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智力很高,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且又乏味枯燥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有趣,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有趣即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并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鉴于有趣对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化学教材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节化学课尤为重要。因此,把第一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培养起来。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
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
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还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但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理论,可将学生的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目标确定后,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
再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
最后,实验结束后,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鼓励做得好的学生。事实证明,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但动手能力强,化学实验做得很好,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
三、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可以采取自学辅导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对抗赛法为例,每单元结束或临近期中期末考试复习时,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复习变得生动活泼,而且这种方法复习的效果比题海战术好得多。如每学完一单元,教师事先拟订好题目写在投影片上,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组与组之间进行对抗赛,教师播放投影片之后,看谁答得又快又准,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参与激烈的竞赛和角逐,学生的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种方法能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牢固。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重视兴趣广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一方面利用化学知识与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美学等学科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还可通过对一些科学家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正是由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才攻克了一个个科学难关,从而懂得兴趣广泛性的重要。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可收集大量的趣味化学片断、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史、化学趣味实验等,通过讲座、表演、比赛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为了搞好课外活动,首先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摸清他们最感兴趣和对一些知识的需求,以此选取活动内容,制订活动计划。
五、用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的信心和意志
所谓成功,即行为者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或获得了预期的结果。行为者一旦取得成功便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和好评。因此,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次好成绩的取得,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或是一种信任目光,都会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教师不仅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更要注重发展后进生的潜在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总之,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巧妙运用到具体教学工作中,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能发展智力,提高能力,从而轻松地把化学这门课程学好。
来源:233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