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历史学习一直是他们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害怕历史,甚至厌恶历史。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自主研究学习,慢慢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了解将要学习的有关内容,那么他们在上课时就不会被动,课堂上学习也就有了针对性,能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类型
1、知识探究型
所谓知识探究型的研究性学习,即对基础知识的研究,这是学生研究课题中的较低层次。例如,研究“中国古代集权专制制度的演变”这个课题,学生通过对历史课本中相关知识点的纵向归纳,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集权制的发展脉络,即:西周,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秦朝,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这时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形成了;汉朝,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了刺史制度;隋唐,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北宋,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元朝,行省制度;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这时专制主义达到顶峰。通过相关知识的梳理,学生可以总结出中国古代集权制的总趋势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衰弱;权力较地方逐渐增强。分析其影响是: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防止了分裂;有利于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容易产生和腐败;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后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的发展。
2、社会调查型
社会调查型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对社会的研究调查,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例如研究“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个课题,学生通过对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员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人们对足球、对中国足球在历史上曾经的辉煌的认识,搜集相关数据,分析当下中国足球低迷的原因,得出研究结论,找出症结所在,给球迷一个交代,同时也可以给足球高级管理人士或国家体委献计献策。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把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有很好的社会价值。
3、创新研究型
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创新研究型的研究性学习属较高的研究层次,这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独到的视角探究历史,并取得相关成果,比如研究“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游戏与战争”等课题。
4、学术研究型
即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经过研究、探索写出学术论文,这个层次很高,需要学生有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想和较为深厚的学术功底。例如,学生可以写《“”与“太平天国”的联系》这个论文。
二、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决不是观望者,而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学生学习能否成功,是否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程度、对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法与程序的熟悉程度,教师是否具有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素质,都极大地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在探究活动开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如优选课题形式、收集有关信息资料,以及做好其他的保障准备。学生的探究方案是否切实可行,能否保证有严密的科学性,教师必须加以指导。教师也应给学生介绍一些适合的参考书、必要的探究场地和材料。虽然在探究活动中的查询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市场分析等都应由学生自己完成,但是教师要适当地加以指导。在探究性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2、承认差异,百花齐放
教师要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不要统一指定研究问题。由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学生的兴趣爱好、研究性学习的深度是不一样的,这种认知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要视而不见,而要把研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研究方向和研究点。我们相信,通过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可以建构起一些知识;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评价和反馈,能实现研究成果的资源共享。探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是多样的, 教师不应统一要求必须是学术气息浓郁的结题报告。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探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
3、评价时重视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定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后到结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的思考。这些都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验,进而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可见,评价应该围绕着学生如何提问、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作出假设和解决问题进行,始终关注学生正在学习什么,而不是建立一套学习的参照标准。所以说,有效的评价应该整合进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教师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