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学习概念的思维基本过程,分析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或个别特征。综合是将部分或个别特征联合为整体。两者是彼此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着的,没有分析便不能综合,没有综合分析将是无意义的。
分析和综合是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不可缺少的一步,遇到较为复杂的概念时,还可以先把它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再把各个部分综合起来,使学生获得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从而掌握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和综合是对立的统一体。盐类水解概念的建立就需要采用分析和综合的思维途径使学生形成概念。首先从盐溶于水后溶液呈显不同的酸碱性进行分析,不同类型的盐在水溶液中呈现出不同的性质,或酸性,或碱性,或中性,在上述典型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一一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不同的离子,并揭示出弱碱阴离子和弱酸阴离子,分别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消耗了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离子或OH-离子使溶液呈显碱性或酸性、以及某些盐在溶液中呈显中性的原因。在上述逐一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出几类不同盐在水溶液中的表现总结出盐类水解的规律,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
(二)分类和比较
在概念的形成学习过程中分类和比较具有重要意义,分类也是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各类事物、各种现象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可以将同一类物质或同一种现象统一起来。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对物质和现象的研究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研究的对象不再是各自孤立的物质,而是几种类型的同一属性的相似的物质。如: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化学反应类型,物质分类等等。元素周期律这一重要概念和规律就是在对元素及其化合物进行分类并总结这一规律时引出的结果。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分类的必要前提条件是比较,而通过比较的分类才是科学的。
在研究不同物质的性质时,应组织学生对比各种物质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相同点、不同点都是什么?这种通过对比不仅能更好地记忆物质的特性,而且对分类也能建立起巩固的基础。
容易混淆的化学概念更适合用对比的方法,找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和本质的差异,才能使学生建立起准确的化学概念。如:原子和离子,电离和电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元素、原子和同位素
,同分异构体和同素异形体等等。
(三)抽象和概括
化学概念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抽象性。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就必须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
抽象是思维过程之一,它是把同类事物或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相区别,从而能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
概括也是思维过程之一,把通过比较而区分出来的一般东西联系起来,比较、分析、抽象是概括的基础,概括也是有层次的,大体可分为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两种。初级概括是仅对事物外部的一般特征加以概括,初中阶段对氧化还原的概括就属于初级概括。高级概括则是在较高的思维水平上对事物本质的东西的概括,高中阶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括对比于初中阶段则是高级概括。
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实践的作用,比较容易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这不但使学习概念变得枯燥无味,而且容易使概念与实践脱节。因此,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是应该从实践开始通过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抽象和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来指导实践,形成认识过程的飞跃,在应用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灵活运用概念的能力。
三、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化学基本概念教学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力求准确、严格
概念的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确定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就是要搞清楚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共同属性,即事物本身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是概念的质的方面。
概念的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定的对象范围。就是要搞清楚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即是哪些事物属于概念所能控制的范围,这是概念的量的方面。
化学平衡概念,其定义的内涵包括:(1)一定条件下;(2)可逆反应;(3)正反应和逆反应速度相等;(4)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这些内容缺一不可。否则,定义就不成立。它的外延则指定为一切可逆反应,如果反应为不可逆,那么也就谈不上什么化学平衡了。
在教学中一个概念必须十分明确、严格、准确,不可含混不清,教师在教学中无论讲解概念还是应用概念分析问题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明,要起到教育学生表达分析问题时的示范作用,一定要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二)重视概念的相互联系,在概念教学中逐步形成概念网
每一个概念总是处在与其余一切概念的一定联系之中,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中形成概念网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重视概念的相互联系,特别是通过对比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建立概念网。
用图解的方法建立概念网是个好办法,但不要一开始就把图表的全貌展现在学生面前。因为,这种方法易造成混乱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形成物质的组成概念网中,即应分块独立建表再采用“拼图组合式”教学,使学生在不断增强主动性的条件下得到激励,在积极的抽象思维过程中系统完成概念网。
(三)教学中要注意概念的巩固与应用
学生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常常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可是过一段时间或在应用概念时又觉得糊涂了。这是不奇怪的,因为对于一个新概念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巩固,不断应用才能发现问题,不断应用才能逐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是一回事,具体运用化学基本概念又是一回事,往往具体运用比理解和掌握更难。
能流畅地背诵概念并不代表学生已经真正理解概念了。粗通并不等于掌握,只有真正理解与巩固才是能否正确运用概念的重要前提。
应用是指学生能独立运用概念解决一些具体化学问题。开始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是可以的。但是,遇到综合性或灵活性较大的问题时,学生或表现束手无策或出现错误。有时出现错误时教师稍加指点就会明白或自责地说:“我怎么就没想到。”应用训练是一个过程,往往需要若干个回合的应用训练才能较为灵活,其时间长短、次数多少是要因人而异的,只有坚持并不断地巩固与应用,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四)在概念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中学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它是人类对化学科学的实践经验总结,是间接经验。学生获得这些概念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抽象、概括等能力的培养、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他们对较抽象,难度较大的化学理论的学习,也将领会较快,掌握较好。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形成和掌握概念的过程,也正是发展学生多种能力的过程。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诸多能力获得提高中的核心。学生通过实验或总结日常生活和生产经验,感知所学对象发展了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和剖析,强化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改进都能得到提高。
应用概念分析问题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加深,使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系统和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练习或考试中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创造能力。
总之,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准确理解与掌握概念,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思路以及应用概念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由于学习对象的不同,基本概念的内容、难度不同,方法和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急待我们共同探讨,以便不断提高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质量。
化学知识、技能教学基本功
2019-08-16 22:47:19
相关推荐
- 停顿的近义词 2019-11-07 15:54:43
- 尝试CO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方法 2019-11-28 14:25:04
- 学会阅读 2019-12-09 08:34:34
- [独家]河南省项城一中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19-08-13 21:53:23
- 测谎师:有副镇长看到测谎仪当即跪倒 2019-08-04 13: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