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潜艇部队从军铁罐现身 为潜艇参战佐证

2019-11-19 10:00:51

侵华期间,日本海军是否派潜艇参战,长期以来鲜为人知。昨日,一个铸刻有“事变从军纪念”铭文的潜艇部队铁罐纪念物现身,引起专家关注。
  
  这个铁罐为铸铁材料,外形像中国的坛子,里面可盛茶叶等物。铁罐高16厘米,重量约1公斤。由于年代久远,其表面已锈蚀,但罐身的“事变从军纪念”,及落款“昭和十三年”、“第九潜水队”等日文铭文清晰可辨。铁罐周身还饰有三艘潜艇浮出水面的图案,每个潜艇图案的前舷都有阿拉伯数字“9”。
  
  此物持有者为武汉市收藏家协会军品体育专业委员会主任许一兵先生。在收藏界,他以收集二战军刀及文物著称,人称“刀郎”。他透露,铁罐不久前从外地一位藏友处获得。
    
  发生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被日方称为“事变”。许一兵通过互联网查找二战后日本解密的联合舰队及第三舰队有关资料发现,“第九潜水队”当时隶属日海军第三舰队。事变爆发后第二天,日海军第三舰队主力从台湾海峡驶抵上海外海支援作战。在江汉大学新近编译出版的《<战史丛书>武汉会战资料汇编》一书,也有日第三舰队在事变发生后驶抵上海等港口参战的记载。记者查阅加贺号百度名片发现,卢沟桥事变后,加贺号配合日更加疯狂地袭击中国大陆,上海、南京、南昌、成都等地均有加贺号的舰载机出没。
  
  许一兵认为,虽然史料上并没记载日潜艇参战的内容,但此铁罐的发现,可以说明为加贺号护航的“第九潜水队”参与了此次行动。据网上公开的资料,事变发生后的第9天,日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在上报东京海军当局的《对华作战用兵意见书》中提出:“欲置中国于死命,以控制上海和南京最为重要。”的野心昭然若揭。
  
  中山舰博物馆馆长王瑞华闻悉发现潜艇部队侵华纪念物,极为关注。他介绍说,侵华战争中,日海军第三舰队臭名昭著,曾参与攻打武汉。“此物非常珍贵,不仅具有文物研究价值,也使侵华历史又添铁证!”
  
  潜艇部队是否通过长江进入武汉?王瑞华分析说,侵华战争中,日海军第三舰队曾参与攻打武汉。在事变发生后不久的江阴保卫战中,中方以沉船阻塞江道,日潜艇没能沿长江进入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