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素质教育教法研究

2019-11-30 09:17:22

  1.实行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首先,要切实提高物理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尊敬、仰慕的心情,以便于下一步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科教学成绩。教师还要加强学科业务学习及准备,把课本生硬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变成教师自己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教师还要会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借助他们展示物理教学过程中难于演示的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疑难问题的理解。如飞机投弹问题、人造卫星运行问题,我们自制了教学软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使学生一目了然,豁然开朗。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具象,使课堂教学更生动、直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散教学难点。其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先期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教师们的教学过于依赖“时间加汗水”,不善于向效率要质量。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效率就没有素质教育。再次,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水平。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用专业化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用科学化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用教育创新的思维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2.物理课的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用生活事例引出抽象的物理概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探究能力。

  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较深。充分利用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利用社会生活中典型事例,巧设疑问并加以解决,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动因,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学到的物理规律,力求使之贴近生活,去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把物理规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例如:在讲授分子运动时,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故事:经常存放煤灰的地方,地面会变得比较黑。

  接着提出疑问:“墙面为什么会变黑?”引入所讲的内容。接着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分子运动现象,利用学生举出的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例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自主学习的学生理解分子运动的概念。例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规律之一,但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可多举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进行解释,如冬天热水泡脚——能的转移;双手相互摩擦做功,双手觉得暖和——能的转化;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煤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目标,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把传授知识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二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既艰苦又愉快。三要注重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和分组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课本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想想议议、阅读材料、科学家的故事、教学课件、教学挂图和模型、带趣味性的物理问题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

  鼓励性提问,注重对学生作业、测试作业适时肯定,成立物理兴趣小组,使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参加小制作、小发明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老师提建议,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

  4.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实质上是将科学研究领域的探究方法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要求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发现→质疑→探索,由学生主动去发现概念、规律。在这种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它符合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相适应。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法有以下特征:①注重从过程中获得新知和发展能力;②注重收集证据及由证据到结论的推理与思维;③注重交流合作;④注重自我评价(反思)。“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之际,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物理能力,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