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今年准备对十年课改成果进行盘点与梳理,教科研中心承担教育科研的汇编成册工作,所以基层各学校交回了部分教学设计,这两天各科教研员对各校交回的部分设计进行过滤筛选,我负责物理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筛选工作。今天上午正好看到两位老师同时上交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设计,所以有意识地对他们共同的内容进行了比较:下面是物理学科两位老师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教学片段设计的学习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一:橡皮筋发声实验
两人一组,一生将橡皮筋张紧,另一生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1)能听到声音吗?(2)此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3)当橡皮筋停止振动时,还能听到声音吗?
学生活动设计二:橡皮筋发声实验
两人一组,一生将橡皮筋张紧,另一个生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在发声和不发声时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从这两位老师给学生设计的活动来看,他们都选择了相同的活动内容,使用了相同的器材一样,学生活动的形式也一样,都是两个人一组。可见,我们的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都首先考虑了“生活性”这样一个原则,同时由于橡皮筋在生活中容易取得,能够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所以采用了两人一组的活动形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广度和参与的积极性。但是,由于两位老师在学生活动之后所提问题不同,就会显示出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的功力。
首先,两个问题背后体现出的教学侧重点不同,第一位老师连续三个问题,直指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也就是说,活动仅仅是一种形式,教师真正关注的是结论。第二位老师仅仅有一个问题,但问题的提出是引导学生观察,重在对活动过程的引导。
第二,两位老师设计背后的理念不同,第二位老师通过学生对发声和不发声时现象的观察的引导,体现出的是一种比较——学习方法的渗透,体现了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设计理念;第一位老师并没有对这一过程进行更加具体化的设计,直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发声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使得学生对发声时橡皮筋的状态没有更明确的认识。
第三,两位老师的教学功力不同。第一位老师三个问题直指核心知识点,正应了人们所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少了知识的神秘感。第二位老师不急不躁,一个简单的“发声和不发声”现象的观察,直指事物的主要特征,体现了观察的要领,使得现象化繁为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抓住了观察的主要特征。
理不说不明,窥一斑而见全貌。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师更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但设计活动的目的及活动的效果是考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但一个已经形成的共识是以简单的操作为主的活动,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浪费了课堂时间,却不能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是目前学生主体课堂教学了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把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习过程叫“丢了西瓜,抓住芝麻”,那么,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如果学生活动仅仅是为了简单的操作,那么就只能说“丢了西瓜,芝麻也没有抓住”。
来源:墨鱼斗的世界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