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惰性气体改称稀有气体

2019-11-25 08:42:26

1991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员会公布的《化学名词》中正式规定,把惰性气体改称为稀有气体。其理由在于惰性气体的“惰性”是相对的。这里的“惰性”指的是惰性气体都是由最外层有八个电子(氦最外层两个电子已排满)的稳定结构的单原子构成。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惰性气体不可能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化合物。但事实并非如此,1962年英国化学家巴特利特(Bartlett)通过实验,得到了惰性气体的第一个化合物六氟铂酸氙(XePtF6)。以后人们又陆续制得了二氟化氙、四氟化氙、二氟化氪等等。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制得氩、氖、氦的化合物,人们对稀有气体的研究还在继续进行。  尽管稀有气体很不活泼,但是,它们依然在工业、医学、尖端科学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它们的特长:
  
  1.利用稀有气体极不活泼的化学性质,在生产中做保护气。例如,在电灯泡内充入氮氩混合气体可减少钨丝的损坏,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除此以外,在半导体工业、原子反应堆的机械加工中以及制造飞机、火箭等工艺中都需用稀有气体做保护气。
  
  2.利用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性质,在电光源中有特殊的应用。例如,五光十色的霓红灯就是充入了不同比例的氖气、氩气、氦气的缘故。氖灯透雾性强,用于做码头、机场的灯标;氙灯发光强度高,被誉为“人造小太阳”。
  
  3.氦气代替氢气填充气球或飞艇不会发生爆炸。
  
  4.用稀有气体制成多种混合气体激光器,应用于测量和通讯。
  
  5.用氦气代替氮气跟氧气混合成“人造空气”供潜水员呼吸,不会发生“气塞症”。
  
  6.医学上应用氙气做麻醉剂。
  
  稀有气体的应用十分广泛,人们还在不断研究探索,相信稀有气体还会发挥出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